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训练对大学生他人责任感的培养和干预效果检验

2017-05-30陈晓红张小花凌晓霞

高教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认知大学生

陈晓红 张小花 凌晓霞

摘 要:他人责任感是个体为他人着想的底线或对他人责任与义务的感知,是个人与他人间行为规范的自觉约束。本研究采用团体训练的方法,针对大学生他人责任感进行训练与干预,并通过数据分析对比检验干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被试在经过团体训练干预后,他人责任感测量得分显著提高,对照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团体训练对实验参与者的他人责任感干预效果显著;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他人责任感的前后测对比中,社会责任感由前测差异显著转化为后测无差异显著,工作责任感达到显著性提高,责任感总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在短期内的团体训练对整体的他人责任感水平提高有限,但是在整体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改变和提升效果明显。

关键词:他人责任;认知;大学生;团体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0-0021-03

Abstract: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others is the bottom line of the individual for others o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moral duty to others. Aiming at training and intervening in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others, the research adopted the method of group training and analyzed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s to see whether their level would ris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ubjects scored higher in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others after the group training and invervention, with no obvious change in the control group subjects. This illustrated the significant effect of group training on the subjec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other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pre-test was reduced t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t-test, with great improvement in the sense of work responsibility, but no obvious change in the total score in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his showed that group training exerted little influence upon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others, and brought great improvement to the overal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words: responsibility for others; cognition; college students; group training

前言

他人责任感是个体为他人着想的底线或对他人责任与义务的感知,是个人与他人间行为规范的自觉约束。近年来,国家及社会对责任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责任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共识。当前,国内研究较为关注的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多从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缺失原因以及进行责任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方面,侧重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在宏观的视角上提出理论上的对策,少有经过实践效果检验的、具备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而针对他人责任感的研究则更少。然而当前社会,人们的他人责任觀的现状却令人十分堪忧,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对他人的责任最重要的仅占调查人数的2.4%,说明了他人在大学生心目中地位和份量的低下[1]。一些人很少履行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应当履行的对他人的责任,很少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甚至是在严重的伤害发生后,行为责任者还认为根本不是伤害。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个体对他人的责任,从实践意义上,重视对他人责任认知的研究和教育有利于个体人格化和个人社会化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也有利于发扬传统的责任文化,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外的责任教育从理性认知方面开展公民责任教育,通过列举各种具体事例和情境的理性分析和选择,培养责任意识和分析解决责任问题的能力[2],我国学者马国勋也建构了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主题活动课程体系[3],取得良好效果。这些实践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体验式、沉浸式、思辨式的形式更能有效的提高责任教育的效果。

团体训练是在团体情境下借助体验式培训作为手段的一种心理行为训练方式,促使个体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观察、学习、体验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大量研究表明团体训练对改善个体心理与行为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他人责任感的实质就是重视与关注他人,强调个体为他人着想,感知对他人的责任与义务,而团体训练恰恰可以通过团体的情境创造人际互动、换位思考的机会,因此可以作为他人责任感训练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团体训练的方法,借鉴国外公民责任教育的模式[2],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他人责任感。为检验团体训练对他人责任感的干预效果,还进行了团体训练干预的前后测效果对比检验。本研究共分为前期调研和实施检验两大部分。

一、大学生他人责任感的现状调研与团体活动设计

(一)研究对象

通过网络向广东省内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37份,其中女生75名,男生62名,年龄在17-20岁之间。

(二)研究工具

参考以往的责任评定量表[4,5],选择与他人责任感有关的问题42个,遵循问卷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过程,通过因素分析筛选、修改最终形成15个问题4个维度(个人责任感、工作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他人责任感问卷(Cronbachα=0.885,KMO=0.573)。

(三)问卷调查结果

团体训练前针对个体的基本信息情况与责任感的关系对13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家庭责任感维度得分达到边缘显著性差异(M男-M女=13.99,t=1.895,p=0.052),表明女性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更高;经济状况中等与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维度得分达到边缘显著性差异(M贫困-M中等=2.64,t=1.912,p=0.051),表明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家庭责任感更高。在文理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达到显著性差异(M文-M理=2.88,t=1.900,p=0.049)且责任感总分达到边缘显著性差异(M文总-M理总=16.64,t=1.936,p=0.054),表明文科大学生的他人责任感高于理科大学生。

(四)团体活动设计过程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通过咨询教育专家和有关人员围绕着个体对自身的责任感、对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如父母、子女、情侣等)、对工作中的责任感、对所处的社会的责任感等方面设计,确定“相遇是缘、相识是份”“个人责任知多少”“家庭担子我有份”“工作时的我上心吗”“我是社会一份子”“承担责任我能行”共六个团体活动板块,编辑整理大学生他人责任感团体训练游戏和案例分析素材集,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材料讨论与分析等形式形成较为完整的大学生他人责任感活动方案实施体系。

二、大学生他人责任感团体活动实施与效果检验

(一)研究对象

被试来自广东某高校大一至大三学生,通过班级宣传,发放传单等方式招募和筛选符合条件并自愿参与团体训练的成员32人作为实验组(女26名,男6名),按照团体活动的流程进行团体训练,另外40名(女37名,男3名)作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团体训练干预,只进行他人责任感问卷的前后测量。

(二)研究过程

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首先进行他人责任感问卷的测量,然后实验组成员进行每周一次,为期六周的以他人责任感为主题的团体活动训练,每次活动约100分钟。对照组成员不参与任何团体训练活动。在团体训练活动结束后,再对两组成员进行他人责任感的问卷测量,对比两组间以及两组在活动实施前后的他人责任感的变化情况。

