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2017-05-30吴鸿娟

高教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创造力

吴鸿娟

摘 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往往局限于课堂上教材的多媒体课件演示或案例操作展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往往疲于接受信息轰炸式的教学,不能够发挥出学习的自主性。文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更适合结合“翻转课堂”这一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它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自主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任务驱动;学生为中心;想象力;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1-0079-03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computer course is a very important public basic cours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taking the teacher as the center, is often confined to the demonstration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or case 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In this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the students are busy with receiving plenty of teaching information, and completely fail to give play to their role as independent learners.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puts forward that fundamental computer course is more suitable for flipped classroom, a new type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 and should implement the task-driven teaching mode. It is student-centered, which helps make full use of teaching resources, promot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magination, creativity, and 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 independently and collaboratively.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task-driven; student centered; imagination; creativity

一、概述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旨在研究现有技术背景和社会需要下,如何培养学生用计算机来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熟悉信息化社会中的各项基本应用,并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该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习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好实践操作技能,而且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此外,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知识内容更新得很快,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往往局限于课堂上教材的多媒体课件演示或案例操作展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疲惫于信息轰炸式的教学,不能够发挥出学习的自主性。依葫芦画瓢的上机操作中,学生通常并不清楚某些实践操作后面的真正含义[1]。一旦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可能根本无从下手,这违背了高校培养应用型、创造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水平也得不到较好的体现。就此而言,如何進一步改进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工作,对高校创造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思。

二、任务驱动下的课堂翻转方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侧重于对实际操作的学习,指学生以任务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过程[2]。非常适合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教師根据教学内容把教学环节精心设计为有目的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完成具体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学到必要的知识和技能[3]。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相关的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各个具体的任务中,使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通过老师推荐的视频讲座、电子资料等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分析、讨论,然后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互相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最后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教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任务为驱动,注重具体实践”,很适合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被应用于许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翻转课堂又称为“反转课堂”[4]。在该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师基本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内容主要需要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去完成[5],他们可以通过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其他同学讨论,可以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完成定向问题解决、探究性活动、实验或者小组讨论汇报等活动,老师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

三、任务驱动下的课堂翻转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一)实现任务驱动下的课堂翻转要点

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是将教学最优化作为目标,使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及其任务需求,进而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最后还需要对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操作过程。实现任务驱动下的课堂翻转应主要注意以下四点:

1. 任务设计的系统性

在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时,应该采用系统的方法,综合考虑教学设计中相关的每一个因素,使它们相互衔接,形成有机的整体,而不应该只是单独地考虑教学设计的某个环节。例如,在对某一章节进行任务设计时,应该尽量考虑任务中操作涵盖的知识范围要尽可能地包含整个章节知识点,若因操作内容过多而需要设计多个子任务时也要考虑各个子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完成任务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

2. 任务设计的驱动性

任务的设计应尽量能够真实实用而且具有一定的趣味,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一开始就能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个任务中来,这样的任务才更具有驱动性。比如在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教学任务中可以提供各种有趣的动画,如“幸运大转盘”“卷轴展开”“手机图片切换”等动画,以及精美的带精致边框的图片,并将按照任务完成好的成品展示给学生体会,借此激发学生动手的热情。

3. 任务设计的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是指提出的任务应该是具体的。如“对长文档进行复杂排版”不是任务,因为它不具体,没有具体的对象和标准。我们可以这样提出任务:“对一个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复杂排版,要求第一页为封面:利用“分隔符”将论文的封面自成一页,封面的页眉和页脚处没有内容。第二页为目录:利用“分隔符”将目录自成一页,并将正文中的各级标题自动生成到目录之中,“目录页的页眉页脚处也没有内容……”。提出的任务应该难易适中,太难或过易,都不利于任务的开展,会影响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4. 自主学习的视频应短小精悍

需要学生在课后带着任务,完成自主学习的教学视频一定要短小精悍。视频的长度应该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内,持续时间为十分钟以内最好,比较长的视频最多也只能持续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应该有较强的针对性,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能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因为发布的教学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功能,可以方便学生自我控制,将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任务驱动下的课程翻转设计

