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商贸流通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2017-05-30张玉辉
张玉辉
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大量应用,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现有商贸的流通服务模式。本文结合奎屯市实际情况,分析了信息化在奎屯市商贸流通服务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制约奎屯市商贸流通服务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因素,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规范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信息化与商贸流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信息化 商贸流通服务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號: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a)-138-03
1 引言
信息化是高投入、高附加值、高关联度、低物质消耗的先导战略性产业。信息化与商贸流通服务业深度融合体现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对商贸流通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渗透、改造和提升。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集成和共享,达到对商贸流通服务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建设,我国商贸流通领域信息化工作已取得飞速发展,以IT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到商贸流通服务领域,推动着服务业结构升级,信息化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近年来,奎屯市信息化建设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成为推动商贸物流服务业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奎屯市的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也因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 奎屯市商贸物流服务业领域信息化发展现状
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奎屯通信系统是新疆北疆区域的通信传输枢纽局、交换的关口局、数据的核心局。在奎屯辖区内,光纤骨干网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等四家运营商的光纤网络。其中,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三家已经在奎屯市形成了GSM、WCDMA、CDMA2000和TD-SCDMA等2G、3G和4G网络以及WLAN全面覆盖城乡主要生活区域的无线网络。根据2015年底的统计结果,奎屯市固定电话用户10.37万户,奎屯市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达到37.65万户,其中3G用户23.7万户,4G建设已经全面开始,基站建设数量达900余个。奎屯互联网总出口120G,集团客户互联网接入完成100%覆盖,通过专线接入互联网的集团客户共计667家,家庭网络接入家庭数量达到5.72万户,其中光纤宽带4.7万户。
2.2 BtoB和BtoC模式下的电商平台建设
奎屯市是我国唯一拥有面对中亚五国大宗商品国际交易平台的城市。2012年4月,奎屯市被国家商务部批准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成为全国首批34个挂牌基地中唯一的一个县级城市。新打造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亚欧国际物资交易中心”由中国(奎屯)-乌兹别克斯坦物质原材料交易系统、亚欧e商快递消费品电子商务系统组成。截至2016年奎屯市注册的规模以上电子商务企业19家,总注册资金达1亿元以上,电商企业累计销售额达1.3亿元。
由政府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奎屯市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2016年5月正式运营,面积3964平方米,园区设有众创空间、电子商务孵化器、亚欧E购?保税直购体验中心、众创咖啡等区域。目前园区入驻企业30家,就业人数111人。
瑞豪电子商务产业园2015年8月试运营,以“三大中心,五大产业基地”为规划进行项目建设,占地面积116亩,总投资8亿元。以销售新疆农产品为主,以“买全疆,卖全国”为理念,对全疆特色农副产品推向全国,园区建成后将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截至2016上半年园区电商销售额达500多万元。
与乌兹别克斯坦和商务部联合建成有中国西部首家国际电子商务平台——九正电子商务公司及海纳通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都是通过在线交易、线上撮合、线下订单等方式实现电子商务销售,2015年该企业建设的九正丝路商城家具建材线上交易额达4500万元。亚欧国际物资交易中心2014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3年累计进出口成交金额1200余万美元。奎屯鸿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依托线政府惠民工程“奎屯市社区便民直销店”,创新打造了互联网+社区电子商务模式,2014年9月正式上线,解决“最后一公里”社区电商配送问题,累计交易额超过150万元。2016年上半年营业额达到500万元。为精准扶贫与开干齐乡共同成立农村电商合作,解决农产品进城问题。今年上半年通过网上预订开干齐乡无公害蔬菜,销售额超过60万元。
3 信息化与商贸流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奎屯市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商贸物流业坚持“贸易先行,产业联动,两头在外”的发展方针,紧紧围绕建设新疆商贸物流中心城市这一目标,依托电子商务、进口保税、出口监管三大平台,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百亿园区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对外经济为导向的商贸物流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辐射北疆边境口岸的桥头堡作用,依靠大交通,拓展大物流,推动大产业,大力实施对外开发战略,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业,加快培育综合保税区、北疆汽贸园、欧亚国际物流园、金谷国际物流园、传统专业市场5个年商贸物流集聚区。努力把奎屯打造成天山北坡经济带重要的增长极,自治区、自治州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商品集散地和丝绸之路新驿站。2012年奎屯市被国家商务部批复为新疆5个商贸物流中心城市之一、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13年被评为自治区首批特色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2015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电子商务进农村公共服务示范市。截至2016年8月,奎屯市属商贸物流企业共12674家,注册为公司的共有1892家,个体共有10031家。总注册资金226.5亿元。商务服务企业共416家,总注册资金12.4亿元,总产值7005万元,总税额144.3万元。
4 制约奎屯市商贸流通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因素
4.1 信息化应用水平影响着商贸流通业与信息化融合
虽然奎屯市的商贸流通服务企业一直比较注重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和疆外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的地区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信息化应用较为分散。尽管部分商贸物流服务企业应用信息化水平较高,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缺乏有效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发展较为缓慢。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够,企业信息化建设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強。
4.2 传统经营思维方式影响着商贸流通业与信息化融合
