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文脉的昆山度假区旅游资源特色分析①
2017-05-30魏文静臧其猛崔英方向芳
魏文静 臧其猛 崔英方 向芳
摘 要:昆山度假区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建筑设施类资源数量众多,且集中分布于古镇,文化聚合效益明显。古镇文化氛围的构筑有赖于周边的乡村生态环境,一定规模与数量的耕地、农田是水乡文脉传承的生态基础。本文从昆山度假区的资源开发现状出发,基于文脉渊源的古镇差异定位,文脉延续的旅游节事策划,以及文化创新的旅游商品开发,将有可能成为提升度假区发展内生性和规模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度假区 地方文脉 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a)-056-03
1 引言
随着大众旅游由休闲旅游向度假旅游发展,度假区的规划和建设受到学界关注。度假区的发展除依托适宜气候和自然风光外,重视人文资源独特性的发掘,将更有助于度假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创设和度假区旅游细分市场的定位。
本课题所论昆山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达457平方公里,北部为面积约136平方公里的“阳澄湖休闲度假片区”,南部为面积约321平方公里的“水乡古镇旅游片区”。既具备“湖、滩、荡、堤、淀、岛”为主的自然景观特征,又包含了周庄、千灯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通过对度假区内的千灯镇、淀山湖镇、周庄镇、锦溪镇和巴城度假中心4處核心景区的田野调查,课题组以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方文脉发展为线索,展开对度假区资源的分析。
本次调查共涉及度假区内资源206处。每处资源的田野调查内容均包括:资源名称、资源类型、行政位置、地理位置、性质与特征、保护与开发现状、调查时间。地理位置精确到经纬、行政位置精确到街巷,资源类型标明类型编号。在206处资源中,水域风光类资源13处,占6.3%;生态景观类资源2处,占0.9%;遗迹遗址类9处,占4.3%;建筑设施类90处,占43.6%;旅游商品类48处,占23.3%;人文活动类44处,占21.3%。旅游资源8大主类中本区资源占据6类,资源类型较为丰富。其中人文旅游资源类型齐备,人文旅游资源的4大主类,本区均有涉及。
2 基于地方文脉的资源地域分布特征分析
2.1 建筑设施类资源数量众多,且集中分布
本区人文类旅游资源191处,占度假区资源总数的92.7%,反映出本区资源以人文类旅游资源为主的特点。其中又以建筑设施类资源数量最多,共90处,占资源总数的43.6%,反映出本区良好的人文度假设施环境。就资源分布而言,各区资源分布基本均衡,除淀山湖外,锦溪、周庄、千灯、巴城四镇的资源数量相当,资源规模基本相当,资源的主类和亚类也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从表1反映的数据来看,建筑设施类资源数量众多,占各区旅游资源的比重分别为45.4%、39.5%、52.3%、40.8%、39.2%,由此反映出度假区良好的人居休闲度假基础。若将各区建筑设施资源的类型作进一步细分,不难发现,各区在建筑设施资源的基本类型上仍存在差异。巴城、淀山湖两区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比率较高,分别占据该区建筑设施资源的35%和54%,其他三区的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比率为零,其建筑设施以乡土民居和名人故居为主,在建筑设施类的人文旅游综合地中,仅拥有一定数量的聚会接待厅堂和少量园林休憩区。
各区在建筑设施类资源开发上的差异,可归因于各区旅游发展轨迹的差异。巴城度假中心原属昆山阳澄湖度假区,目前已形成一定的休闲度假设施规模,淀山湖镇位于淀山湖的一角,在开发中与隔湖相望的上海淀山湖度假区为竞争关系,其开发思路亦是以淀山湖为依托,走滨湖休闲度假之路。作为滨湖度假区,巴城和淀山湖的建筑设施多围绕湖泊或沿湖而建,通过自然环境营造,满足旅游者游憩、休闲、健身、交流、康体等需求,以调节和放松疲惫的身心,缓解日常生活的心理紧张。从度假区提供的《湖滨岸线规划图》来看,巴城建筑设施类资源多集中于离镇区较近的阳澄湖东岸以及鳗鲤湖西岸与南岸地区,资源分布集中且已形成一定规模。淀山湖建筑设施类资源多集中于离镇区较近的东北岸区域,零星分布于淀山湖西岸,资源分布较为集中。整体而言,巴城和淀山湖两区建筑设施资源,尤其康体度假资源空间分布合理,资源规模度与丰度适宜,易形成集约效益。
2.2 古建筑资源集中古镇分布,聚合效益明显
锦溪、周庄、千灯三镇的建筑设施资源,在资源类型与空间分布上不同于巴城与阳澄湖。三处皆为保存较完整的古镇聚落,人文底蕴深厚,已形成以水乡民居和名人故居等历史建筑为代表的古镇开发格局。在旅游产品从观光为主向休闲度假为主转变的过程中,上述三区依托古镇资源,以人文体验休闲度假为主。其建筑设施类资源多集中于镇区中心。周庄17处建筑设施中,除全福讲寺外,其他资源都全部集中于北纬31度7分,东经120度50分区域范围内,锦溪20处建筑设施资源集中分布于北纬31度10分至东经120度53分范围内,千灯建筑设施类旅游资源集中分布于北纬31度16分至东经120度59分范围内,资源密集度较高。建筑设施类资源的集中,有效带动了旅游商品类资源和人文活动类资源的集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周庄十二坊、周庄1068慢生活街区、锦溪博物馆一条街、千灯老街等特色街巷,有效提高了资源的开发利用度。
2.3 古镇旅游资源环水分布,与滨湖资源相得益彰
旅游资源集中于湖滨,突出湖滨休闲主题,资源集中于古镇,突出古镇人文体验主题,分别反映出昆山度假区自然与人文兼具的复合型滨湖度假区的特点。从度假区开发和全域旅游的视角来看,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滨湖风光与古镇景观有机结合是昆山度假区资源的最大特色所在。
