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服务业的影响与对策探讨
2017-05-30吴玮玥
吴玮玥
摘 要: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形态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加强,我国从试点行业和地区开始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实施营改增对服务业起到包括消除重复征税、促进服务业税负公平等作用,对服务业企业经营带来计税变化及财务管理方面的影响,服务业企业应当采取恰当的策略以应对营改增所带来的经营环境变化。
关键词:营改增 服务业企业 税负 价外税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a)-141-02
过去我国实行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存的征税方法,对大部分第一、第二产业的企业征收增值税,而对第三产业企业征收营业税。这样的征税方法,由于简单易行,很好的适应我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在我国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国际上也将服务业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在这样的经济政治情形下,这种两税并存的税收制度缺陷日益明显。对服务业企业征收营业税造成的重复征税,出口产品带税竞争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服务业成长。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形态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加强,我国从试点行业和地区开始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直到2016年5月全面推行营改增,营业税正式成为历史税。
1 營改增对我国服务业经营环境的作用
我国实施营改增对服务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1 消除重复征税,促进服务业税负公平
服务业企业在缴纳营业税时不可以抵扣进项税,因此所需缴纳的税负中还包含有上游企业带来的营业税。这样的征税过程中存在着重复征税的问题。
目前服务业企业凭借其优势,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然而重复征税带来的税收负担却严重制约了它的发展。降低税率是减轻税负的一种方法,但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只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达到结构性的减税,让服务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2 两税交叉地带得到了有效监管,完善了税制结构
随着服务业企业经营形式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征收界限越来越难以确认,导致有些企业可能同时缴纳了增值税和营业税。一般来说,营业税属于地税,而增值税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两种税的征收界限问题,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利益就难以权衡,将加剧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后果。并且,营业税的存在使得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不能得到完善。原本呈现税收中性的增值税因此变得有失公平,在激烈的竞争中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营改增之后,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变得完整,我国的税制结构更加合理,具有明显的益处。
1.3 有利于专业化分工,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服务业企业从外部获得服务时不必再缴纳由供应商转嫁而来的营业税,而是获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因此企业倾向于将原本由内部承担的非核心业务转而交给更专业的外部公司,留下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在提高产品价值的同时降低了成本。这样不仅对企业的发展有益,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的专业化分工,从而提高效率。
企业为了获得专用发票来抵扣增值税,还会选择更新设备。不仅企业的技术得到了改进,处于服务业企业上游的第二产业也由此受益。同时,处于下游的企业因为不再承担转嫁的营业税税负,也得到优惠。所以营改增的实施无论是对改革企业本身还是对其上下游企业来说都是有利的。
1.4 提高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营改增之前我国的出口服务业企业与其他征收增值税国家的企业相比,需要交纳更多的税负。在带税竞争的情况下,无论从价格还是成本考虑都很难处于优势。营改增使我国税收制度与国际接轨,出口企业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适用零税率,大大提高了出口服务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 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经营带来的变化
2.1 对服务业企业计税的变化
(1)税率的变化
营改增之前服务业基本统一按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营改增后除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之外的现代服务业均按6%的税率和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因此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营改增使税率有所提高。
(2)价内税改为价外税
营业税是价内税而增值税是价外税。在计算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时,需要将营业收入扣去其中包含的增值税部分。前文提到营改增之后服务业企业所承担的税率有所提高,但由于计税依据的不同,实际提高的程度低于税率字面上所体现的程度。
假定企业甲在营改增前后分别适用5%和6%的营业税率且当年营业收入为R。则应交营业税为5%*R而增值税为6%*R(1+6%)=5.66%R。因为价内税和价外税的区别,两者之差0.66%小于税率之差1%。
(3)可以抵扣的进项税
与营业税不同,企业缴纳增值税时可以抵扣进项税额。若企业想要在税改后达到减税的效果,只需使进项税额在企业的营业收入中占据的比重超过一定程度。也就是说,虽然企业的实际税率上升,进项税额的抵扣却可以扭转这一影响,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并且,一个企业的进项税额比重越高,企业享受到的税负降低的程度也就越大。
