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书包对儿童家庭阅读的影响

2017-05-30徐博

科技风 2017年17期
关键词:少儿阅读

摘 要:儿童是明天的希望,他们的阅读习惯培育牵连着全民阅读,当前教育实践中,往往父母只注重孩子的阅读,家长阅读习惯的示范性、引领性效果不够凸显。基于此,常熟市图书馆厚植“小手牵大手”的阅读理念,以“图书馆+”为抓手,在幼儿园建立“小书包”图书流通点,促进家庭阅读活动的开展,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少儿阅读;家长阅读;小书包

儿童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培养,是儿童阅读推广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学龄前儿童在阅读上存在不能独立完成阅读,需要依靠父母、老师的阅读引导,通过阅读提升儿童阅读能力、获取知识、增强亲子关系及培养孩子的语言逻辑表达能力。然而很多父母只关注了孩子的阅读,忽略了自身阅读习惯的培养,譬如家长对阅读重视程度不够、阅读环境创设是否合适、图书选材是否恰当、阅读时间能否保证、阅读指导方法正确与否等等,“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充分体现了很多不爱阅读孩子的主要问题所在。因此,“亲子阅读”、“亲子共读”、“21天家庭阅读培养”等理念的提出,作为家庭阅读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不断成为公认的一种家庭阅读推广方式。

一、目前学龄前儿童家庭阅读存在问题

(一)图书获取不便

学前儿童的阅读以绘本为主,目前绘本市场价格较高,内容参差不齐,造成家长不知如何选择图书。幼儿园自购图书结构单一,副本较多种类较少,更新率不高,造成儿童阅读资源匮乏。多数幼儿园与公共图书馆距离较远,造成来馆借阅不便等因素。

(二)家庭阅读缺方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不斷重视学前亲子阅读及阅读环境营造,但是还有不少家长不知如何和孩子共读,缺乏系统的阅读学习和由于父母往往缺乏科学的阅读观念和专业知识,对孩子的阅读过程、年龄特点等认识不够,导致儿童阅读教育无目的、无计划,阅读书目也缺乏选择性[1]。多数家长目前对儿童阅读的培养为督促式教育,以督促孩子看书,增进孩子知识获取为主要目的,而忽略了孩子阅读兴趣培养,造成孩子对阅读抵触,以完成任务为目的,阅读效果较低。

(三)阅读形式单一

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已经不断的在被新媒体所替代,更多的数字阅读资源不断的走进我们的生活。如何将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相结合,方便家长能够自行开展家庭阅读活动,增进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也是学龄前儿童家庭阅读推广中的重点工作。

(四)家长对家庭阅读认知不够

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不断加大孩子早期教育的投入,市场上各类早期教育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家长对“证书”的认可,远高于孩子阅读获取知识。不少家长把孩子的未来依托给了学校的老师,机构的教员,而忽略了自己在孩子成果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小书包”推进学龄前儿童家庭阅读

近两年来,常熟市图书馆着力打造“书香宝宝”亲子阅读品牌,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市的社会经济现状,争取政府的政策扶持,充分调配社会资源,扎实推进少儿阅读推广工作。通过“小手牵大手”的阅读理念,以“图书馆+”的模式为手段,在幼儿园建立“小书包”图书流通点,促进家庭阅读活动的开展。在建立此类流通点的同时,为了减少幼儿园学生对图书的损坏、丢失和规范借阅规则,我们为每个幼儿园小朋友,发放一个带有图书馆图书借阅条码的书包一只,图书借阅条码对应到每个学生。每次可借阅3册图书,可同时借阅少儿及成人图书,小读者和家长们可直接通过“小书包”或者市民卡进行图书借还,所有图书刊物都与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流通点内配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维护,极大方便了幼儿园的小读者。

(一)“小书包”学龄前儿童家庭阅读便民服务

为了解决学龄前儿童家庭对阅读的需求,常熟市图书馆在建立“小书包”流通点前期,充分与幼儿园老师、家长加强沟通和调研,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及阅读需求。幼儿园都有自购图书,均为教学辅助为主,种类较单一,只能在校阅读,不提供外借服务,均无成人图书。

常熟市图书馆建立“小书包”流通点,主要是针对家庭阅读服务,所配送图书三分之二为少儿图书,三分之一为成人图书。少儿图书主要以绘本为主,成人图书主要配备家庭教育、传统文化、人文历史、医疗养生等。配送图书书目主要以学校推荐书单、家长点书、图书馆选配图书三种形式,构成流通点的馆藏结构。为充分调动家长的阅读积极性,搭建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图书馆、图书馆与学校三者之间的互动联系,学生在放学回家后可一次性借阅三本图书,两本为少儿图书,一本为成人图书。初始阶段以幼儿园推荐图书为主,以布置家长“家庭作业”为手段,促进家长对活动的关注和认可,传达幼儿园的教学理念给家长,增加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家长认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以琴湖幼儿园为例,发放80个“小书包”,配送图书300册,2016年开展阅读活动45场次,图书借还量达到3552册,其中有96册图书为市图书馆借阅归还到幼儿园“小书包”流通点。从图书借阅量上体现了流通点建立获得了不小的成效。