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商贸流通服务业也在日益发生着巨变。传统的多级分销局面日渐被互联网直销及社区连锁直销所替代。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新变革,奎屯市部分商贸流通服务企业对信息化发展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信息化发展对企业带来的潜在因素及影响预见不足,安于现状,似乎仍保持着以不变应万变的状态;二是部分企业对如何信息化投入建设后能否产生效益或何时能产生效益多有顾虑;三是部分企业经营理念和营销模式都仍停留在以往的管理营销状态。如果商贸流通服务企业不及时跟上市场形势变化,转变传统经营思维模式,将传统经营与“互联网+”融合,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
4.3 缺乏具有规模效应的电商企业和电商平台制约商贸流通业与信息化融合
虽然2016年上半年奎屯市电商企业累计销售额达1.3亿元,但奎屯市的电子商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全市注册的规模以上电子商务企业只有19家,且整体规模都较小。缺乏一个能够引领全市电子商务发展的龙头企业和广泛的电商平台,给奎屯市的商贸物流服务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4.4 传统企业对信息化发展的投入及人才引进不足制约商贸流通业与信息化融合
目前,奎屯市商贸物流服务业在计算机普及、互联网接入以及企业信息化管理方面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总体上企业对信息化投入仍然偏低,利用现有网络和软硬件信息设备进一步拓展信息化应用的企业很少。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缺乏技术创新型人才,尤其是电子商务类型的技术型人才相对较少,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评价、激励、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
4.5 发展信息化融资渠道少、投资乏力制约商贸流通业与信息化融合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的系统工程,存在一定风险,使服务流通领域部分资金缺少的企业对信息化的建设犹豫不决、顾虑重重,成为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的一大障碍。奎屯市从事商贸物流服务的多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难度大,筹资困难,融资成本增加,只有通过银行贷款或其他第三方借贷进行融资。而银行等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都持有谨慎态度,使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较为困难。
5 提高奎屯市商贸流通服务业领域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措施
5.1 强化技术创新,提升商贸流通服务业信息化水平
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发展奎屯市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战略任务,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商贸流通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快网络零售、跨境电商等的发展,促进信息化与商贸流通服务领域的融合。整合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各类社会资源,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应用,提高行业现代化水平和产业竞争力。运用现代信息化方式和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推进流通领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现代连锁经营、共同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直销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的发展。推广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条码技术、时点销售系统(POS)、管理信息系统(MIS)和电子订货系统等信息的集成应用,促进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的信息化。
5.2 制定人才培养策略
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区内外信息化先进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借智、引智相结合,借助对口援疆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对口省份在信息化领域人才交流培训合作。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依托当地高等院校,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吸引区内外高层次人员到奎屯创业。加大优秀高技能人才奖励表彰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培养高技能人才新路子,建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和服务机制,推进人才柔性流动制度,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
5.3 大力推行电子商务,加快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借助奎屯市作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优势,在商贸流通服务业大力推行电子商务,以“互联网+”为理念,推进服务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利用互联网技术使传统行业升级改造,借“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将实体商业与虚拟商业融合起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鼓励引导奎屯市西区现代国际物流集聚区、北疆汽车机电贸易集聚区、中亚金谷综合物流集聚区、欧亚国际物流集聚区、火车站传统物流集聚区五大物流园区管理机构自我搭建或组织搭建全园区统一的信息平台,整合资源,联通信息孤岛,推动信息对称化,大力发展电子结算、电子交易、网上商城(市场)等。
5.4 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支持信息化与商贸物流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一是用好国家扶持政策。在金融融资服务、财税减免、创业服务和人才引进、项目扶持等方面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措施。对规划建设的相关重点项目,在土地供应、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和重点支持,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二是设立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大力支持商贸专业市场板块与商贸物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扶持标杆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配套产业链的建设。
6 结语
信息化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支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信息化在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运用,积极推进商贸流通服务业领域的技术结构、经营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推进信息技术发展与商贸物流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内容的技术创新步 伐,开创奎屯市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新气象。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5-07-04.
[2] 韩芳.商贸流通领域信息化技术改造应用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4(12).
[3] 柳思维.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我省商贸流通发展的几点思考[EB/OL].湖南省参事室官网,2016-09-01.
[4] 姚显霞.河南省信息化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与对策[J].创新科技,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