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猪等孢球虫的分子变异规律研究

2017-05-30刘光辉程俊贞宁长申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纯化

刘光辉 程俊贞 宁长申

摘要[目的]掌握河南省猪等孢球虫的分子变异规律。[方法]从河南省豫东、豫南、豫西、豫北及豫中地区的部分规模化猪场采集粪便样品,进行猪球虫卵囊的分离与纯化;从分离到的8株猪球虫分离株中提取核酸并进行测序,并与猪等孢球虫扩增株基因序列及其他相关原虫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河南省不同地区的8个猪球虫株均为猪等孢球虫,并且没有明显遗传差异。I.suis与其他7种原虫差异较大,不属于同一个生物型,同一种动物所感染的不同种类原虫之间的同源性较低。[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球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猪等孢球虫;纯化;扩增;基因序列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11-0093-03

Abstract[Objective] To master the molecular variation laws of Isospora suis in Henan Province. [Method] The pig manur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ome largescale pig farms in eastern, western, southern, northern and central regions of Henan Province to isolate and purify porcine coccidian oocysts. 8 isolated strains of swine coccidiosis were used to extract nucleic acid and sequence. The gene sequence of I. suis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other related protozoon. [Result] 8 swine coccidian strain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Henan Province were identified as I. suis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genetic differences. I. suis had greater differences with other 7 kinds of protozoon. I. suis and other 7 kinds of protozoon belonged to different biotypes. The homology of different kinds of protozoon infected in the same kinds of animals was lower.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iglet coccidiosis.

Key wordsIsospora suis;Purification;Amplification;Gene sequence

近年來,哺乳仔猪患球虫病是养猪场的常见问题之一,引起哺乳仔猪患球虫病的主要病原是猪等孢球虫[1-2],主要发生在8~15日龄仔猪上,感染日龄越小,病情越严重。发病仔猪排出黄色至灰色粪便,开始时粪便松软或呈糊状,随着病情的加重,粪便变成液状,并发出腐败乳汁样酸臭味;吮乳减少,被毛粗乱,脱水,体增重下降,从而导致新生仔猪死亡率增加,断奶时营养不良仔猪成为僵猪,给养猪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

为掌握河南省猪等孢球虫的分子变异规律,笔者从河南省豫中地区的漯河和许昌,豫南地区的南阳、信阳及驻马店,豫西地区的洛阳,豫北地区的鹤壁,豫东地区的周口等8个市的部分规模猪场进行采样,收集猪等孢球虫卵囊,并进行纯化。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18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对PCR扩增片段进行测序,然后利用DNAstar、ClustalX、Paup、Phyplip等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构建分子基因树,分析河南省不同地区猪等孢球虫分离株的遗传特征,阐明猪等孢球虫病的分子变异规律,旨在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球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试剂。试验所用试剂有饱和糖-盐水溶液、DNA提取试剂盒等。

1.1.2仪器。试验所用仪器有显微镜、PCR仪等。

1.2方法

1.2.1样品采集。采用直肠取粪法,采集1~30日龄仔猪的粪样或刚排出的新鲜粪便50~100 g,分别装入干净塑料袋中,标注猪场名称、编号以及猪的年龄,置于4 ℃冰箱内,备用。

1.2.2卵囊收集。用饱和糖-盐水溶液漂浮法收集球虫卵囊[3-5]。在阳性粪样中加入4~5倍体积的水搅拌均匀,在装有80目和130目双层金属筛的漏斗中过滤,将滤液置于离心管中以3 000 r/ 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取出离心管,弃上清,再加入约50 mL的饱和糖-盐水溶液,用干净的玻璃棒搅拌均匀,再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然后用专门收集卵囊用的铁丝圈网多次蘸取上层表面液在装有约100 mL自来水的烧杯中涮洗,即将卵囊收集到烧杯中,制成卵囊混悬液;最后,将卵囊混悬液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后取出离心管,弃去上清,即为球虫卵囊。

