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人才培养研究
2017-05-30吴秋月
吴秋月
摘 要:《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文通过对物流企业的调研,还原企业真实工作情景,通过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课程设计方案。尝试以模块化、项目化教学、以仓储与配送具体方案设计、企业实际操作等途径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设计。
关键词:仓储与配送 典型工作任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a)-184-02
1 研究背景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存在着现行的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方式、教学资源、教学考核方式都难以适应95后学生特性,难以适应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问题。
首先,课程定位 不明确,不同行业的仓储与配送流程规范存在较大差异,在讲解《仓储与配送管理》时不仅要讲解仓储与配送的通用知识,也需结合具体行业背景讲解仓储与配送的具体流程与操作规范[1]。其次,教学手段单一,现在教学方式多采用讲授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抑或使用案例教学法或视频教学法,物流软件的实际运用,增强学生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最后,课程考核侧重于课后结果考核,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考核效果并不理想,而应该设计出基于过程的考核方式,通过即时反馈,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快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于老师的课程内容设计。
2 课程内容设计思路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内容设计着眼于学生就业岗位,通过企业内典型仓储与配送岗位需求分析,分析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岗位工作能力,设计教学模块。实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核心,岗位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内容设计[2]。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以过程性操作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与实际操作技能。
2.1 企业调研,开发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高职教育一般为3年制,大三進入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调研过程中,考虑学生就业偏好、岗位选择、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同时考虑企业物流人才现状、人才缺口类型、人才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开发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能力需求。
一般来讲,企业物流人才梯队大致分为三个等级,即基层操作岗位、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岗位[3]。根据高职院校的课程定位,我们主要以培养第一层次的物流人才为主,同时还重视培养学生的物流职业素养,在此基础上开发典型工作任务。
2.2 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典型工作任务是通过企业调研,针对各岗位具有挑战性的,能够快速成长的工作任务,归纳总结得出的。将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要求合理地转化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学生的即时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及知识盲点,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3 《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内容设计实践
(1)行业调研,确定岗位群
通过物流企业调研,了解仓储部门及配送部门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学生看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及职业努力方向。
(2)根据岗位群,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式,总结归纳各个岗位核心工作任务、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等最后得出岗位群的对应的具体岗位能力及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
(3)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开发课程内容
《现代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开发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本文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参照企业要求的岗位能力,以模块化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一方面重视实践教学的应用,通过物流设施设备的实训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一些具体的出入库流程方案设计、波次管理策略、路线设计原则等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提高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具体学习任务及课时安排如表2所示。
4 结语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内容设计既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又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物流知识储备和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综合设计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引入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教学,学生模拟真实的企业仓储与配送过程,实现物流工作情景可视化,提高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在课程考核时,以过程化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即时反馈,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总之,在《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整个过程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培养具有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仓储与配送人才。
参考文献
[1] 万玉龙,聂家林.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7).
[2] 陈娟,王兴旺.高职高专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仓储与配送管理”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6,22(1).
[3] 姜奕阳,郭弓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建设的思考——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仓储配送实训室为例[J].物流技术,201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