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
2017-05-30朱天星张孟才孟祥铭
朱天星 张孟才 孟祥铭
摘 要:深入探究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在大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中的作用,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制定学生能力均衡发展的政策等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文章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代表变量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对于学习成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二者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存在替代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交互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1-0189-02
Abstract: It is of good guidance significance to implement teaching according to students' aptitude and mak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ir balanced development, if we deeply examine the role of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and intelligence factors in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By using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e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representative variabl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and intelligence factors, that i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factors have remarkable positive influence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there exists a substitu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actor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t last, we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words: learning enthusiasm;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telligence factor;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interaction effect
一、概述
大學生活作为同学们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能否完成学业,而且对今后的求职和职业选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影响学习成绩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主要由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五个因素有机结合而成,这些因素与学习成绩呈一定程度正相关关系;广义上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的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从狭义上说,主要指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五个因素。研究表明:大学生入学后,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力所占比重逐渐减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力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在一定意义上,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的学习进步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和方法研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关于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可分为两个角度:一是从定性角度探讨非智力性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吕怀娟,吴丽荣,张春梅(2010)研究认为,在动机、态度、意志、考试心理及学习环境等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中,动机和意志的影响最高[1]。王锐利,林大志(2016)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深入分析学习动机、习惯、兴趣、情感在大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对策建议[2]。二是从定量角度实证检验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方向。邵艺(2008)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数学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中,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关系,学习焦虑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关系[3]。刘巧芝,曹靖妤,车蕙(2009)利用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情感、兴趣和专业满意度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4]。章俊(2012)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大学物理学习中非智力影响因素,动机和兴趣最能影响大学物理学习效果[5]。付国华(2013)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习焦虑和学习动机是影响男、女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6]。关于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徐永利,胡锡健,于丽亚(2009)把高考分数作为学生智力因素的代理变量,分析发现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显著。[7]
现有关于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素研究大都是基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得出了动机和兴趣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很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但是对智力因素的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探讨较少,尤其没有探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交互效应。因此,文章实证分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特别地探讨二者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交互效应。
二、研究设计
文章利用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13级和14级经济学专业的教学改革项目提取相关研究变量和研究数据。研究变量选择:(1)学习积极性(ACT)。作为非智力因素之一的学习积极性是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复合表现形式。在教改项目中,那些主动愿意承担《政治经济学》课程相关章节讲授的同学视为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该变量是两分定性变量,主动愿意承担《政治经济学》课程相关章节讲授的同学,ACT=1,否則为零。在经济学专业13级的58名同学中有21名同学主动承担《政治经济学》相关章节的讲授,经济学专业14级的62名同学中有20名同学主动承担《政治经济学》相关章节的讲授;(2)自主学习能力(IQ)。对于那些主动承担《政治经济学》课程相关章节讲授的同学的讲课水平和效果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包括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判断能力。这些能力是大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将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智力因素的代理变量是可行的。评分等级共分5个等级: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统计分析发现,13级和14级经济学专业同学的讲课得分和政治经济学的期末笔试得分高度相关,最后选择13级和14级经济学专业同学的政治经济学的期末笔试得分作为自主学习能力(IQ)的代理变量,并取对数;(3)学习成绩变量(PER)。选取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13级经济学专业2014-2015第一学期期末的综合绩点和14级经济学专业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的综合绩点作为学习成绩变量,并且将两个年级样本进行合并,据此避免样本选择偏差。
三、模型构建及回归
为了深入探究大學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文章特构建以学习积极性(非智力因素)和自主学习能力(智力因素)为解释变量,学习成绩为被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同时为了研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交叉影响,在解释变量中加入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乘积项。模型如下:
PERi=a+b*ACTi+c*IQi+d*ACTi×IQi+ui(1)
利用研究设计中提供的数据,对模型(1)进行逐步回归,即被解释变量PERi不变,解释变量分别为ACTi、IQi、ACTi和IQi、ACTi和IQi以及ACTi×IQi,分别得到四个模型,回归结果见表1。
通过分析表1的回归结果发现,模型一表明,其他条件不变,学习积极性高的大学生,其学习成绩平均高出1.05;模型二表明,其他条件不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1个单位,学习成绩提高4.66%;模型三表明,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均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正向影响;模型四表明,在模型三的基础上加了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交互项后,学习积极性的影响程度提高了,交互项的系数为负,说明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代表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存在替代关系。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文章的研究设计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以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分别代表的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都有正向促进作用,相比较而言,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更大;但是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成绩的交互影响为负,说明二者间存在替代关系,那些试图通过非智力因素提高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提高作用是无效的。
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要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增强大学学习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要清楚地意识到在大学阶段,你想学到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提高哪些素养。另一方面,正确认识大学学习时光的重要性。大学四年是人生中的最关键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对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学以致用,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你觉得课堂学习乏味和枯燥,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所学知识缺乏和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只有通过积极参与实践,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书本知识。其次要做到因材施教。文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存在替代关系。对于那些课堂上积极性发挥较多的学生,适当搭配一些难度较大的问答题,激发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对于那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增加一些课堂提问题目,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吕怀娟,吴丽荣,张春梅.简述非智力因素对高职生学习成绩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5):37-38.
[2]王锐利,林大志.非智力因素对高等数学学习的影响及教学对策[J].才智,2016(12):144-145.
[3]邵艺.非智力因素对《高等数学》课程学习的影响[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9):97-100.
[4]刘巧芝,曹靖妤,车蕙.非智力因素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9(5):127-128.
[5]章俊.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物理学习影响的探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2(2):67-68.
[6]付国华.非智力因素对高等数学学习的影响及解决策略[J].科技信息,2012(33):619-620.
[7]徐永利,胡锡健,于丽亚.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素分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