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一上教材中两类错别字选析
2017-05-30
统编本一年级上册教材要求会认会写的字中,有一些字常被小学生搞错。对这些错别字,很多老师纠正的方法主要是反复强调读音、机械摹写、死记硬背。这些教法有一定效果,却耗时费力太多,教学成本太高,师生辛苦不说,还有不少学生由此产生了厌学情绪。如何简捷而有效地纠正错别字呢?我们的体会是:遵循汉字构形规律和心理认识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中,“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得多”,因为这是“在理解材料意义的基础上,依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李传银《普通心理学》)”。意义识记用于汉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科学,弄清并依照汉字本身的内在联系来学习和识记。汉字构形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因义(音)构形又据形表义。错别字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时过于重视字音而忽略了字的形义解析——这是表音文字的教法,不适合表意文字。汉字教学不仅要教字音,更应该讲清楚汉字的形义关系,使学生在理解中识记。
这些常见的错别字,归纳起来多为同音异形字和形近字。本文根据教学经验,从形义的角度选析这两类中的几组字,供老师们参考与运用。
一、同音异形字
指字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的字。这类字因音同的干扰而使学生搞混了字的形义。纠正的关键是弄清楚字的形义关系。
1.目—木,音mù
“目”,金文“”,以描摹的人眼来表示眼睛。后来写成“目”,眼珠线条变为中间两横。“目”在合体字中作偏旁大多表示眼睛或眼的动作,如“眼睛”“看”,“睡”用上眼皮下垂表示睡觉。
“木”,金文“”,以描摹的树形表示树木。后来写成“木”,上部树枝写成了一横,下部树根写作撇、捺。“木”在合体字中作偏旁主要表示木本植物、木材,如“林、森、桌、桥、杏”。
讲清两字的形义关系,再结合它们的构字作用来增强理解,学生就容易分清二字了。
2.工—公,音ɡōnɡ
“工”,甲骨文“”像古代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曲尺,后来把下部方形简写成一横为“”。本义是矩,即曲尺,引申指各种工具。工具是人用的,引申指手持工具的人,如“工人”“能工巧匠”。也引申为手工劳动,如“做手工”。
“公”,甲骨文“”是會意字,下部“”是器皿,上部“”用两条相背的曲线表示分开之意,楷书写作“八”,所以“八”作偏旁的字多表示分开。“八”在器皿上,意为公平分配器皿里的东西。小篆写作“”,把“”写成“厶(sī)”形。“公”的本义是平分,引申为公平无私。既然无私,就不是个人的,由此引申指大家共同的、国家的,如“公园”“公交车”“公务”。在古代,“公”也指爵位的第一等,即公、侯、伯、子、男。由爵位引申为对男子的尊称,如“包公”“诸公”。由此引申指雄性禽兽,如“公鸡”“公牛”。
教师辨析清楚了二字的形义、引申义,还应让学生做些加强理解的练习。比如设计填空题: ①(公)园 ②(工)人 ③(公)鸡 ④(工)厂
3.他—她—它,音tā
“它”,甲骨文作“”,是蛇的形象和初文(最早写法),后来蛇身、蛇尾演变成“匕”形,蛇头演变成“宀”形,这个“宀”与房屋无关。“它”的本义是蛇。后来假借作代词,表示别的、其他的。现在专用来指称事物,不指人。由于“它”多用作了代词,小篆就加虫旁造了“蛇”字。
“他”,本是“佗(tuó)”字,从亻,它声。古文字的“它”常讹变为“也”,于是有了“他”字。后来“佗”废而“他”行,现在规范音为tā。右旁“也”因不能表音而成为记号。
“她”,20世纪初,为了在书面上区别第三人称代词指代的性别,就用“他”表男性,造女旁“她”表女性。
填空练习:①(他)是我爸爸 ②这杯水你喝了(它) ③(她)是我姥姥
4.升—生,音shēnɡ