任务驱动下的课程翻转主要分为师生互动和自主学习两大环节,其中师生互动通常可以在课堂中完成(不限于课堂,有的模块可以通过网络环境等进行开展),自主学习一般在课后完成。其组织形式如图1所示。

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是有效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基础。创设情境时应创设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并且尽可能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面对情境中的问题的解决展开学习、讨论、实践和总结。

如: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下一节课的学习任务时,对于“Internet应用初步”这部分内容中,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假设你是某杂志社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你的工作任务是接收和回复电子稿件,你每天都要接收一大批來自全国各地的电子稿件,当你接收完稿件后再将其交给杂志社的评审专家进行审核,审核结束后你要向稿件被录用的作者发送“录用通知”,就审核没有通过的稿件作者发送“退稿通知”。

先让学生思考如何来完成这一任务,很多学生会马上想到用Internet上的电子邮箱来完成这一任务,紧接着让同学们回想在网上用自己的QQ邮箱或163邮箱等收发大量的邮件时自己的感受,许多学生会想到登录速度慢,经常需要登录网站输入帐户和密码、访问自己的多个邮箱时不方便等问题。接着老师进行简单总结后引出任务,Outlook电子邮件客户端在电子邮件的大量收发和管理上具有强大的功能,用Outlook收发电子邮件很方便,打开邮箱就和打开一个Word文档一样简单,不用反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而且预览邮件非常方便。然后老师演示用Outlook快速地登录邮箱和收发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软件的操作方法等,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热情,带领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展开相关教学。

2. 确定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创设情境以后,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及时解决的现实问题。任务的解决能让学生更加主动、更广泛地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例如在前面的例子中,当创设了教学情境后,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本章的任务。总任务是——“在Outlook中以QQ邮箱为例设置好自己的邮件帐户并批量处理邮件”,接着在总任务的要求下,进行任务分解,引导学生确定具体的子任务。也就是根据需要,能将一个大任务分成若干个子任务,还可以再将子任务往下分,直到每个子任务可操作执行为止。在这些具体任务中,有很多需要利用以前没学过的知识或技能,通过自主观看老师推荐的相关教学视频、电子资料等以及自己发挥想象力,主动查找相应的学习资料才能解决的。

如我们可以把“在Outlook中以QQ邮箱为例批量处理邮件”分解为开启POP3/SMTP服务,设置邮箱帐户、发送和接收多个邮件等子任务。

3. 自主学习,探索实践

这是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任务以及需要学习的视频课程等去自主实践、探索和学习,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在不同的情景下去应用所学的知識。这里的自主学习虽然以自学为中心,但并不局限于学生个人单独学习。根据任务的复杂程度、多样性等,复杂的学习任务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多人一组自主学习,并鼓励大家共享资料,相互讨论、交流。课后自主学习也并不局限于某个教学视频,还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图书馆、阅览室等查找资料,进行多渠道学习。

4. 教师引导与总结评价

“任务驱动”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也难免会削弱知识本身的系统性[6],会妨碍学生对这些知识本身的深入理解,进而学生不易形成知识体系。另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各异,每位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多少会不同,这就要求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好学生汇报、问题梳理、问题解答、讨论互动等环节,对重要知识作一疏理,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促使学习能力弱或实践操作有误的学生能通过教师的问题解答、总结和回顾等,跟上教学进度,掌握相关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下的课堂翻转,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相应任务、并充分利用短小精悍的课程视频、电子图书资料等各种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自主学习,促进了同学间的协同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老师作为教学主导的积极作用。这种方式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够实现教学更有效、更高效地发展,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还推动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敖谦,刘华,贾善德.混合学习下“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3):122-126.

[2]解建宝,曾兴柱.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4):125-127.

[3]杨林.任务驱动下的口译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海外英语,2016,9:10-11.

[4]曾明星,周清平,蔡国民.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203-207.

[5]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s.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6]虞芬.“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0):1171-1172.

猜你喜欢

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高校大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探究
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