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三元人格教练法促进家园合育的实践研究
2017-05-30杜长娥吴长虹等
杜长娥 吴长虹等
摘要:家园合育是幼儿教育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将现有教育形式与在技术手段有机融合促进家园合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该文直面当前家园合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剖析原因,依据三元人格理论探索了一套全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方法体系,通过采用“一个理念、五项措施、一个报告”的形式,基于手机APP的使用,建立了家园合育体系,并以相关数据检验了该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教练法;三元人格;家园合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互联网+”在实践中呈现出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等特点。将“互联网+”理念应用于幼儿教育,是当前幼教领域的重要实践课题,并可在家园合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涉及如何推动幼儿培育发展和如何改善幼教的问题。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我国家园合育工作发展迅速,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家园合育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与教师沟通交流。但由于“幼儿家长及教师忽视学习品质的培养,重视知识技能的情况还十分普遍,这对幼儿的发展是不利的”,容易导致家园合育关系的脱节。在现实中,很多幼儿园尤其是私立幼儿园为了生源问题不得不迎合家长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被家长的错误要求和理念牵着走,从而导致幼儿园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五天,却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的两天,即5+2<7或5+2=0。调查发现,大部分园长困惑于如何与家长建立互动关系,做好家园合育。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从家长的角度来讲,许多家长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家庭是满足儿童成长需要,提高儿童生活质量,奠定人生发展基础和提供成功机遇的决定性因素”。家长是儿童学习最直接的对象,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幼儿学习模仿的榜样,家长应以身作则。另外,幼儿园的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家长应该大力配合幼儿园。然而,有些家长认为,把幼儿送进幼儿园就把教育责任推给了教师,认为教育孩子是教师的事。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也存在问题。教师本应把家长作为教育的“合作者”“参与者”乃至“共同责任人”“同事和同学”,与家长平等沟通,让家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然而,由于许多教师“不是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或幼教专业教育,没有经过严格的职前培训……”。部分教师只简单地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很少考虑家长的实际需要,使家长处于服从的位置;许多教师缺乏与家长交流的方法和技巧,面对家长的提问,不能专业地答疑解惑,导致家长不信服或不信任;缺少具体的让家长能够参与完成的任务内容。
幼儿教育“三部曲”的“做到”“坚持”环节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从人的知、情、意、行的逻辑模式上来看,人的“行为的发生是由自身的意志所控制的,而且合乎理性”。因此,家长、教师在幼儿教育以及家园合育上有三部曲,即知道、做到和坚持。上述问题是家长“知道”环节存在问题的反映,但后面两个环节的问题更突出。在“做到”环节,有些家长虽然掌握了一些科学育儿知识,但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坚持”环节,有些家长虽然也在做,但缺乏持久性,不能长期坚持。
缺乏促进家园合育的机会。当前家园幼教的模式基本上是周一到周五,家长早晨送幼儿到园,下午接幼儿回家,家长与教师见面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尽管有些家长会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与教师交流,但这种交流往往不彻底、不全面;有些幼儿园也会召开家长会、举行家长开放日等,但由于受“知道”环节的局限,许多家长对这些活动不重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缺乏家园合育的互动渠道和载体。家园合育中的家长—教师互动关系最为重要,它既需要互动渠道,也需要内容载体,更需要手段和技巧。目前,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大部分幼儿园建立了家园互动微信群、QQ群,更有大量基于客户端的家园互动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园互动效果,促进了家长一教师的互动关系,但这些渠道功能相对狭窄,缺少能带动家长长期参与的内容载体,抓不住家长,导致家长、教师、幼儿三者互动关系链条不完整。