“升”,金文“”像盛有东西(字中的一点)的斗,表示这是量粮食的器具。字形在秦汉时期经隶书“--”演变,一点与斗柄连成了一横。本义是一种量器。引申为容量单位,如“一升米”。量粮食时有向上升举的动作,又引申为由低向上移动,如“升起”“升国旗”。
“生”,甲骨文“”像草木刚长出土之形,一横表示地面。金文“”下部写作“土”,意思明显。隶书演变为“生”。本义指草木刚长出土,如“春风吹又生”。由于世界万物中草的生命力最顽强,古人希望家族成员都像草一样,顽强生长,使家族绵延不绝,于是把“生”与人的“命”联系在一起,称作“生命”。草木长出地面,引申泛指出生,生育;也引申泛指产生,发生,如“生病”“生气”“无中生有”。由刚长出又引申为不成熟,如“生瓜”。由不熟转指生疏,陌生,如“生字”“生人”。读书求学的多是儿童和青年,由不成熟又引申指读书人,如“学生”“先生”。
填空练习:①(升)旗仪式 ②我(生)病了 ③(生)长 ④月亮(升)起来了 ⑤夹(生)饭
5.进—近,音jìn
“进”“近”二字,不仅音同,构字方法也相同:都是形声字,都用意符“辶”表示走路,“进”的本义是向前移动,“近”的本义是空间距离短,与走路距离有关。不同在音符,一个用“井”,一个用“斤”,但都与字义无关。如何辨析二字呢?主要讲好“进”字,学生会认会用“进”了,“近”也就能区分了。“进”的繁体“進”,会意字,隹(zhuī)是鸟(《说文》认为是短尾巴鸟,不确),鸟走路只前行不后退,所以用来表示前进。由前进引申为从外进到内,如“进门”“放进去”。简体字“进”产生于明朝,用“井”代替“隹”。
填空练习:
① (近)视眼 ②(进)教室 ③有(进)步 ④远(近)闻名
“又、右(左)、友、有”等字也是一组易错字,《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版)2017年第10期《统编本一年级教材生字系统选析》一文中对这四字做过系统解析,请参阅。
二、形近字
形近字指字形相近的字。这类字因字形近似而使學生弄混用错。教学这类字,更要讲清楚字的形义关系。
1.鸟—乌
小篆的“鸟”写作“”,“乌”写作“”,都是鸟形,几乎一样,到楷书也几乎一样。二字区别在“鸟”头部多了一点,这是“鸟”的眼睛。乌鸦也有眼睛为何不点出?原来,乌鸦浑身黑色,黑眼珠不明显,所以不加这个点以表示“乌”字。联系动物特点解析“鸟、乌”这“一点”的意思,可使学生体会到汉字构形的智慧,激发识字的兴趣,识字效率也随之提高。
2.手—毛
二字的前三画相同,第四画不同:“手”的竖钩向左,“毛”的竖弯钩朝右,这一差别造成了学生的读错和写混。如果学生对这二字有形象的理解和比较,就容易区分了。“手”的金文“”像手伸出五指之形,向左下延伸的是小臂,后经汉隶“ - ”演变成楷书“”,最后一笔变成竖钩。再结合“扌”理解:“扌”是“手”作左旁的变形,所以“挂”“扫”等字都与手有关,“扌”的竖钩就是“手”的竖钩。“毛”的金文“”像兽毛形,向右下延出的是毛杆毛根,后经汉隶“-”演变成楷书“毛”,最后一笔变成竖弯钩。“毛”本指兽毛,后来引申也指人毛、禽毛,如“汗毛”“鸟毛”。
3.几—儿
“几”“儿”都是要求会写的字。两字的微小差别在“几”顶部有短横相接,“儿”没有。纠正的方法是,要讲清楚“几”字为何要有这一短横。甲骨文“”,音jī,像当今茶几的矮桌,有桌面和两边的桌腿。上古(先秦两汉)时期没有桌椅,古人习惯席地而坐,几是用来倚靠休息的器具。后来引申指放置物件的小桌子(大桌子叫“案”),如“茶几”“窗明几净”。此字演变到楷书写作“几”,左边的桌腿写成了竖撇,桌面和右边的桌腿连写成横折弯钩。所以,“几”上的短横是桌面,不能少,如果少了,几上就不能放东西了。“几”现在也做了不定数目“幾”的简化字,音jǐ,成同形字。如“几个”“几天”。
“儿”的繁体字是“兒”,甲骨文作“”,像一个头大而囟门未合的小孩形。这个字比较难写,晚清时期,人们开始用《说文解字》中“人”的异体字“儿”(音rén)作“兒”的简化字,也就读ér了。“儿”的形、义已无关系,失去了字理,教师是否讲有关知识可以视学情而定。不过,学生理解了“几”的形音义关系,也就容易区分“儿”了。
(金文伟:集美大学/张静婷、张薇:福建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骆恭进:福建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