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调查报告
2017-05-31张丹宁
张丹宁
摘要:汉字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全面来袭,当代大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本文将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对当代大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以及对待汉字书写的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数字时代 当代大学生 汉字书写规范 汉字危机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43-02
一、研究背景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汉字的记录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技术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尽管如此,汉字在多元化的世界舞台仍占据一定地位,充满悠久历史的汉字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然而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大学生,他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退步,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汉字书写教育历史悠久,《周礼·地官·保氏》曾记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月六书,六曰九数。”其中“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教导学生学习汉字的起源和文化与汉字书写文化是学校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就个人而言,汉字书写的水平能够彰显一个人的性情才华,传递个人的情感思绪,“字如其人”并不是毫无根据。曾几何时,写一手好字是一种令人钦佩的技能,但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国人手写汉字机会越来越少,为此,本文将开展下列调查,探索当代大学生汉字书写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多项研究表明,国人整体汉字书写水平大不如前,《人民日报》曾总结出100个常见错别字,如“寒暄”和“寒喧”;“前仆后继”和“前扑后继”;“经典”和“精典”,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容易写错的字,比如“尴尬”“编撰”等。在电脑和智能手机出现之前,特别是输入法未发明之前,全民手写时代,我们也许没有觉得汉字书写有多么重要,如今在键盘上敲敲打打代替了一笔一划的手写,我们才意识到汉字书写出现了危机。
此次调查研究的目的是找到当代大学生汉字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规范汉字书写,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汉字文化,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让数字时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发展。
三、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均为当代大学生,共计155份有效问卷,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Q1:您所在的年级
本次问卷中包括大一36人,大二32人,大三59人,大四28人。
Q2:您在日常生活中出現过下列情况吗?(可多选)
其中,出现“提笔忘字”的有102人,很明显,大学生中“提笔忘字”现象较为严重,达到本次调查人数的65.8%,这个现象我们将在后文中对其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写错别字”有66人;“笔顺错误”有60人;“字迹潦草”有86人。
Q3:您是否觉得平时写字的次数越来越少?
对于这个问题,有约54.19%的学生(86人)选择了“是”。
Q4:影响您写字次数减少的因素有哪些?(可多选)
111名同学认为“使用电脑、手机打字比手写更方便”;有90人认为“电子稿使用更加频繁”;还有1/3的人认为“休闲活动丰富,书写时间较少”;极少数人选择“自己不喜欢写字”。
Q5:当您书写汉字遇到障碍时,您会采取哪些措施?(可多选)
大部分学生遇到不会读写的字时都会选择去认识这些字,其中,超过89.68%的学生倾向于“借助电子设备”;有52名学生选择“向身边人求助”;45名学生选择“独立查阅字典,书籍资料”;极少部分人会直接忽视不认识的字。
Q6:在电脑时代,您觉得汉字书法要不要学习?
138名学生认为“要,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瑰宝”;仅有5人认为“不要,信息时代电脑打字方便快捷,没必要花费时间写书法”;还有12名学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Q7:您认为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来保持和提高现代人的汉语书写水平?(可多选)
超过2/3的学生认同“开设书法或其他书写课程”;86人支持“大力倡导课外阅读”;75人选择“举办汉语书写大赛等活动”;还有42人选择“设置与汉字相关的讲座”。
Q8:如果学校将书法作为一门必修课,您是否会赞同?
据统计,在前面的问题中大多数学生(65人)认为学书法是有好处的,但是在提出将书法作为一门必修课时,将近半数的学生(74人)认为太麻烦了,会增加课业负担,可见很多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Q9:您针对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汉字手写能力、规范书写这一问题,有何意见和建议?
