APP下载

让人文素养与地理教学融合

2017-05-31王斌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22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初中地理教学

王斌

【内容摘要】地理学是探讨地球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在初中开设地理课的目的是在传授地理知识,同时让学生接受人文素养的教育。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地理教学如何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初中地理 人文素养 教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人类只学习一种技术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那样只能获得成长的技能,但是缺乏对其人格的建造。所谓的人文素养教育就是继承和发扬人类灿烂的文化果实,取其精华,培养人类和谐的人格,让他稳定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重中之重的,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潮流,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内在素质有极大的意义和作用。

一、发掘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學习来源于生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需要学习和生活紧紧相关的地理课程。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非常重要,例如,让学生经常关注天气预报,探讨天气变化和人类生活的关系等等。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时事也是学生们的必修课,通过时事发现社会问题,了解大众生活,培养爱国之心。例如,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世博会顺利举办、汶川大地震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发生的大事件,其中有值得中国骄傲的,也有给中国人民带来不幸的。学生们通过了解这些时事,可以感受到中国的变化,中国的成长,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有利于人格的完善。例如,地理课程中有提到现在的水资源严重匮乏,部分地区干旱情况严重;森林破坏率提高;全球变暖。这些也都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地球资源导致的,人类破坏了生物平衡。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地理知识,可以了解到破坏地球的严重性,自然就懂得了保护地球的必要性了,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都是地理课程带给他们的认知,因为地理和生活息息相关,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非凡的意义。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人文素养教育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不能一个人唱独角戏。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将传授地理专业知识和培养人文素养融合在一起,构建活跃和融洽的地理课堂。学生和学生之间也要增强交流,多多展开讨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每个学生对一个课题的认识都是不同的,各抒己见有助于相互学习和借鉴,在讨论中获得新的认识,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例如,课本中提到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生命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自由讨论这个话题,探讨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哪些?这种现状会带来什么危害?人类在这种情况里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为了改善这种现状人类以后应该怎么做?相信经过这样的讨论以后,学生们会深刻的意识到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之大,也会树立起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观念,呼吁人类一起保护地球。

三、强化学生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地理这门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门新学科,不像数学语文英语那么熟悉,所以学生在刚接触这门课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困难和陌生,觉得一切概念都比较模糊。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直观明了,生动形象的图片,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实际的物体,化虚为实,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了。例如,在“地球和地球仪”的授课中,幻灯片就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开始借用一个椭圆形的苹果导入课题,使学生在脑海里先记住对地球的初步印象;接着再利用幻灯片和三维动画,向学生展现从卫星上拍到的地球的样子,大体上让学生形成对地球的概念,顺便激发学生接下去学习的好奇心;接下来就可以向同学们介绍地球的半径、周长、体积这些抽象化的概念;最后就可以顺理成章说到地球被严重污染的现状以及造成的原因,顺势呼吁同学们一起来保护环境,构建美丽的家园。学生的情感是很细腻和敏感的,他们的内心特别容易被触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种感性的授课方式一定可以打动他们柔软的心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高尚的品格。

四、充分利用地理资源,浇灌人文素养之花

由于教室空间大小的限制,学生们的能力无法完全展现出来。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正确选择和利用课堂资源是很关键的问题。例如课堂教材、多媒体工具、模拟模具等等,这些资源的选择和使用对整个课堂的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学们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建立兴趣小组和进行社会实践调查,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去深入了解到现在地球的情况。例如,初中地理课程中有提到现在空气污染的危害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一个探索环境污染的兴趣小组,让同学们分工合作,通过调查问卷或者发传单的形式,透过大众的视野了解到空气污染的原因,并且咨询他们对改善这种情况的意见和想法。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地理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培养国家的可塑之才意义深远,是当代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樊杰.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06).

[2] 蔡厚贵. 地理学史的课程功能及其应有的教学维度[J]. 考试周刊,2015(04).

[3] 袁雪峰. 地理学史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J]. 中学时代,2014(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初中地理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