1.2.3卵囊的纯化。取收集的卵囊液,采用饱和糖水溶液漂浮法和梯度离心法进行纯化。取收集的卵囊液置于10 mL离心管中,以2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后取出离心管,取上层(卵囊层)和上清液及中间层置于1个烧杯中,之后再加入等量的PBS工作液,混匀,备用。在10 mL离心管中先后加入3 mL饱和糖水溶液(饱和糖水溶液∶自来水=1∶12)、3 mL 1∶2饱和糖水溶液(饱和糖水溶液∶自来水=1∶2)和3 mL上述卵囊液,以2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取上面卵囊层和上清液置于1个烧杯中,此后再加入4倍量的PBS工作液,混匀后以4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取沉淀即为浓集的卵囊,于-20 ℃下保存,备用。

1.2.4PCR扩增。

1.2.4.1猪等孢球虫DNA的提取。取上述浓集的卵囊,加入约5 mL的PBS液,混匀后用超声波粉碎仪将猪等孢球虫卵囊打碎,以16 000 r/min的转速高速离心30 min,弃上清,取沉淀,在沉淀物中加入200 μL裂解液,振荡数次,混匀。5次反复冻融(液氮中5 min,37 ℃水浴中5 min),然后按照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DNA的提取。重溶DNA置于适量的缓冲液(pH 8.0)中,于-20 ℃下保存。

1.2.4.2PCR反应。参照刘光辉等[6]PCR扩增猪等孢球虫18S rRNA基因全序列的方法,PCR反应程序:94 ℃预变性8 min;94 ℃ 1 min,55 ℃ 1.5 min,72 ℃ 2 min,共37个循环;最后延伸72 ℃,10 min。将反应液充分混匀,短暂离心后,置于94 ℃预变性8 min,再加入5 U/μL TaKaRa Ex Taq混匀,离心后将反应管置于PCR仪中按照相应程序进行热循环反应,结束后将样品置于4 ℃下保存。

1.2.5序列测定与分析。

1.2.5.1PCR产物测序。PCR产物及测序用引物直接送交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测序。结合GenBank数据库上登录的相关原虫序列,使用DNAstar 4.0软件比较其同源性,经过ClustalX 1.81软件序列比对,使用Paup 4.0、Treeview 30、Phylip种系发育关系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绘制基因树。

1.2.5.2PCR产物序列及GenBank下载的其他原生动物18S rRNA基因序列。①猪等孢球虫扩增传代株(以下简称KZ株);②猪等孢球虫漯河地区分离株(以下简称LH株);③猪等孢球虫许昌地区分离株(以下簡称XC株);④猪等孢球虫南阳地区分离株(以下简称NY株);⑤猪等孢球虫信阳地区分离株(以下简称XY株);⑥猪等孢球虫驻马店地区分离株(以下简称ZMD株);⑦猪等孢球虫洛阳地区分离株(以下简称LY株);⑧猪等孢球虫鹤壁地区分离株(以下简称HB株);⑨猪等孢球虫周口地区分离株(以下简称ZK株);⑩L76471 I.felis;U97523 I.suis;U94787 I.belli;AF029303 I.ohioensis;M97703 T.gondii;AF080612 I.robini; AF108861 C.pig; L16996 C.parvum。

2结果与分析

2.1卵囊纯化结果经过4~5次纯化,在浓集的球虫卵囊液中仍含少量的微粒杂质,具体纯化效果如图1所示。

2.2不同地区猪等孢球虫分离株18S rRNA基因的 PCR扩增结果对PCR扩增产物进行鉴定,发现LH株、XC株、NY株、XY株、ZMD株、LY株、HB株和ZK株都能扩增出特异性DNA带,大小在1 800 bp左右(图2),符合预期的目的条带大小。

2.3测序结果经过PCR扩增后,LH株、XC株、NY株、XY株、ZMD株、LY株、HB株和ZK株及KZ株的猪等孢球虫18S rRNA基因的PCR产物由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如下:①I.suis LH株(测序编号为ZZS340)18S rRNA基因序列,测序长度为1 720 bp;②I.suis XC株(测序编号为ZZS341)18S rRNA基因序列,测序长度为1 721 bp;③I.suis NY株(测序编号为ZZS342)18S rRNA基因序列,测序长度为1 723 bp;④I.suis XY株(测序编号为ZZS343)18S rRNA基因序列,测序长度为1 659 bp;⑤I.suis ZMD株(测序编号为ZZS344)18S rRNA基因序列,测序长度为1 710 bp;⑥I.suis LY株(测序编号为ZZS345)18S rRNA基因序列,测序长度为1 724 bp;⑦I.suis HB株(测序编号为ZZS346)18S rRNA基因序列,测序长度为1 727 bp;⑧I.suis ZK株(测序编号为ZZS347)18S rRNA基因序列,测序长度为1 708 bp;⑨I.suis KZ株(测序编号为ZZS348)18S rRNA基因序列,测序长度为1 725 bp。