(二)“小书包”阅读活动的纽带

常熟市图书馆推进“小书包”流通点建立,不仅提高社会对阅读的关注,还加强了与社会联动,资源互补。市图书馆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招募了大批优秀教师参与到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志愿者队伍,成为图书馆少儿活动不可或缺的师资保障,同时也通过这批教师志愿者,吸引了更多的家庭走进图书馆,参与图书馆的阅读活动。部分教师在市图书馆开展的公益性阅读活动,一票难求,有些家长为了带孩子能够参加到某些老师的活动,风雨无阻从各乡镇赶到市区。通过绘本故事会、家长课堂等形式,将好的阅读经验分享给父母,指导家庭阅读。

常熟市图书馆2015年创建“书香宝宝”亲子家庭阅读活动品牌以来,举办各类亲子阅读活动265场,参与人数达2.5万人次,市图书馆还与幼儿园联合建立课外阅读基地,图书馆定期举办各类亲子阅读活动、举办家庭开放日,让“小书包”家庭通过活动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使用图书馆。

(三)“小书包”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并行

常熟市图书馆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建立“小书包”流通点,依托江苏省少儿数字图书馆资源,将本馆特色数字资源一同配发到幼儿园,免费使用。以常熟市东南幼儿园为例,幼儿园配有30多台pad及2台电子阅读屏,市图书馆将资源平台安装到设备上,提供小朋友免费使用,受到幼儿园及孩子的欢迎。老师也可通过下发的资源进行授课,开展各类数字阅读体验活动,对儿童数字阅读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也可将这些数字资源免费带回家,和父母一起参与数字阅读活动,以多种形式丰富家庭阅读活动,吸引更多的家庭关注阅读。

(四)“小书包”新市民便民服务新举措

目前常熟市图书馆已建立两个“小书包”流通点和即将开放的碧溪新区幼儿园,均为新市民较集中的幼儿园,在校学生50%以上均为新市民,甚至外国小朋友,离市区较远。流通点建立不仅拉近了读者與图书馆的距离,还通过“小书包”免费办理了新市民图书借阅证,极大方便了新市民的阅读需求,为加快推进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相统一,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保障全民平等享有基本阅读权益作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我有一个小书包,不装作业不装笔,它的作用很新奇,全家上下都欢喜。我有一个小书包,家庭借阅在一起,看书多了能升级,阅读积分能换礼。我有一个小书包,家庭阅读有意义,书香城市同创立,共创阅读好风气!”这首童谣是常熟市图书馆自己编写的“书香小书包”宣传语,在一年多的“小书包”服务过程中,常熟市图书馆欣喜的发现此项活动进展顺利。

三、结语

“小书包”的启用,是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精神实实在在的贯彻落实,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及家长提供了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了儿童的基本阅读需求,对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具有积极的意义,也为推进家庭阅读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

“小书包”作为常熟市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的一项新服务,受到本地社会、学校、家庭的好评,在未来我们不仅需要吸引更多的幼儿园加入“小书包”的行列,也希望通过此项活动宣传公共图书馆,带动阅读活动开展,培养更多的“阅读接班人”。下阶段我们将对“小书包”的幼儿园小朋友进行跟踪调研,加强和学校的沟通联系,努力将“小书包”的家庭阅读理念纳入到教学中,通过图书的推荐,家长阅读活动开展,阅读家庭评比,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家长对阅读的关注和重视,吸引更多的家庭加入到阅读行列中。

家庭阅读,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时的宣传,而是一个家庭阅读习惯的培养和传承。作为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教育职能,培养和创造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和阅读环境,加强与社会的联动合作,扩大影响和宣传效应,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促进阅读活动长效有序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云姬.我国儿童阅读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

[2]郝世英.推广家庭阅读 关注家庭教育——以绥芬河市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10).

[3]杨彦嫦.少儿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探析[J].图书馆学刊,2014(9).

[4]黄梦萦.浅谈少年儿童图书馆与少年儿童数字化阅读推广[J].科技信息,2011(17).

作者简介:徐博(1980),男,回族,新疆和田人,本科,馆员,副馆长,研究方向: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

猜你喜欢

少儿阅读
全面二孩政策下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之思考
浅谈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工作
浅析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工作
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及其策略研究
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工作的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之动漫营销策略探讨
欠发达地区图书馆少儿阅读调查及应对策略
阅读滋养童心
对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