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与教学指导策略分析

2017-05-30高月瑶

体育风尚 2017年1期
关键词:形体训练教学指导课程建设

高月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开展形体训练课程中,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指导模式。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形体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指导策略进行分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形体训练;课程建设;教学指导

建设形体训练课程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不仅要塑造好学生的形体,更要满足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升其修养及气质,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形体训练课程主要是落实教育部下达的“健康第一”的思想,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一、形体训练课程建设相关概念

(一)形体训练课程建设背景

新时期下,我国社会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质量及水平不断提高。这一环境下,人们的饮食也在发生巨大改变。当下,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很多家长在抚养孩子中,没有科学、合理对孩子进行饮食搭配,不注意营养均衡,并且对孩子过于宠爱。在这一环境下,现在很多学生体重超出正常标准,身体状况较差,学生不具备阳光的气质。另一方面,现阶段学生缺乏一定的体育和运动意识,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运动,甚至讨厌运动,这便使学生的形体状态并不是很理想。身体素质也较差,做一些简单的运动,都会气喘吁吁,无法承受大的运动量。

我国体育总局自2009年便提出全面健身的运动计划,并设立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各校也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向学生全面开展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学生是当今社会的主要力量,开展形体训练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并能逐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有利于全面实现全民健身[1]。

(二)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作用

开展形体训练教学,是利用外部环境对人体的刺激。此种刺激具备协调、连续、力量以及速度等特征,进而使肌体处于运动状态。人体在运动状态下,中枢神经能够随时调动其他器官以及系统之间进行协调,从而配合肌体工作。坚持进行形体训练,可以有效提升人体神经活动。另外,在进行形体训练中,要保证动作准确、迅速。训练者在迅速、准确的完成相应动作的同时,需要经过大脑的指挥才能完成。训练过程中,脑与脊髓和附近的神经要保证建立准确及快速的反应,这一过程中,脑要随时纠正训练者动作,记忆精准动作。学生长时间练习,经过不断的刺激,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使学生更加聪明。因此,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原有的形态,更有利于学生更加聪明,加强大脑工作能力以及肌体神经功能。

二、形体训练课程建设目标

形体训练是当下社会较为时尚的体育项目,不仅能够满足强身健体的运动目标,也能符合学生对美的热爱。其中最有效的便是促进学生形体训练,对身体各个部位的曲线不断进行美化。在科学、合理、正确的训练模式下,有效改善学生原有的形体状态,从而提升自身机体运动系统的调节性,使其将身体的所有部位的韧带、骨骼以及皮肤都能得到有效伸展[2]。

形体训练对于男生,能够实现全身肌肉强度以及加快塑造流线性的速度,从而有效改善身体状况;形体训练对于女生,效果更加明显,特别是令女生“头痛”的身体各个部位,如腹部、臀部、腰部以及胸部的训练,从而使女学生的机体得到协调,以及加强流线性,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形体训练课程建设既能强身健体,也能使学生身体实现健美效果。形体训练相比较健美项目,不注重肌肉的发达程度,而是在人体原有的体型基础上,开展一定强度的训练,从而使机体平衡发展。

三、形体训练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堂教学观念传统

当前,各校在开展形体训练过程中,教师教学观念较为传统。在对学生训练中,不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开展形体训练教学。通常情况下,教师会根據教材动作,向学生传授动作技巧,为学生展示相关动作,然后让学生自行练习。并且,教师没有意识到形体训练对学生的主要性,认为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便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3]。

(二)不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开展形体课程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兴趣爱好出发,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另外,现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全面普及,学生有更多的娱乐项目。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顺利开展形体训练课程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三)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各校在开展形体训练课程教学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新时期下,教师对网络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符合社会的发展。但是,当下很多形体教师认为只要具备专业的形体知识,便能对学生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在网络信息技术全面普及的今天,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不利于形体训练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与教学指导

(一)形体训练基本内容

建设形体训练课程其主要训练内容包括站立姿势、脚步动作舞蹈组合、手位脚位练习、把杆垫上等相关基本功。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姿势,养成正确的立、坐、卧、走、跑以及面部表情的表现等内容。人的基本姿势是否正确,能够直接影响各种运动行为呈现的美。使学生的外在表现以及内在修养统一,为人们展现的形体与精神之美实现统一。很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注重自身的形体美,极易导致身体不正,端肩缩脖、弓背含胸、腿弯曲等一些不健康的体态。教师在开展形体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学生便会呈现一个健美的体态。

另一方面,人的面部表现方式是表达自身情感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形体训练,能够表现正确的姿态,从而实现面部神态的美。人的形象不仅需要外在的表现,更需要内在的修养,并将两者进行统一,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形体训练,不仅包含舞蹈、芭蕾以及体操舒展等动作的训练,培养学生优雅的姿态,也能传播其高雅的艺术精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涵养,充分实现学生精神与形体美的和谐统一,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气质以及风度[4]。

(二)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想要保证形体训练课程教学顺利开展,有效改善学生原有的体态,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各校就要加强对形体训练课程建设的重视,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保证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外在形态。各校要增加开设形体训练的课程次数,一般情况下,各校没有将形体训练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将其作为选修供学生选择,开课条件是在保证人数的基础上,很多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学生选择此项课程,便不会开展课程教学。第一,各校要将形体训练课程作为必修,实施学分制度,使教师及学生感受到形体训练课程的重要性;第二,各校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及比赛,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可以保证形体训练课程有效开展[5]。

(三)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开展形体训练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保证有效掌握相关的动作技巧,更好的将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形式,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这样无法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只有学生对形体训练产生兴趣,才能更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主动去学习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播放有关形体训练的视频,配上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会积极参与进来。另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活动,文艺晚会、舞蹈比赛等,丰富学生实践经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四)注重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各校要加强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使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培训工作,保证形体教师能够有效掌握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视频,上传到学校网络平台,供学生课余时间学习。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向学生讲解基本的动作,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动作,这样的课堂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6]。

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教学视频,然后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动作知识,这样课堂将会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并且教师可以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这一情况下,对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有效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形体训练课程,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素质,也有利于改善學生原有体态,使其实现形体之美与精神之美的有效融合。学校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形体训练的重视,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上文首先对形体训练课程建设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其次说明了形体训练课程建设目标,再次对形体训练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形体训练基本内容、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注重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四方面提出了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与教学指导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晓.新形势下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与实践分析[J].河南科技,2015(23):126-128.

[2]徐艺.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2):135-135.

[3]赵艳,单涛,王大力.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28(4):125-127+132.

[4]李曾辉.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通俗歌曲,2016(7).

[5]韩艺.形体训练教学的内涵、价值与训练策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10):76-77.

[6]蒋含真.高校女生形体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7):136-136.

(作者单位:河北东方学院)

猜你喜欢

形体训练教学指导课程建设
中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指导
高校瑜伽教学中应怎样开展形体训练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技巧与细节问题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线描画教学的方式方法
浅谈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