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圈主义”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困境与思路
2017-05-30王鹏
王鹏
摘 要:移动互联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使我们处在一个无处不社交的年代,“95后”的青年大学生们参与各类各样的社交圈,但他们对社交圈即不过分亲近,也不主动疏离,而是以自我意识、自我利益为主,显得成人化,这种主义被称为“松圈主义”。思想引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核心,辅导员面对青年大学生,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但要理性平和的看待“松圈主义”,努力在工作中体现价值、发挥自身影响力,融入青年学生圈子,这样才得以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松圈主义”;辅导员;困境;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3-0160-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age, we are in the time of social intercourse. Young college students, who were born in 1995 or later, mix in various social network. They give priority to self-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 interest, behaving like adults. They also keep some distances and take no initiative to keep apart to their social networks.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Songquanism". Instructors confront numerous difficulties in their working proces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Effective measures are demonstrated in this paper so as to develo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example, instructors could try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young students and take the lead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songquanism"; counselors; difficulty; idea
目前在校大学生是以“95后”为主,他们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长大,伴随着网络在中国的发展而成长,处于信息时代当中,他们资源更为丰富、信息更为便捷、交流更为充分、思维更为活跃、价值更为多元[1]。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处于一个无处不社交的年代,人的流动性和自由得到彰显,鼓励人们“走出去”的同时,也降低了各个圈子的门槛。大学生大多数出生在“4+2+1”的家庭模式中,小时候缺少玩伴和父母交流多,因而从小显得比较大人,他们不是个人主义者,也不是集体主义者,不完全听从组织的安排,对圈子若即若离,对社交圈不过分亲近,也不主动疏离,这就是所谓的“松圈主义”,在年轻人的世界开始风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踏入校门直至毕业步入社会实现就业这个期间的见证者,肩负着全程育人的重任。全程育人和辅导员职业都要求辅导员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面对“95后”奉行“松圈主义”的大学生群体,辅导员理性的对待“松圈主义”,并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境,改变思路才能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松圈主义”的由来及特征
(一)“松圈主义”的提出及概念
“95后”青年大学生诞生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是在网络和消费环境下成长的新一代,懂得市场运行基本原理因讲究实际,能轻松的获取自己想要的各类信息,他们已然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已经全面主宰了大學校园。
零点调查研究咨询集团开展了一项名为“90后文化检测”调查,结果显示“90后”在社会关系的处理上遵循这样的原则:对社交圈子既不亲近,也不疏离,他们懂得圈子保持关系的重要性,也很会组建圈子,以获得更多资源,同时又绝不接受圈子的束缚。随后零点调查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提出了“松圈主义”这个新鲜名词,他在《新周刊》里解释说,“90后”不像多生子女那么有团体意识,也不像“80后”那么爱自作主张,他们喜欢圈子,但不代表他们乐于听从组织的要求。
“松圈主义”在百度百科上是指对圈子若即若离,既不亲近,也不疏离。利用圈子的优势,包括归宿感、安全感等,同时绝不接受圈子的束缚。
(二)“松圈主义”的表现及特征
秉承“松圈主义”青年大学生表现出:一是归属感的需求,因其成长环境及经历,他们并不屑于极端的个人主义,反而需要自己的圈子,并喜欢圈子里伙伴所带来的归属感。二是成人的思想性,往往觉得自己思想成熟,倾向于和年龄稍大的人做朋友,在处理事件上体现出圆滑和老辣,有时候甚至会像成人那样算计,并且熟知和深谙成人社会的交易规则。三是渴求成为亮点,不喜欢人云亦云也不喜欢过于标新立异,他们认为成为异类“太装了”,和随波逐流者一样,不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但同时又希望自己不平庸,能是圈子和组织中的亮点。四是自身利益最大,诞生在市场经济的年代,他们越来越实际,更早导入了成人的心理机制,在交际上往往以自我的利益作为评判核心,自身利益是圈子内交际的核心标准。五是直接不含蓄,在交际时更倾向于直接表达自身情绪,不瞻前顾后也不是直接发泄,只要能达到最直接目的就算成功。六是不全服从组织,因为社会关系网能满足现在或将来可能产生的某种需要,他们需要组织给自己的呵护和关爱,可要他们像“60后”、“70后”那样服从组织安排或奉献牺牲,他们不会激进地反抗,但也会表达自己不满的态度。
