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发挥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2017-05-30罗妙红

体育风尚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发挥初中生兴趣

罗妙红

摘要:根据新教材和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征,通过选用新教材和改变教法、发挥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练习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发挥;初中生;體育课;兴趣

学生不想上体育课,每节体育课跑步又是跑步,但中考体育考试的总分高达60分!是实行体育中考以来,而且是单项没有120分计,而且标准提高了好多,从近年来看,学生和家长没有提高对中考体育成绩的认识,很多学生觉得中考还是以文化课为主,觉得体育考试的分值少。很多成绩优异的中学生觉得自己的文化成绩已经不错了,不愿意再浪费时间去练习体育考试,觉得花时间进行体育训练会打乱学习计划。文化成绩差的学生,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无法考上理想的高中,体育成绩所占比例过少,对整体成绩影响不大。针对这一现象,需要老师和家长高度重视,帮助学生提升对体育课的重视,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师,更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开展科学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人特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作为新课改后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国家更加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中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只强调成绩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教师和家长应该提升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关心,强调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在中学时代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建立正确的体育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对于中学生的身体机能来说,他们的身体机能不完善,对于体育教师要求的动作指导缺乏完成的信心,其心理也不断地向成熟发展,在意志和思想上表现为懒动,练习时怕脏,怕艰苦、更怕别人笑。表现出能不要的就尽量不做。造成很多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宁愿选择坐。那么多项目她们都不想选择练习。她们都认为体育锻炼没什么兴趣,又辛苦又失斯文。而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就不上体育课。因为很多小学学校的领导的思想仍停留在安全第一,对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不开展或者应付就得。要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学校形成积极地体育氛围,就需要严格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提升教师和家长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形成全民健身的热潮,这对于初中生的体育升学考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现在就是得中考才加试,而还是必考200米。特别是女生对200米是怕,跑一次就不想再跑。就以各种理由来请假,造成要用中考体育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一、学生对上体育课有什么兴趣

(一)人们对从某种事物活动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兴趣可以培养,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多数家长都认为体育会影响学习,参不参加体育锻炼都无所谓只要文化课学好就行。现在多数学生出现连慢跑400米都不愿意。更有多数学生连跑一次200米都会晕、吐等症。

(二)由于在新教材改革与素质教育,很多学生对体育意识淡漠,根本没有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的想法。教师的业务水平与训练的方法不够新颖。上课的教材不吸引学生。上课就跑步,一切为了升学。而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反感。

(三)在农村的学校中体育器材、场地等设施都不够条件。教师除了跑、跳篮球、足球之外就没有其他内容了。也不可能节节课都靠游戏来影响学生。而且组织方法也难。所以造成很多体育教师单一的教材去上课。

二、进行思想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带头和学生一起加入体育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与学生成为朋友,中学生属于人生发展的过渡阶段,教师需要多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有耐心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信心,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良好锻炼身体的方法和习惯。有进步也会有波动,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面对学生以平常心对待。寓情于理,循循善诱,只有对体育课感兴趣就会促使学生形成经常锻炼的目的,将来才能成为终身体育者。对学生缺点必须做到适当而止,防止损伤学生的身心。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激发初中生的体育课的训练兴趣,将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同提升学生的体质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善于抓住中学生认真好学,协调性好的特点。更要抓住学生兴趣的有利时机,潜移黙化地进行教育。通过北京奥运会获取51枚金牌和中国女排再次取得好成绩的教材,为国争光与拼搏精神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们的体育热情,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学生只有提升学习体育的意识,才会提升体育课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新课改的教材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根据初中生的生理特点选用认真好学,协调性好,适合学生的教材教学。安排丰富多样的准备活动。如在音乐伴奏下进行韵律操,节奏明快,自然协调。例如,学生在练习立定跳远的时候,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行蛙跳训练,分组比赛。此外除了考试的必考内容,教师应该多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生都有一种不想输的心态。在安排时主要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机会,或者进行集体分组对抗。不然会令不会这个项目的同学因失败而丧失信心。例如,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把强中差都编排好,能使学生激起兴趣,特别是在篮球对抗中进行五打五分组对抗,这样学生会特别有兴趣去练习。个别差的可把篮球规则改,可让她们走步,等她们能在笑声中完成课的任务。

(一)自主和互助友爱中练习发挥体育课兴趣

中学生都有求胜心理,对于竞技类的活动都比较有兴趣。对于普通中学的女生来说,她们胜负欲强,但是在班级的男同学面前羞于进行体育练习。但是一旦遭受老师的表扬,就会特别有成就感,觉得特别开心,于是就会激发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兴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的体育课完美完成。

(二)教师善于体育评价,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体育教师要像中学生的其他教师一样,善于进行体育评价。教师可以对每一节体育课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将每一次测试的结果进行记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育练习情况。在课堂中的表现都要做出及时,公正,公平客观的评价,正确积极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生在练习中微小的进步,教师应细心捕捉并及时积极肯定的语言表扬。毕竟她们都要面向中招考试的体育加试。所以还要通过实际成绩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三)利用学生的个性引导从而激发她们上体育课的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进而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学生的很多行为举止只有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才能够表现出来,所以要求体育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具体体育教学,因材施教。可以帮助学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帮助学生激发学习体育的兴趣。进而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个性引导,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教育界也开始重视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提升锻炼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就需要大力提倡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坚持快乐体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兴趣是要求个体能够发自内心的,提升对一事物的兴趣,并渴望能够主动接近和参与。为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爱好,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但是需要教师通过日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而有效的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成为终生的体育爱好者。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彭彬.对如何提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体会[J].2003.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江义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发挥初中生兴趣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浅谈如何发挥好办公室的职能作用
如何发挥离退休人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