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项目的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
2017-05-30王培仁
王培仁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速度加快,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也在持续提升,居民对建筑工程项目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舒适、安全、美观、节能的居住需求,有关单位与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监管,致力于研究并强化建筑施工技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护居民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不遭受损失。下文中,笔者将针对个人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管理的经验,分析施工技术中的注意事项和施工现场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要点策略
由于各地建筑工程项目的日渐增多,建筑企业也面临着生存困境,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发展机遇,应当尽快建立起施工管理规范秩序,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一方面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学习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关于施工技术的成功经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每个施工环節的质量都符合国家标准。
1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1.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建筑工程分布范围广,当遇到承载能力不足的软土地基时,需要采取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不同类型的处理技术针对的重点不同,适用的土壤条件也不同,所以首要原则就是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技术。软土地基可变性大,容易导致建筑工程失稳,进行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地基土发生的变形。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挤密砂桩法、置换法、化学加固法等,关键在于准确分析建筑工程所在地的软土地基类型,合理选择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
1.2 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结构主要是人类工作生活的场所,在进行施工时,要将建筑中的电气通路、采取合理的接地施工。特别对于高程建筑来说,每一层的空间并不大,且整个结构多是由钢筋、金属、混凝土等结构组成的,必须首先保证每个细节结构的连接,然后合理进行电气暖通设备的线路施工,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完整性。接地施工主要是为了建筑的防雷,当雷电击打到建筑上时,可以将冲击电流避开建筑外围的金属而直接流向大地,形成一层防雷屏障。
1.3 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建筑结构的防水施工至关重要,水是生命之源,任何一个建筑中都离不开水,特别是洗手间、浴室、厨房里,为了保证每个楼层的防水性能达标,必须采用合格的防水卷材,采用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适用性。具体施工中,对屋顶女儿墙跟脚部位、屋面拐角部位等容易出现漏水的地方,要进行更加严格的施工工序和监督,避免造成后期使用的漏水情况。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制度进行,对防水卷材的选择要取样分析,确保卷材质量。
2 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监管策略
2.1 做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科学规划
应当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情况,对建筑工程项目做好施工规划,包括: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勘查,并根据勘察信息与数据,将工程合同书、项目招投标文件、项目设计图纸整理后,连同地质勘察报告一并提交给施工管理部门,详细编制关于建筑项目施工时间、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施工技术等项目方案,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该项目方案。
2.2 做好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决定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关单位与领导人员应当重视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和安全施工意识,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供根本保障。为了消除或者尽可能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质量隐患,有关施工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掌控施工的每一个细节,这就需要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根本前提,需要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在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施工每个环节的质量,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才能让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效果不断完善,也降低了现场管理的难度。
2.3 规范施工企业的监管制度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监督管理制度必不可少,必须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责任监管制度,健全施工管理体系,确保每个施工工序都有相关的负责人进行管理。建筑施工是一个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如果不能合理管理造成的损失大,为了更好地保证质量,必须规范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的发生,都是监督管理部门对现场施工的监管不到位造成的,健全完善建筑工程监管体系的工作刻不容缓。只有规范施工企业的监管制度,将管理与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全面加强施工管理的严谨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施工现场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4 实行岗位激励与责任落实政策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执行措施,还包括实行岗位激励与责任落实政策,建立奖励制度并制定各种激励措施,结合岗位责任制进行指标考核,只有根据相应的指标进行考核,才能根据每个岗位的评级情况进行奖励,这样才能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从管理上根本解决管理人员的惰性,做到诚信务实。奖励机制还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并加强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加快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提高建筑工程综合效益。
综上所述,有关施工企业应当肩负起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管理职责,从工程项目施工方案规划、施工人员素质与技术培养、施工质量监督机制的构建、质量检测与奖惩机制的配合等方面,全面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控制,排除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为建筑工程项目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谭颂能.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创新[J].江西建材,2016,(20):272-273.
[2]石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创新[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9):203.
[3]张惠娟.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创新[J].中国科技财富,2012,(4):151.
(作者单位:锦联地产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