(4)以营业税或者增值税作为计税基础计算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变化
营改增前后企业需要缴纳的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城建税、营业税金及附加(税金及附加)均是以营业税或者增值税的税额为计税依据。所以企业改为交纳增值税之后,税额的变化导致以上税金也随之发生变化。
(5)对企业缴纳所得税的影响
从价内税到价外税的变化令营业收入从含营业税的收入变为不含税收入,企业应交所得税则随着收入的变化而降低。相对应的,营改增后计算营业成本时也要从中扣减包含的增值税,又导致所得税增加,两者共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税额。
2.2 对服务业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影响
(1)营改增后企业在核算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时要扣除收入中包含的增值税税款。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在内的多个财务报表项目同时发生变化,影响了财务报表结构。这一变化也导致依据这些项目计算的财务指标以及财务分析的结果也发生了变化。
(2)在不考虑进项税抵扣的情况下,营改增提高了服务业企业的实际税率,企业为了获得同样利润,需要提高服务和产品价格。然而价格上升却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降低企业的竞争优势。所以企业要做出是否抬价的决策还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3)由于在现行制度下增值税专用发票扮演日渐重要的角色,国家对于发票的监管也更加严格,对滥用专用发票的处罚也更加严厉。同时,对于企业来说,营改增使得企业发票的管理变得复杂,需要对此加以更多的关注并且要随时更新知识。
(4)由于营业税具有简单易行的优势,所以营改增之后,企业面临的税务申报任务变得相对复杂。一方面企业需要整理税务信息增多,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监管更加严格,企业需要經过的审批程序也有所增加。由此企业的纳税成本随之提高。
3 营改增后服务业企业的应对策略
3.1 明确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自改征增值税后,服务业企业就有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分。一般纳税人适用相对较高的税率,可以享受进项税额抵扣,而小规模纳税人虽然适用较低的征收率,却不可以抵扣进项税。因此,对于一些服务业企业来说,应当考虑进项税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等因素,对纳税人身份的选择进行决策,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税负。
3.2 注意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
原来服务业的成本大多无法提供进项税额抵扣,但随着营改增的推进,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善,更多的企业开始成为增值税纳税人,因此将来服务业企业可获得的进项税额会有所增加。企业要想抵扣进项税额,获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必不可少,只有选择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才能使企业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否则会徒增不必要的费用。为此企业需要完善采购物资的管理流程,在选择供应商时尽量以可以开具专用发票为前提。然而企业也要同时权衡价格和抵扣,不能仅因为贪图抵扣而使购货成本大幅提升。
3.3 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信息
在全面推行营改增的初期阶段,由于税收抵扣、企业定价等各方面都还没有达到稳定状态,抵扣链条没有完善,企业也没有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随着实际税率的小幅提高,现阶段的改革的确给服务业企业带来了一些挑战。因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弥补企业遭受的损失,减少企业的不满并调动积极性。为了使享受到的优惠最大化,企业需要随时了解最新的政策信息,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便能够最好的利用这些政策优惠,获得竞争优势。
3.4 改进企业财务管理
正如前文所说,营改增给企业财务管理的多方面造成了影响,企业为了保持管理效率需要采取措施应对变化。
首先,企业需要完善定价机制以适应市场变化,一方面为了弥补因为实际税率提高而损失的利润需要提高产品价格,另一方面企业需要了解消费者的态度以及竞争对手的应对措施以防止因抬价而失去长期利益。
其次,此次税改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难度,如明细科目的增加、营业收入计算的复杂化等,也提高了对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这就对服务业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必须学习营改增的实务知识才能继续胜任原来的工作,工作量也有了明显增加。为此企业也相应的承担了更多的会计核算以及给财会人员培训新技能的费用。然而在这种成本上升,工作量加大的同时,企业仍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否则将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
最后,企业还需要强化发票的管理程序与相应制度。由于国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更加严格,相关规定和流程都有了变化,企业也需要相应的更新发票的管理程序,以避免出现漏洞。
4 结语
营改增对于服务业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营改增完善了我国的税收制度,消除了重复征税问题,因此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改革之后企业也倾向于更新设备、进行专业化分工、改善财务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但在改革初 期,由于各个方面都还在调整之中,企业会遇到种种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充分利用改革带来的优惠,如果企业无法抓住这一机遇,就可能会在竞争中落败。
参考文献
[1] 曹越,易冰心,胡新玉,等.“营改增”是否降低了所得税税负[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7(1).
[2] 李炜.“营改增”对保险业发票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管理,2016(8).
[3] 童雪智,陈双双.“营改增”后企业定价策略选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1).
[4] 包必兴.营改增对外贸出口企业出口退税影响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