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探讨

2017-05-30李星

中国商论 2017年16期
关键词:防范策略风险企业

李星

摘 要:在企业经营运作的过程中,物资招标采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也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点,关乎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但是现阶段,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导致物资招标采购风险不断增加,甚至还会对企业运行带来直接的影响,深入分析并研究企业的物资招标采购风险与防范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企业物资招标中的采购风险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其中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阐述了具有可行性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企业 物资招标采购 风险 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a)-107-02

近年来,国内大中型企业的采购方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其中,招标采购的应用最为广泛,在生产性通用物资集中采购至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而言,招标采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招标采购的贯彻与落实,能够实现企业资源配置的全面优化,经济效益得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不断提高,规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但是,相比较于政府和大型工程项目招标采购,企业的招标采购环境较为宽松,所以漏洞与矛盾也很容易发生。

1 对企业招标采购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解析

在国有企业招标采购中,设备和材料占据较大比重,因而会采用公开招标这种模式,如果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亦或是特殊则会选择使用邀请招标的模式。但是,在招标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招标采购前准备环节风险因素

第一,前期的市场调研监督不到位。通常来讲,在项目前期考察调研方面,会交由项目需求单位来负责,并且在技术方面进行交流与沟通。但是,部分项目申请单位会为了避免经历招标环节而直接招标,会在审批采购方式的过程中将项目的难度以及特殊性夸大,声称仅有一家亦或是两家承担而无法形成竞争[1]。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项目的成员为获取个人经济利益而与潜在投标人进行竞争,使其中标几率增加,进而直接影响招标工作公正性,同样使得项目建设隐患诸多。

第二,招标文件编制倾向性明显。部分企业为确保内定招标人中标,会在招标文件编制方面,对技术参数与资质要求予以改动,使其能够与内定中标人相吻合。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企业为避免更多投标人报名,对内定中标人中标的几率产生影响,而且简化了招标公告当中的技术标准,仅通过电话询问的方式完成任务。在此基础上,还会将招标文件的发布时间拖延,导致投标人准备的时间过短而主动放弃投标的机会。

1.2 开标与评标环节风险因素

第一,监督力度不到位且手段落后。通常情况下,企业招标监督工作人员都由内部纪检部门选出,并且同企业项目单位的代表和招标组织人员组建招标小组[2]。而在企业招标方面,对于开标场所没有提出强制性的要求,因而导致开标会场的监督设施严重不足,只是凭借招标纪律对工作人员进行规定与监督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二,评标方法不合理且专家水平不一。企业招标采购所涉及的设备与材料较为复杂且特殊,在招标过程中所采用的评标方法较为笼统,操作性较差。与此同时,即便专家评委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但是因技术领域门类诸多,所以很难确保评标科学性与合理性。其中,有部分评委的法律意识严重缺失,在评标打分方面随意性较大。与此同时,还有评委过于重视自身利益,因而会不断迎合甲方要求,导致评标的公正性丧失。

第三,投标单位经常出现串标与陪标的情况。对于企业招标而言,特别是邀请招标,很容易存在招标单位相互串通或者是轮流中标的问题。如果投标的单位数量只有2~3家,同时营销工作人员相互了解,则会提高这种问题发生的几率。在这种情况下,会对企业的利益产生一定的损害,同样导致招标形式化严重。

1.3 定标与中标环节的风险因素

第一,在企业评标后,对中标通知书发放之前的定标环节,都具备独自手续,而且部分企业的定标手续相对复杂,因而定标的周期相对较长。这样一来,中标通知书发出日期和评标日期之间的相差时间较远,而招标项目整体周期也会被延长。

第二,招标人没有遵循候选顺序定标。通常情况下,评标委员会会推荐三个候选人,而招标人则要选择第一个中标的候选人当作中标人。但是,企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很难根据候选的顺序来定标,最终致使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存在矛盾,同时也难以吻合招标程序严谨程度以及逻辑性。一旦招标人没有提出定标的理由,则无法同公开公平原则相吻合。

2 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的防范策略

2.1 外部监督的强化

对于企业招标采购而言,特别是过期项目建设招标采购,其中所涉及的资金量较大且备受社会的关注,所以在招投标方面,不仅需要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参与监督,同时还需要有司法部门与外部行政部门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招标工作开展的公正性与公开性[3]。

2.2 企业招投标机制的健全

将我国招投标法律法规作为重要基础,企业构建与自身发展情况相适应且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招投标机制,对招标的范围予以合理地界定,对招投标程序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始终遵循制度规定积极组织招标,贯彻并落实公开与公正的基本原则,并将其融入到招投标的整个过程当中。而企业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当针对项目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地掌握招投标法律条款与企业的招投标制度,以保证招标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

2.3 内部资源的有机整合并构建企业招标采购机制

在构建招投标机制的基础上,要想实现招投标工作的有效规范,企业应当积极构建招标采购的制约体系。其中,应实现内部资源的有机整合,积极构建招标领导小组,同时要有审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纪检部门等参与其中,以保证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得以统筹发挥,构建更为完善的约束体系,以保证采购工作可以根据法律依据开展。其中,在开展产品市场调研的过程中,应由项目需求单位的工作人员与纪检工作人员同时开展实地考察工作,并在调研结束以后出具调研报告,双方进行签字并确认[4]。而在审批采购方式的过程中,则需要交由项目组的高层领导以及招标领导小组共同负责,充分考虑企业招投标制度的要求,确保与招标要求相吻合,如果情况特殊且需要申请直接采购,一定要进行详细说明并出具不招标的理由。除此之外,在编制标书方面,应当由项目需求单位负责,和招標领导小组合作达到目标,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应当有投标人资质审查标准以及评标标准要求等,同时还应当涵盖拟签订合同的条款。对于招标监督工作来说,则应当交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负责,为了规避违规行为,应当由财务部门、法律部门以及采购部门共同参与,进一步增强招标的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研究与探讨可以了解到,招标采购模式的贯彻与落实能够实现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获取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增强。但是,在企业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始终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因而对物资招标采购的质量与效果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能够全面促进招标采购模式的推广应用,就必须要积极采取防范策略,进而达到物资招标采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潘辉.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防范[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5(2).

[2] 任政宇.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防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

[3] 余萍.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防范解析[C].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4] 王春龙.铁路企业防范物资招标采购廉政风险探析[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5(2).

猜你喜欢

防范策略风险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
试析金融经济的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新形势下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