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积极性探究

2017-05-30李珂

大东方 2017年11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核心素养

李珂

摘要:在当下大力倡导“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生重要素养之一,备受瞩目与关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本文在介绍核心素养相关背景后,着重探讨了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积极性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自主学习;课堂积极性

一、核心素养相关理论

近两年来,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也是深化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之所在。国外的核心素养概念则较早就提出了。

1992年,澳大利亚梅耶委员会致力于研制核心素养体系,他们认为,核心素养是个体高效率地参与工作和融入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其中提到的七大核心素养分支都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密切相关。到了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该项目通过多学科的整合,归纳出共三类九种核心素养指标条目,其中有一大类明确提出了“自主行动”。2006年12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在其八大核心素养类型中对“学会学习”也给予了单独说明,强调“学会坚持学习和管理个人学习,包含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高效率地管理学习时间和学习信息”。可见,综上提到的国外各种核心素养框架,无一不与自主学习紧密关联,这也意味着自主学习能力在核心素养中具有重要地位。

2016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本文将依据自身针对小学科学科目的教学体验,着重从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方面来理解核心素养。

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长期以来“为教而教”、“为学而学”的教学形式,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这使得整个课堂缺少感情交流,一片死寂。尤其是科学这种需要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的科目,更加需要学生的参与。在大力提倡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把新理论带进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变教师单一讲解、发问为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孩子们焕发出他们勃勃的生命力,从而获得健康优化的发展。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自觉地参与,就成了我们的重要课题。为此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

(1)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學生在课堂积极活跃,首先得让他对课堂、对老师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兴趣来源于人的情感,当学生对老师没有情感时,学生上课不积极,老师上课时就无法去互动,教学目标也就只能停留在备课本上。尤其现在的小学初中生,很多学生当对某个老师没有兴趣时,往往在课堂上不怎么活跃,有的甚至直接不听讲。心理学解释为:兴趣时人们对待客观事物时一种选择性态度,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上课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观察更加细致,知识掌握也会更加的好。所以说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中很现实很重要的因素。可以通过下面几点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习兴趣

人们往往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兴趣,学习也是一样。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要想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就要给他们设定合适的问题。有了求知欲,学生的思维就会开始活跃,注意力也就会放在学习上,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②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活跃,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老师做一些努力了。老师要自己首先进入教学意境,不管是语言,还是动作,都需要表达出一种亲切友善,尊重学生,语言需要生动,富有情感,把学生带入这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来。虽然学生学习程度有高有低,但是作为老师,要完全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学会去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去欣赏学生,只有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学生才会认真对待老师,从而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这样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气氛自然就会轻松活跃,老师跟学生直接也会成为亦师亦友。

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当学生付出的时候,只有体验到成功,才会更加有兴趣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比如可以分层设置学习目标,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到成功。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划分不同的学习目标。相对家长而言,老师的肯定对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老师要对学生充分表现出期待,这样能更好的推动学生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不管是程度好的还是差的,只要是有所进步,让他们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也会对之前做出的努力的肯定。

(2)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重要的方面。要想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听课、思考,老师需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目、口、脑。让学生能够独立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学习。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

①会听

课堂上,听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开始。老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学生需要认真听讲,不仅要听老师讲的内容,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要学会记录重点,多听多记。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课,老师可以口述一些问题让学生来回答。

②会看

这个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科学课堂上,更需要学生的观察能力,才能发现身边的科学知识,便于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有很多东西不需要老师详细讲解,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就可以了解,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看后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就可以了。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的兴趣,老师可以提高一些具体鲜明的观察材料。在学生看之前,老师可以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看,然后让学生给我自己的答案。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③会问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大胆的提出来,不要放过自己不会的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可以先让同学进行讨论分析,调动课堂气氛,最后老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这样学生能更好的理解问题。对于一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学生提出来了,老师都应该认真耐心的去讲解,不能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陛。

④会思考

老师在课堂上,要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只有学生主动去思考力,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才会多动脑子。

例如我在听一位老师引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磁性时提问学生:

“电磁铁有磁性吗?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学生都愣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就是问题的难度大了。

我在教学这课时,是这样设计问题的:指南针指北的一极用什么颜色标记的?指南的一极用什么颜色标记的?我有一块未标记磁极的磁铁,你能帮我分清它的磁极吗?电磁铁有磁性吗?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样的问题通过有层次的铺垫,便于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经验、意志和创造力,通过发现、探索、交流等过程形成答案。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①保证教师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展现教师的“亲和力”

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怎么样,直接影响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该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誠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②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对学生的困难要主动帮助他们想办法解决,使学生觉得你在时刻关心他,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③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总之,我们要不断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想学,爱学,使得学生具有完善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焦作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