“松圈主义”的特征是:多重构见下的拟成人化,孩子化的成人表征;蹦极式体验的感性动物,听从内心的自我召唤,更为关注自我;解构权威并建立自我权威,崇尚社会等距式交流,个性化与归属感并存。
二、辅导员面对“松圈主义”困境
(一)思想引領的难度加大
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规定了辅导员有九大工作职能,首当其冲是“思想政治教育”[2]。辅导员面对“95后”的青年学生,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想引领是工作的重心也是难点。
“95后”的青年学生群体他们成长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进入学校后参与了不同学生社团、组织,更能在社交媒体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和集体,每个学生在自己QQ、微信上都有若干了不同的“圈子”群,如班团群、学生会群、部门群、干事群、社团群、篮球群、骑行群、摄影群、交友群等等,社交从未变得如此便捷,一个微博、贴吧的热门话题,大家在评论底下都能找到志同道合或一拍即合的朋友,而很快又能组成新的圈子,奉行“松圈主义”的大学生多组织的参与性增大了思想引领的难度[3]。
辅导员实际工作中,一方面依靠传统的“党委-团委-班团-学生”这样的组织架构,以团支部班委会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团日活动引领思想,但对学生自发组成的圈子则难以兼顾,思想政治教育看似有组织、有覆盖,实则有遗漏。另一方面移动互联已完全打破了大家获取信息的时空限制,每个人都能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些信息繁杂而片面,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误认为自己认知很全面,显的世故而成人化,对权威不够尊重,再加之一些年轻辅导员自身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认知视野的局限,就使得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引领难度增大。
(二)影响力的有效性不足
“影响力”是指用一种以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可以简单的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又称强制性影响力,其作用的发挥主要依据法律、职位和武力等,它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和不可抗拒性,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激励也是有限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亦称非强制性影响力,其作用发挥来源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信赖,是领导者人格魅力的体现。
奉行“松圈主义”的青年大学生,是在物质丰富和包容宽松的社会环境当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思维活跃、个性突出,关注自我,更愿听从内心的自我召唤,感性且喜欢刺激体验。面对这样特点的大学生群益,辅导员自身影响力的发挥则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的建设及日常事务管理的效果。辅导员如果一味的想发挥权力性影响力,则会和学生产生距离感,不能很好地融入学生,了解其思想也就较难,因此辅导员更要多地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知识学识、道德修养来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而这对辅导员自身的能力素养则要求较高。
三、辅导员针对“松圈主义”工作思路
(一)用爱和责任彰显价值
“松圈主义”者是通过社交工具聚集在一起。在每个大学生的手机上都有不同的社交工具,大家不断去拓展自己的圈子,又害怕因此冷落而丢失掉原来的圈子,当有新的社交工具出现时,大部门人都在不断的复制,不断的复制就是不想让朋友遗忘,希望原来联系的朋友还能在新的社交工具上出现而不要落下。繁华而冰冷的社交工具不论是QQ、微信、微博、陌陌、知乎等等,即便你能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网友聊的火热,但是好像越这样朋友的感觉越是淡化,大家的孤独感却越来越强。
秉承“松圈主义”的青年学生缺少归属感和认同感,网络聊天代替不了面对面的交流和共同的情感经历,有情才有纽带,有关注和爱心才能感觉存在,让学生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就体现了辅导员的价值。价值有很多的解释,其中一条是凡有助于促进道德上的善,便是价值,如以真、善、美为追求的理想,且持此以为衡量的准绳,则视为价值,爱和责任就是价值的体现。爱心和责任也是相互关联的,辅导员对学生有爱心就是责任体现的,当你对工作有责任,就是关心和爱护学生。越是面对个性自由,崇尚自我的学生群体,辅导员越是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在校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和学生一起参与各级各类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重视对个体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大学期间大家共同的这些经历才能让学生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归属感,才能在集体组织中找到认同感,从而彰显辅导员工作的价值。
