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7-05-30王国英李德安

中国商论 2017年1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国际贸易高职

王国英 李德安

摘 要: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及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技能训练等方面入手,探索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 国际贸易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a)-190-02

经济全球化需要大量高质量的外贸从业人员,要求精通专业知识,掌握技能操作,熟练使用英语,具备良好个人素质。这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目前,很多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专业知识不精,英语不熟,操作能力不强,就业前景不乐观。要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从业人员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与职业相关的一切素质。根据企业座谈和调查,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中小型外贸企业或生产型企业的外贸部门的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代员等。根据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和素质要求,确定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

1.1 一般职业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是从事某项工作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需具备的一般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分析問题与决策能力,应变能力与处理纠纷能力以及计算机和相关贸易软件的操作能力等。

1.2 专业职业能力

专业职业能力是运用专业工具和手段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能力。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主要是从事外贸业务、单证处理、报检、报关等岗位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具体地说,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职业能力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两部分,基本技能包括国际贸易的一般流程、专业知识及外贸英语常用语句等;专业技能主要包括贸易洽谈、报价核算、实务操作、单证缮制、报检报关等必备技能及国际贸易法规等方面的相关技能。

1.3 英语应用能力

英语应用能力指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外贸从业人员应当熟练地掌握英语,不仅能看懂英文资料,还能洽谈贸易、处理英文函电等。

2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点。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1 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国际贸易专业实用性很强,但因其广泛性和复杂性,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呈现贸易各环节的操作。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结果,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在实践操作中对贸易流程很陌生,对理论应用很生疏,实践能力较弱。

2.2 英语应用训练力度不够

外贸工作如商务沟通、合同洽订等都离不开英语,而很多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常用词汇、句型及语法等基础知识的讲解,缺少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可以看懂一般英文资料,但用英语表达贸易方面的问题或接听国外客户的电话时感觉很吃力。

2.3 实践效果不理想

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大多包含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部分。但从整体看实践效果欠佳,学生的职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实训条件不足。很多学校的校内实训从课时数来看不少,但因没有相应的实训设备,很多实训内容多以理论课形式讲授。(2)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企业指导教师和实习流于形式。(3)实习质量和效果难保障。校外实习以中小企业为主,岗位分散,学校难以全程监督管理。

3 高职国际贸易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3.1 优化课程体系,渗透职业能力培养

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必须根据专业岗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将职业能力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见表1)。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须将课程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课程间实践教学体系相衔接,加大实践课教学力度。如英语应用能力模块,将英语类课程的听、说、读、写内容整合,以项目任务的形式出现,形成一个连贯一致的教学体系。各个老师在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强化英语应用能力。

3.2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双语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仿真模拟教学法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等灵活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环节,把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双语教学法把英语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提高英语水平;角色扮演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仿真模拟教学法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3.3 赛训教结合,强化学生职业技能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学生实践水平,适应社会需求的有力保障。因此,贯彻“以赛促训,以训促教,赛训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另一方面,将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与技能竞赛相结合,在专业实训活动中引入职业技能竞赛,如英语口语比赛、外贸函电写作与制单比赛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

3.4 加强“校企联合”实践,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首先,保证校内实训课名副其实。其次,建立校内仿真或场景模拟实训室,安装相关实训软件,学生模拟真实职场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最后,深化校企合作,推进顶岗实习。一是让老师深入到企业或相关部门去进行理论指导、技术服务或业务学习,让学生带着项目任务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二是请企业或相关部门的专业人才到学校里来讲座、座谈等;三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把企业“部分”引进来,在不影响企业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在校内基地成立一个附加部门,让学生参与公司的业务洽谈与操作,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为此,高职院校还要根据社会对外贸人才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湘滇.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

[2] 唐红霞.高职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04).

[3] 詹洪华.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6).

[4] 刘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渗透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2).

[5] 张丽莲.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1(01).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国际贸易高职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