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合研究
2017-05-30韩丽艳安立奎
韩丽艳 安立奎
摘 要:本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展现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专业上的职业教育向融合,通过文献、调查及个案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还是解决网络虚拟社会道德问题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利用信息技术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功能进行最大化的利用。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信息技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的结晶,它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打下坚实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共通性、继承性、共享性和支持学生个性化成人成才的共同属性,立德树人是整个社会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着力点, 历史上的各种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都对当下社会有表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思想,是中国古代人民大智慧的结晶,它为我们建设当代中国新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功能进行最大化的利用是当今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现状
(一)国家提高软实力加强传统文化建设的大背景
“软实力”一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1]文化软实力是表现一个国家及其民族对自己历史文化认可、传承的程度,是展示民族特色与魅力,得到其他国家认可的重要方面。十八大报告更加明确提到:“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2014年习总书记曾经讲到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已经走向正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古至今都得到了教育者的重视,传统文化与教育共同完成着学习者的道德养成、行为标准、世界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上的引导、启发和规范。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这笔财富需要传承。高等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如何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并于现代学生的价值观相融合是一道难题,如何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信息时代完美结合在一起是研究的重点,如何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的底蕴去影响和启迪大学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热点。[3,4]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发挥优秀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着力点,塑造健全的人格特征、自强自立的精神,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把这一概念提出。它是社会群体在形成的道德规范、政治要求和思考习惯上进行的对其组织成员施加的管理和约束,并对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活动。因此,脱离本身的文化背景是无法形成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管是从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上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都认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会更具特色。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全球多元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的文化对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鲜、个性、刺激,但是缺乏现代人文精神熏陶,过多过杂的信息让学生缺乏主动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动力,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遇。目前,在西方文化的不断攻击下,在网络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大学生容易形成急功近利、自骄自负、道德观意识浅、诚信异样等现象。既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又限制了自身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关键点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根本上还要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文化与功能之间的联系。换言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既不能把思想政治课简简单单变成文化传授课,更不能仅仅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略过,避免发生两极教学。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学的政治功能与文化底蕴互补。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抢救、展示、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去,让大学生在亲身参与挖掘和利用所在地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实际行动总去,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创新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三)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
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需要大批具有喜爱传统文化研究、熟悉传统文化的教师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教育管理者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成人成才的重要影响,要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专业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教师要有对中国文化形象的正确认知,要宣传、展示、继承和创新“原生态”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变成为支撑现实生产的强大动力,教会学生正确吸收和判断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造,促进一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体现
(一)提高学生个人修养促进道德观的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的道德品质,促进人的综合发展。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网络爆炸式的信息让学生应接不暇,学生社会经验少、思想不成熟、认识不深刻,特别是网络虚拟世界对学生世界观造成的前所未有的异域文化的冲击,这些都需要在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下,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判断能力,为学生成人成才做出充分的准备和及时的指导。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环境育人的效果,能够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优秀文化氛围,能够让学生对学校有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社会、认识人生,大学生在构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收到的影响因素过多,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引导和感染的重要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与校园环境在文化认同上达到和谐统一,这样才能达到大学生的个性化健康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实现中国梦
为了实现中国梦,对中华传统文化要进行细致的梳理、研究、甄别、展示、继承和挖掘,整个过程要讓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进来,这个过程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契机,可以让丰富、多样、充满魅力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服务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让优秀传统文化吸引住学生,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优秀文化进行碰撞,促进正能量的传播。
四、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正能量的源泉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源泉,中华民族悠久文明需要传承和发展,这种传承和发展需要大学生理解、践行、甄别和发展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正能量的源泉,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市场认同、就业需求、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个体思想活动的适应性、独立性、扩展性、变通性和自主性等正在增强,人们有自己的独立需求,这种精神上的需求需要社会文化氛围的引导,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的牵引才能健康成长。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践行的核心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根本特征和根本要求,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导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于形成文化归属感促进综合素质提升
打造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汲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可以为高校培养更全面的综合素质人才,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了解更多的感情内在文化,有助于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品格,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于中华文明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具有个性化的独特魅力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软实力[EB/OL].
[2]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
[3]王润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现状分析[J].教育与现代化,2010(1):21.
[4]焦艳,黄琳庆.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
基金项目:2015年中软国际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产学合作背景下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成果;2016年度渤海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高工科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对策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韩丽艳(1979-),女,满族,辽宁铁岭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