因此,这种历史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思维,直面现实问题,构建促进家园合育的方法体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互联网+”三元人格教练法的构建
(一)“互联网+”三元人格教练法的基本依据
1.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家蔡元培高度重视人格教育,始终把教育与人格养成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教育即人格养成:“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在人格教育上,他尤其重视德育:“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則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三元人格理论把人格分解为能力元、持久元和生态元三个基本元素。能力元主要指一个人做事的能力,读书、学习、练习一技之长等都是为了提高能力元素;持久元是一个人持之以恒的特质,培养幼儿的理想和兴趣、锻炼幼儿的恒心和意志、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等,都是为了提高持久元素;生态元主要指人际关系,培养幼儿的爱心、感恩心、诚信、责任感、自信心、积极向上、心胸开阔、情绪稳定、有效沟通等,都是为了提高幼儿的生态元素。只有三个元素平衡发展,才能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2.家园互动模型
家园合育的前提是家、园之间知彼知己,信息在彼此之间形成有效互动。幼儿生长的环境空间是家庭和幼儿园,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是家长(包括监护人)和教师。影响幼儿人格形成和知识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园两个场所和家长、教师两个群体,家园合育的实质是如何在这两个场所和两个群体中协调开展针对幼儿协同一致的教育。该过程涉及家长、教师和幼儿三种角色,他们之间的互动决定了家园合育的好坏,即家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之间所具有的互动关系,共同构成一个三角形式闭环圈,即家园互动模型(如下图所示),其中三边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均衡的三边组成等边三角形,以幼儿培育为中心,形成理想的家园合育状态。
幼儿
根据家园合育互动模型,任何存在单方面或具有特定偏重的幼儿教育都将会导致三角形稳定态的失衡甚至扭曲。在实践中表现为很多幼儿不听家长的话,而把教师的话当作“圣旨”;而如果偏重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关系,会导致家庭教育事倍功半。同样,偏重家长一教师互动,也不能取得应有成效。目前,许多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的家园互动平台,效果不甚理想,需要有效构建幼儿教育均衡的家园合育互动关系。
从家园合育信息互动模型来看,主要问题在于家长一教师互动关系;从幼儿教育三部曲来看,主要是“知道”环节存在问题,导致后面两个环节的问题,这也是家园合育的深层次问题。
(二)“互联网+”三元人格教练法的构成体系
“互联网+三元人格教练法”可以概括为“一个理念、五项措施、一个报告”。
1.一个理念:连续、持久地“练”
这里的“练”,是练习、训练、行动、做的意思。“‘做是儿童对生活直接的体验”。研究表明,童年期的最早记忆,即发生在童年且个体能够回忆出的最早事件,是个体印象深刻、决定个人信念或对个体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与个体潜在的人格特质存在密切关系,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连续持久的“练”,尽管可能并非是最早记忆,但肯定属于早期记忆的内容,对幼儿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坚持这样的理念:改变幼儿,从行为练习开始;改变家长,从改变观念开始;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唤起家长的警醒,然后才是教育方法。
要通过“练”,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从发展心理学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幼儿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对幼儿而言,讲道理可能不通,或效果不明显,但教他们做一些简单的行为动作,他们能够较快地接受,所以“不理解也要先做,在实践中加深理解”。而这些简单的行为动作长期坚持做下去,就可能形成习惯。
要通过配合“练”,改变家长原来可能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让家长在练的过程中,反省自己的问题,改变育儿观念和做法,继而让家长成为幼儿教育的“参与者”
