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念路亚娣老师

2017-05-30梁小玲

大东方 2017年11期
关键词:同乡鸡蛋学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至清明,杜牧的诗句都会从心底涌出,而此刻,那个和我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她,却紧紧的拽着我的思绪……

她,就是路亚娣老师。

路老师是我的同乡。她从乡里调到哥哥任教的那所重点小学的时候,我刚上高一。大抵是同乡,又新来乍到,所以她有事没事的常来哥的办公室,和嫂子也漸渐地熟识起来。

高一的那年暑假,我们学校老师办的补课班刚好租赁了哥学校的一间教室,我也很自然的在那补课。好像是家里有事,哥和嫂子急着回家,便让我去路老师那吃中饭。记得很清楚,吃饭的有我,还有路老师家亲戚的一个小丫头,路老师熬的是粥。她先轻轻的撇了碗清汤给自己,然后她很小心的用小勺往我和小丫头碗里盛红枣,粘粘的米粒,然后又一半勺汤,再一半勺汤,盛满。我很拘谨的接过汤碗,那顿中饭,我几乎是羞红着脸喝完了那碗特别的粥,路老师递过的那圆而小巧的馒头终是没敢去接。

我高三的那年,哥调到乡里的中学任教导主任已经两年。我的学校在城北,我要高考的考场在城南那所中学,距离哥原来在的那所小学很近。哥怕我来回折腾休息不好,让我住到还在那所小学的路老师那儿,我起先不大愿意,哥说你路老师住的房子就是哥原来住的房子,你路老师说她去她姐姐那只你一个人你可以安安静静的休息。

七月的天,热烘烘的,总容易让人烦躁,第二天就要高考的我自然不会酣然的入睡。第二天早晨,哥早早的来,他打了荷包蛋给我,我正要吃,路老师急急地走进来,看看我碗里的鸡蛋,责怪哥:娃要去考试,你看你,鸡蛋弄那么老,她吃着会不舒服。然后重新冲了蛋絮,放上糖,看着我吃完,才放心的离去。

我的高考就那样定格在了记忆里,路老师,还有她的那一碗鸡蛋絮……

再听到路老师还有她让人泪如泉涌的事迹,是我为人师大概十年后,具体的哪一年不很清楚。但一定是六月,而且是在高考前后。先进事迹报告团的镇专干,声泪俱下,说是她头疼的几乎要撞墙还坚持组织好了考场,他去探望走时她还塞给他一包奶糖。她的丈夫泣不成声,说她如何的苛刻她自己,孩子总叫她方便面妈妈,说她去省城手术前一天还说,听人说街上的鱼排挡好吃等她手术好了一家人一起去吃鱼排档,可惜把所有的心血都倾在了学校的她终没吃回鱼排档便撒手离去……

路老师的事迹在小小的县城掀起了很大的触动,而我也渐渐地知道了她的很多事。她一直勤奋教学,从教导主任到校长独当一面,学校就是她的的家,学校的大小事,她都亲力亲为。那会我的同事里有从她们那个学校调过来,同事讲着她是如何严抓教学,说学校里所有人的课她都一遍再一遍的听。每一节课,从仪表仪态,课堂的环节,导课,问题的设置以及问题间的过渡语,达到尽善尽美她才会满意。她的严谨确确实实锤炼了她那个学校的年轻人,也培养了很多高素质的教学能手。

那些天小小的县城都在传说着的路老师的故事,几乎所有的单位,尤其是我们教师,都在学习着她,反省着自己。而我也一种同乡的情结深深缅怀着她,我清楚的记得我是流着泪写完我的报告会体会的……

后来断断续续听说起路老师的一些事:她生性勤俭,对自己苛刻,据说她的亲人收拾她的遗物,打开柜子,那柜子满是崭新的毛巾被、毛毯、高档的水杯还有一摞一摞的荣誉证书……据说都是她是先进时组织奖的;后来,我似乎记得见过她的一张照片:穿着粗布裤子、的确良衬衫还带了顶麦收时村里人带的那种草帽,与她合影的据说是县长,听人说那是她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在天安门照的,听说至现在她也是我们这个小城参加过人大会的唯一的一个人……

在这个飘着细雨的黄昏,在路老师离去的十年中,她的音容笑貌还有她的精神却是一直一直镌刻在我的心底……作者简介梁小玲,中文系毕业,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会员,蒲城县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东方散文》《燕京诗刊》,《渭南日报》等。《老纺车》获微型文艺“中华杯美文大赛”一等奖。《有空就多叫声娘》获“首届国际东方散文大奖赛”优秀奖。

猜你喜欢

同乡鸡蛋学校
强化农村基层党建 引领乡村振兴之路——石家庄市元氏县赵同乡毛遗村
选个累人的店铺
陈埭镇同乡总会
神奇的鸡蛋画
学校推介
或恐是同乡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