2.4序列比对结果试验测定9株猪等孢球虫序列,结合从GenBank下载的其他原生动物18S rRNA基因序列,以L16996(C.parvum)作为外群,用DNAstar 4.0软件比较其同源性,经过ClustalX 1.81序列比对,使用Paup 4.0、Treeview 3.0、Phylip种系发育关系软件分析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基因树(图3)。从图3可以看出,17种原虫分别处在3个进化枝上。其中,KZ株单独作为第1枝;I.felis、I.suis(下载)、T.gondii、I.robini、C.parvum、C.pig、I.belli、I.ohioensis形成第2枝,而LH株、XC株、NY株、XY株、ZMD株、LY株、HB株和ZK株作为第3枝。第3枝,LH株、XC株、NY株、XY株、ZMD株、LY株、HB株和ZK株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源性较高,为99.7%~100%,形成一个单种系;其中,XC株和XY株、HB株和LY株之间的同源性高达100%。LH株、XC株、NY株、XY株、ZMD株、LY株、HB株、ZK株和KZ株虽不在同一个进化枝上,但通过同源性比较和差异性分析,第3枝与第1枝的的同源性为98.6%,与I.suis(下载)的同源性为96.3%,说明扩增的18S rRNA基因序列符合预期目的要求,并且LH株、XC株、NY株、XY株、ZMD株、LY株、HB株、ZK株和KZ株之间没有变异,分离株为猪等孢球虫。此外,I.suis与其他7种原虫之间差异较大,同源性较低,为79.6%~85.2%,说明I.suis与其他7种原虫不属于同一个生物型。

3结论

(1)从分离的8株猪等孢球虫(LH株、XC株、NY株、XY株、ZMD株、LY株、HB株和ZK株)提取DNA后,通过PCR扩增都能扩增出大小约1 800 bp、特异性的目的DNA条带,并测得其18S rRNA基因全序列。

(2)经过ClustalX 1.81序列比对,使用Paup 4.0、Treeview 3.0、Phylip和DNAstar 4.0等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发图3基于18S rRNA基因序列的Isospora suis和相近原虫的的聚类分析结果

Fig.3The clustering results of 18S rRNA gene sequence between Isospora suis and other related protozoon現8株猪等孢球虫18S rRNA基因序列之间的同源性较高,为99.7%~100%,说明河南省猪等孢球虫不同分离株之间不存在基因变异;与GenBank上登录的I.suis 18S rRNA基因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6.3%,说明所扩增的18S rRNA基因序列符合预期目的要求。I.suis与其他7种原虫之间差异较大,同源性较低,为79.6%~85.2%,说明I.suis与其他7种原虫不属于同一个生物型,证实同一种动物所感染的不同种类原虫之间的同源性较低。

参考文献

[1] 蓝荣庚.猪等孢球虫病对规模猪场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危害值得关注[J].今日养猪业,2011(4):13-17.

[2] 高峰,刘建军.猪等孢球虫病的病原、流行与诊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5(5):55-56.

[3] 刘光辉,宁长申,张龙现,等.猪等孢球虫纯种卵囊扩增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9(4):410-416.

[4] 温福利,岳良平,黄翠琴,等.福建地区部分猪场猪等孢球虫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4,46(4):69-74.

[5] 黄仪娟.广东猪等孢球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

[6] 刘光辉,宁长申,张龙现,等.猪等孢球虫PCR诊断方法的建立[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9):63-69.

猜你喜欢

纯化
酸枣仁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黄芪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黄芪甲苷提取纯化研究进展
香茹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桔梗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