(三)研究结果

进行实验组对照组组内前后测差异检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在工作责任感(M=2.18,t=2.324,p=0.027)、社会责任感(M=1.594,t=2.193,p=0.036)和责任感总分(M=7.46,t=2.314,p=0.027)均达到显著性差异;个人责任感(M=1.656,t=1.848,p=0.074)和家庭责任感(M=2.188,t=1.894,p=0.068)达到边缘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实验组被试经过团体训练后,个体他人责任感有显著提高。对照组被试的四个责任感维度和责任感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对照组被试未经过团体训练,个体他人责任感无显著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显示,团体训练在个体的他人责任感培养和干预中有显著性提高的作用。

进行实验组对照组组间前后测差异检验,调查结果显示:前测数据中社会责任感维度出现了显著性差异(M实-M对=-2.75,t=-2.146,p=0.035)。其他责任感维度及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测数据的工作责任感维度出现了显著性差异(M实-M对=3.125,t=2.588,p=0.012),社会责任感维度变化为无显著性差异(M实-M对=1.344,t=0.558,p=0.579),其他责任感维度及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测和后测的结果表明,实验组整体工作责任感在团体训练培养和干预后显著高于对照组。由前后测的均值和p值对比可知,实验组的整体社会责任感在团体训练培养和干预中得到明显提高。

对实验组不同家庭经济情况被试进行前后测差异检验,调查结果显示:前测数据中四个责任感维度及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测数据的个人责任感维度达到显著性差异(M贫困-M中等=4.08,t=2.149,p=0.040)。在社會责任感维度(M贫困-M中等=3.23,t=1.978,p=0.057)和责任感总分(M贫困-M中等=12.15,t=1.916,p=0.065)方面达到边缘显著性差异。在其他两个维度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测和后测的结果表明团体训练对家庭经济情况不同的大学生他人责任感培养和干预中有显著性影响。

三、讨论

(一)团体训练前大学生责任感的问卷调查现状

我们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对于女性的期待,是以家庭为重;应证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深刻的表现了家庭贫困的人会较早的承担起家庭责任,因而家庭责任感也会较高;而且文理科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是有显著性差异的,也许是由于文科的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对于他们而言,社会时事素材的搜集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对于社会性事件的关注度相比来说会比理科生高,无形之中,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二)团体训练对大学生他人责任感培养和干预的影响

由调研结果显示,针对大学生他人责任感的团体训练对个体他人责任感的部分方面有一定的提高,虽然某些对比数据仅达到0.06左右的边缘显著水平,但考虑到训练实施时间仅为一个半月,训练次数仅有6次,因此取得的效果依然值得肯定。个人责任感是指个人应该承担的,对自己生命和各种行为的责任,这是个人在当今社会得以更好地生活的必要条件,所以被试经过团体训练后差异并不明显。而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通常是指体验父母的辛苦,了解家庭的实际情况,会自理,尊敬长辈和父母。我们认为个体本就是家庭的一份子,会受到父母在家庭责任感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团体训练对其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在被试的反馈中可知,其个人、家庭责任感的水平明显改善。

社会责任感是指对社会上一些人事物做法的态度,对国家、法纪的态度,对社会道德的态度和自身的自觉性。而工作责任感是对完成一个任务时的态度、自觉性、胜任力和投入程度。对于大一的学生而言,社会、工作责任感都是比较陌生的,以前接触较少,被试都是踏入大学校门不久的大一学生,在中学时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进入大学后,对新事物都较为好奇、乐于探索,而我们开展的关于工作、社会责任感的团体训练活动,是被试以往较少有时间和精力深入认识和了解的他人责任感领域,因而我们的团体训练活动对其培养和干预作用就比较大。而我们进行团体训练的被试共32名,因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对整体他人责任感的干预和影响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团体训练对家庭经济情况不同的大学生他人责任感培养和干预的影响

团体训练对家庭经济情况不同的大学生他人责任感培养和干预中有显著性差异。由于本研究的被试是大学生,自然也会受到该群体的一定特征的影响,所以在家庭责任感的变化程度都是较为相似的。不管家庭经济程度如何,被试对于工作责任感都是比较陌生的,所以每一个被试在工作责任感的培养和提升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因而统计结果显示对被试的工作责任感的培养和干预起的作用不明显,但是在被试的反馈中得知其工作责任感的水平明显改善。家庭经济程度贫困的被试,对个人责任感有更深的体会,所以会下意识在生活中更多地去承担个人责任,其个人责任感也会较高。

四、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他人责任感构成及现状的描述性研究,更准确的了解大学生他人责任感的现状。本次大学生他人责任感团体训练有如下调研结果为依据:(1)经过团体训练干预后,实验参与者的他人责任感干预效果显著;(2)在短期内的团体训练对整体的他人责任感水平提高有限,但是在整体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改变和提升效果明显;(3)团体训练对家庭经济程度不同的实验参与者的个人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两个维度和整体的他人责任感的改变和提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通过实证检验和对比,验证了方法具有有效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是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有效补充素材,丰富了责任感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燕.当代大学生责任觀的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3(1):17-22.

[2]胡春娜.权威·隐私·责任·正义——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公民教材述要及评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4):21-27.

[3]马国勋.建构中小学社会责任教育主题活动序列的行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3(8).

[4]裴婷婷.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

[5]吴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认知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