(二)用人格品德发挥影响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内省;孔子曰“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克己,内省和克己合在一起就是立德修身。作为辅导员,先应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即所谓“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坚定了自己的价值信仰,才能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塑造,并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其次要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辅导员要见贤思齐,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给学生做好榜样,并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4]。
辅导员面对“95后”的青年大学生,应该慎用权力性影响力,过犹则不及。要更多发挥非权力的影响力,通过自身的人格、学识和修养来得到学生的认可,越是在这个价值多元、关注自我内心召唤,张扬个性的环境中,越应该彰显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假如辅导员老师不用心去开展工作,不用情去关心学生,不用力去做好事情,不用智慧去沟通汇报;光去和领导、同事搞关系,那是长久不了的,唯独用心、用情、用力、用智去做好学生工作的有关内容,在工作中展现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充分发挥好非权力影响力,这样才能深受学生喜欢,并得到学生认可和尊重,最终找到自我工作的价值。
(三)用亲和沟通融入圈子
有一份针对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你认为辅导员最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期望?”调查结果排名前二的是具备亲和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亲和力是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沟通能力是指沟通者所具备的能胜任沟通工作的优良主观条件[5]。有亲和力的人,会让别人想去和你沟通,当你具备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条件时,通过沟通交流,也会让人觉得亲近,而有亲和力。
现在社会人的流动性和自由得到彰显,固定的社交圈已经一去不复返,各个圈子的门槛降低了,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向往自由,不想被領导、不想被支配,热衷于游走在各式各样的圈子里。辅导员作为管理者能参与到青年学生的一些圈子中,但也常常被很多学生排出一些圈子之外,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和学生要有良好的沟通,用亲和力去感染对方,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信任感,从而让学生主动的接纳,全面融入到学生的各种圈子当中。
虽然每个人性格不同,但亲和力表达也有基本的共性,如向学生微笑,握手,嘘寒问暖,耐心的倾听、温婉的语调,深情的注视等都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沟通能力不仅是能说会道,还体现在从穿衣打扮到言谈举止等行为能力;一个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及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并能给对方留下乐观与自信的深刻印象,所以辅导员老师不需要衣着华丽高贵,只需要整洁利索,用自己的知识、语言、热情来和学生沟通。
(四)理性平和看“松圈主义”
秉承“松圈主义”的青年学生并不是和规则对抗,也不是有意蔑视权威,他们只是更有主见,更关注自我的利益,知道努力规划人生,合理利用周边的社会资源。很多圈子是因为共同的兴趣或利益自由组合而成,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组织和特殊的要求,所以他们来去自由,自我感觉轻松,能让其在社交和自我中找到一种平衡,也许在信息爆炸的信息社会,“松圈主义”更适合当下人的相处。“松圈主义”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自由得到彰显、人性得以提升的产物,辅导员在工作中并不需用批判的眼光,而是要用理性、平和的视角来对待。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做人的工作,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使人性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工作,辅导员要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面对“松圈主义”的青年大学生,应与学生等距对话,用爱心和责任彰显自己的工作价值、用自身的人格品德发挥好非权力影响力、用精准服务以达到学生的认同通过良好沟通能力和展现亲和力融入学生圈子,以达到彼此尊重、解构权力权威并逐步建立人格权威,从而实现思想引领,做好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高山.做好青年引路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08(08):17.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最新高校辅导员工作技巧与职业能力经验借鉴指导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23.
[3]胡德平.“80后”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探索——基于对“90后”大学生思想发展需求的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0(07):79-84.
[4]习近平.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全文)[N].人民日报,2014-09-10.
[5]刘艳.论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培养[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1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