(本题为开放问题,仅选出一些代表性意见。)
例:加大宣传力度,弘扬书法艺术;加强中小学书法、写作课程;举办各种类型的书写比赛;经常写字,电子稿使用频繁,我们可以先写手稿,再打上去,可以买字帖练习;现在挺好,挺便捷的,不要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了;从小学到大学开设书法课,提高书法意识,学校要重视书法教学,以手写为主,机打为辅。
四、结果分析
(一)具体结果分析
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于汉字书写的重视程度整体上是较好的,但他们的汉字书写方面仍有问题存在,结合随机采访结果来看,主要原因包括:许多大学生自从高中毕业后就没有严格规范自己的汉字书写,笔顺错误、错别字等现象屡屡发生;此外,部分大学生没有经过专业的书法培训或者未能坚持书写训练,加上现代技术对汉字书写的冲击,造成了堪忧的汉字书写现状。
首先,本次调查对象从大一到大四均为在校学生,其中认为平时写字次数越来越少的人多达54.19%,作为本应该用笔书写的学生,这样的比例偏高。
从上面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写字次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电脑和手机输入带来的冲击。该群体工作和学习都会大量使用电脑,多达71.6%的大学生表示使用电脑或手机打字比手写更方便。目前在人们的日常交际和学习生活领域中,日记、书信都成为过去式,电子邮件和微博更受人们欢迎。可见,数字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汉字书写带来了一定冲击。
通过调查得知当代大学生在汉字书写上最大的问题是提笔忘字,我们分别统计了四个年级中发生提笔忘字的人数,如上图所示,大一、大二的情况明显好于大三、大四,我们将大一、大二各找出五名同学作为低年级组,大三、大四分别找出五名同学组成高年级组,并进行了一项小测试:两组同时听写10组常见词组,结果表明低年级组正确率为70%;而高年级组正确率仅为50%,可见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随着年级增高反而呈现下降趋势。
从以上的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很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希望自己的汉字书写能力能够提高。据悉,我国部分师范类院校是将书法课作为必修课来学习的,这一做法值得推广。
为了进一步探究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的原因,我们在辽宁大学就汉字书写现状随机采访了20名同学。访谈结果显示,接近65%的学生在上课时更愿意拍照记录笔记,其中50%的学生认为自己写字潦草,不愿意记笔记;当谈到如果将书法课作为必修课时,半数以上学生表示有必要,也有小部分同学认为会增加学业负担,数字时代电脑手机这么方便,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练字。
(二)存在的问题
综合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大学生书写能力总体表现不容乐观,低年级书写状况稍好于高年级;由于长期使用智能电子设备,大部分学生写字次数减少,提笔忘字、错别字和书写潦草现象频出;虽然许多大学生能认识到提高汉字书写的重要性,但很少有学生能在行动上作出改变。下面将总结出目前大学生汉字书写的主要问题:
1.提笔忘字现象严重
调查结果显示,65.8%的学生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大多数学生反映用惯了电脑手机打字,手写汉字时脑子突然一片空白,总是想不起来怎么写,尤其是对于一些形近字总是搞混。
2.过分依赖电脑
目前大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记笔记还是课下查阅资料多愿意借助电脑,有71.6%的学生认为使用电脑手机很便捷,不会花时间专门练习汉字书写。
3.错别字现象严重
许多大学生书写时为了追求速度,不会注意汉字书写时出现的错误,笔画不清晰,部首结构不合理,本次调查还抽取了部分调查对象的课堂笔记,发现错别字较多,很少有同学发现并改正。还有部分学生表示,即使在生活中或网络中看到了错别字也感到习以为常,并不会去纠正。
五、对策探究
(一)思想上重视汉字书写规范
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当代大学生汉字书写的危机。通过本次调查,不难发现日益发展的科技产品使大学生渐渐脱离手写时代。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学生更多地使用电脑打字,无论是五笔输入还是拼音输入,都大大减少了汉字书写的机会,虽然调查结果显示低年级汉字书写情况稍好于高年级,但二者书写能力水平已经大不如前。长期不动笔的后果就是汉字的笔顺、结构在脑海里会越来越模糊,大学生写不好字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重视。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课下都注重汉字书写规范
建议任课教师鼓励学生上交手写版作业,要求学生课上记笔记,并定期进行检查。这樣可以增加大学生手写汉字的机会,减少错别字和提笔忘字现象的出现。另外,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制力,不要过于依赖智能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汉字书写,重拾手写日记的习惯,作家海岩说过,“手写已经成为我最娴熟的表达方式,最能调动灵感、思维、激情和想象力,执笔写作的过程也成为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可见汉字的美是无法被取代的。此外,大学生在课上记笔记时尽量要求自己手写,不要依赖手机或电脑;课余时间还可以阅读书籍,而不是电子书,遇到不会的字时自己动手查字典,不能忽视不认识的汉字。
(三)将汉字书写规范落实到行动
高校适当开展一些汉字书写竞赛之类活动,有利于营造全校师生书写汉字的良好氛围。定期开展书法讲座,引起广大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激发大学生自觉提高运用语言汉字的能力;也可以将一些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展览出来,营造浓郁的汉字书写氛围,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
六、结语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独立发展的文字,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汉字深深体现出东方文明独有的思维方式与智慧。作为大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是我们的义务,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在汉字书写正确率和书写工整度上都有待提高。写好每一个字不仅仅体现着个人的文化素养,更代表着国人的文化水平,因此大学生作为受高等教育群体应起到带头作用,提高汉字书写能力,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永亮.大众文化下大学生汉字书写文化与书写教育[D].人民大学,2010.
[2]王莉.汉字手写能力未可乐观[N].光明日报,2010-11-22.
[3]郭晓增.论当代大学生汉字书写问题及解决策略[J].青春岁月,2014(1):215-216.
[4]蒋玲.数字时代下国民的汉字书写现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6).
[5]秦良.怎样在大学生中开展汉字书写教育[J].江西教报,2011(12).
[6]王延洲.提高汉字书写能力的实践做法[J].学法指导课堂,2013(9).
[7]吴应海.聚焦汉字听写大会,反思提笔忘字现象[J].时事素材专号.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