“实施者”。
要通过执行“练”,提升幼儿园的信息化水平、管理水平和优质教育水平。三元人格教练法基于“互联网+”建立,“练”的数据通过互联网系统管理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练”的结果,随时体现出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而这些结果通过信息化公开透明,促进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同时,“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人格之价值,即以为人之价值也”,幼儿的人格教育属于真正的优质教育。
2.37项措施
(1)每天都坚持做的“好习惯”练习
“习惯是一种行为,是一种不知不觉不假思索的行为”“一个人假使养成了一种良好习惯的话,他将得到很多的好处,一生受用不尽。假使习惯不好的话,将使他一生蒙受害处”。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文简称《指南》)中规定的幼儿年龄特点及难易程度,我们设计了18方面的“好习惯”主题,包括孝敬感恩、文明礼貌、责任担当、自我管理、天天悦读、主动分享、自制守信等。
为了便于操作,我们从最简单的孝敬感恩的给家长“捶背”开始,这是每个幼儿都能做而且教师也容易执行的动作,随后再延伸至为家长端送茶水、帮家长拿拖鞋、帮家长做家务等。下午放学时,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布置功课;第二天早晨,教师利用点名的机会进行分享,询问幼儿昨天在家里有没有给家长捶背,然后录入手机APP系统。
每周五下午,电脑系统会自动地向家长推送本周幼儿捶背的统计表,每个家长都有一个APP登录账号,随时可以通过这个账号登录查看,实现家园信息透明。
一个简单的捶背动作,具有深远的意义,比如,通过捶背,可以密切亲子感情,培养幼儿的孝心、爱心和感恩心,让幼儿从小就理解家长的辛苦,增加幼儿的责任心等;同时,幼儿得到家长、教师的拥抱或抚摸,会增加安全感。
第二个好习惯主题是“说礼貌用语”练习,要求幼儿每天坚持说礼貌用语,比如,晚上临睡觉前要说“晚安”,早晨起来要说“早安”,得到帮助说“谢谢”,“不用谢”“请”“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等。动作要领是:正视对方,面带微笑,声音洪亮。
这样的18个好习惯,与幼儿“生活世界”交融在一起,将伴随幼儿一生,乃至惠及以后几代人。
(2)每周一次的“家长功课表”
“家长功课表”,共10道题,每周作答一次,比如,幼儿在家是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家能否自己穿衣服?在家是否自己独立吃饭?等等。作答要领是:由家长读题并解释,提示和引导幼儿选择答案,然后由家长填到手机APP的答卷上。该过程由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而不是家长独自完成。
這样做的作用和目的如下:第一,通过“自我评判”的方式,给幼儿戴上“紧箍咒”,用“积极的暗示”,引导或“诱导”孩子做得更好;第二,通过这种方式,唤起家长的警醒,让家长知道应该怎么做,改变其原来可能错误的育儿观念。比如,要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必须给幼儿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穿衣服,家长要配合;要幼儿自己吃饭,家长就不能追着喂,等等;第三,这是一个难得、亲密而温馨的亲子活动机会,也是亲子心灵沟通的机会,它既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又能抓住幼儿的心。而且通过APP定期推送一个有针对性的“家长成绩与幼儿练习计划”,给家长一个具体的育儿建议。
(3)每月一次的“幼儿对家长的评价表”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这么小,什么都不懂,就不把幼儿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尊重幼儿的心理需求,武断霸道地对待幼儿,甚至剥夺幼儿自然成长的权利。幼儿对家长的评价表,共20道题,目的就是让家长反思并改进。比如,“家长经常与我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家长经常陪我玩游戏”等。动作要领是:家长大声朗读、解释并对自己作出评价,与幼儿协商确认后再填写到APP的答卷上,而不是家长独自完成。作答以后,APP系统自动推送个性化的“对家长的育儿建议”。这一措施一是让家长学会尊重幼儿,让幼儿有“话语权”;二是通过“自我评判”的方式来改变家长。
(4)每学期两次的“幼儿成长调查问卷”
按照三元人格理论模型的人格因子构成体系,根据《指南》内容,我们设计了“幼儿成长调查问卷”,共48道题,用来检验三元人格教练法的成效。第一,对幼儿当前的人格状况做一个概况分析;第二,实施三元人格教练法后幼儿的成长变化情况。每学期的期初期末各答一次。每回答一次,APP系统就自动为家长推送“幼儿三元人格现状报告”;根据两次之间的数据变化,给出“幼儿成长变化率”,并为家长推送有针对性的练习建议。
(5)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对幼儿园的调查问卷”
三元人格教练法是否有效,明不明显,受不受欢迎,家长最有发言权。“家长对幼儿园的调查问卷”(共26道题)用于收集家长对幼儿园和三元人格教练法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末通过APP作答一次。
3.一个总结报告
通过执行上述五项任务,在期末,APP系统将分别为园长、教师、家长提供期末总结报告,报告包括两类指标,一是过程指标,比如好习惯执行率、家长功课表提交率等;二是结果指标,比如家长成绩、家长改变率、幼儿成长变化率、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率等。这些数据可作为园长、教师、家长“了解幼儿在课程进行中及课程进行后的成长变化,作为调整或变更以后教保活动的依据”。
(三)“互联网+”三元人格教练法的特点
1.综合性、系统化
三元人格教练法的内容,几乎每个人都懂会做,比如,给家长捶背、说礼貌用语、做家务、天天悦读等,但这些内容是零散的、碎片式的。而三元人格教练法,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综合性、系统化的操作体系。
2.实操性强,可量化、可考核
三元人格教练法另一个特点就是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和可操作化,更好地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理念,“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只要按照三元人格教练法设计的内容和流程操作即可实现目标。人们经常呼吁幼儿园和家长要重视培养幼儿的爱心、感恩心,但往往缺乏路径,而本体系就是一条路径。对从中收集的数据,可以“从混杂的总体样本中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升数据思维和数据说话的能力”。而数据综合量化结果可以作为考核幼儿园的绩效得分,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治理能力。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必将对教育带来深远影响和革命性的变化”。而这一特点,恰好顺应社会信息化、“互联网+”及大数据的时代潮流。
3.貌似教育幼儿,实则改变家长
三元人格教练法能“帮助家长建立直达教育的途径,给家长了解教育的拐杖”。它以《指南》内容为载体,以互联网为渠道,以教师教、孩子练、家长配合为手段,“教学做合一”,紧紧地将家长带动起来,参与进来,坚持下去,以幼儿的名义,改变家长。
4.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园合育
三元人格教练法不但通过互联网为家园互动建立了畅顺的渠道,而且通过内容载体和个性化的建议、报告,增加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和理解,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园合育。与此同时,还能提升教师科学育儿的综合素养、操作技能以及与家长沟通的方法技巧。
三、效果分析
“互联网+”三元人格教练法自2014年2月开始构建,2015年春季开始在山东、广东(深圳)、江西、湖南、浙江、北京等地20多个幼儿园试点并收集数据。下面以“家长对幼儿园的调查问卷”数据来说明三元人格教练法的成效。该数据由家长通过三元人格APP匿名、独立作答,具有较好的客观性,每学期期末作答一次,该数据可以反映三个方面的结果:一是家长完成该方法的难易程度及配合程度,间接反映该方法的可行性;二是家长认为该方法的成效;三是家长对该方法的满意情况。
数据分为两类:一是过程数据,即难易程度和配合程度,也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二是结果数据,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反映幼儿通过该方法练习后的成效。研究发现:
(一)“互联网+”三元人格教练法过程具有可行性
我们以深圳新新幼儿园为典型个案进行分析。跟踪三个学期,观察家长完成该项任务的难易程度;对其他幼儿园,我们则以2016年秋季的3567名家长的作答数据为例说明。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表1的数据显示,大部分家长认为:(1)能够容易或比较容易地完成三元人格教练法的任务;(2)能够按照三元人格教练法的建议去执行,说明三元人格教练法能够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促进家園合育;(3)大部分家长能够配合三元人格教练法的要求。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二)“互联网+”三元人格教练法的结果具有有效性
三元人格教练法的有效性,可以从家长对幼儿行为的观察数据中得到印证,即在家长看来,通过三元人格教练法的练习,幼儿行为习惯是否有所改变。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
表2数据显示,大部分家长认为,通过三元人格教练法的练习,幼儿的行为习惯,如独立性、文明礼貌、主动做家务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且,绝大多数家长对该方法比较满意。
四、结语
本文在对家园合育的方法体系的总体设计描述的基础上,通过20多个试点幼儿园近三年的实践数据,探讨了“互联网+”三元人格教练法促进家园合育的成效。从过程数据来看,“互联网+”三元人格教练法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能有效解决家长、教师、幼儿三者互动问题;从结果数据来看,“互联网+”三元人格教练法具有有效性,能够有效推进幼儿教育。“互联网+”三元人格教练法操作体系实现了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有效融合,并作为面向基础教育的实践体系,随着更多幼儿园加入实践共同体,必将扩大受益人群和受益家庭,对推动家园合育具有积极而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