巴城是各区中度假资源开发较早的区域。依托阳澄湖水产资源,在原有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发展养生度假旅游,已基本形成了滨湖+古村镇的资源组合格局。在发展滨湖水产的同时,又充分利用农田耕地,发展果木种植和生态农庄。巴城还拥有村镇聚落资源,作为昆山老县城所在地,巴城的正仪老街和巴城老街皆保存有资源禀赋较好的古建筑群。从资源属性来看,巴城区域内资源组合状况较好。但随着游客度假需求的增长和度假时间的增加,巴城区域内现有的人文度假资源规模不能完全满足部分游客人文体验的度假需求。从资源田野调查反馈的相关信息来看,停留时间为2日左右的游客,有第一天吃住在巴城,第二天观光在千灯的游览特点,因此巴城区域与其他区域的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度假区南部的千灯、锦溪、周庄、淀山湖4处核心景区,周庄、锦溪、千灯都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人文底蕴深厚。千灯原名千墩,是水乡中的相对高地,湖荡资源不及周庄和锦溪丰富,但人文底蕴深厚,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发源地,也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的故乡,其文化渊薮虽与周庄和锦溪同脉,但更侧重于水乡文化滋养中的诗书文化。相较而言,周庄和锦溪更侧重于水乡孕育的稻作文化和商业文化,其文化的民俗性和大众性特征更突出,且周庄与锦溪地理位置相近,湖荡环绕密布,自然环境相似。因此就资源整合而言,目前周庄和锦溪的协同开发,更易于扩展古镇的文化休闲空间,益于形成集聚效益。
3 基于文脉的人文资源特色分析
度假区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3类。依据《旅游资源等级评价标准》,结合昆山度假区的地理环境特色与文化背景,课题组对上述3类人文资源进行了分析。
3.1 古建筑资源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价值独特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它记录着历史发展进程,见证着文化兴衰。昆山度假区古建筑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是昆山地区文物古建筑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周庄全镇60%以上的民居为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锦溪古建筑群面积占镇区民宅86%以上。就建筑架构而言,多以穿斗结构为主。就建筑布局而言,多沿水而居。江南水乡民居中的临水民居、面水民居和跨水民居在此处皆有集中体现。除明清古建外,度假区区内拥有400~800年间的古桥10余处,廊桥、拱桥、石桥、木桥类型齐备,成为串联古建的重要纽带。从整体而言,度假区古建依托地方文脉,承载厚重历史,并形成以双桥、沈厅、张厅为代表的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特色景观。除文物类古建外,以周庄1068慢生活街区为代表的仿古街区,在建筑风格选择上仍延续了粉墙黛瓦的水乡建筑风格和修旧如旧的古建保护基本原则,在商业开发的大背景下延续着水乡的民居文化。
3.2 特色餐饮美食文化联动性强,品牌价值突出
度假区淡水资源丰富,淡水水产品众多,融合了当地清水清煮的烹饪特点,形成了独有的江南水乡风味。以阳澄湖螃蟹为代表的特色水产饮食,带动了整个度假区特色饮食的发展。饮食承载的不仅是味蕾的快乐与愉悦,更具有技艺传承和文化传承的意义。巴城青团技艺、千灯小麻糕制作、石浦白切羊肉制作技艺均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奥灶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属于苏菜系,虽不为昆山独有,但面条的制作工艺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成为昆山饮食文化的名片之一。周庄万三蹄更是将饮食文化与历史人物相结合,通过借助历史人物沈万三的故事,制造品牌联想,形成饮食文化品牌。
3.3 民俗和节庆活动文化传承价值高,但向节事转化的比率不高
昆山度假区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大体可分为传统习俗与节庆、现代节庆两大类。人文节事活动开展的文化基础仍然是水乡文化。水乡农耕文化孕育出的饮食文化是开展蟹文化节等饮食文化节事的基础,与水乡农耕文化相适宜的传统节令、习俗、艺术表演形式是创新传统节庆和发展现代节庆的人文基础。
度假区内现有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9处,以挑花篮、舞龙灯、民歌为代表的民间习俗和民间艺术,集中反映了水乡居民以村镇为中心的娱乐生活,是水乡饭稻羹鱼生活形态的艺术升华。以昆曲为代表的艺术形式则是江南诗书之家休闲娱乐方式的集中体现。民间文化中的农耕文化和诗书文化,从动静两种形态和俗雅两种类型,共同丰富了昆山度假区的人文传统。
尽管保存有大量的节令习俗,但上述节令习俗向旅游节事转化的比率并不高,大部分以遗产的姿态而存在着。尽管有读书会、诗会等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成果,但考虑到客源需求与节事影响等因素,上述节事仍存在间断性而非连续性的特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事的综合效益。
4 基于地方文脉的资源开发策略分析
度假区在2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从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为主转型的全过程。在休闲度假时代全面到来和“全域旅游”规划观念逐渐植入的大背景下,旅游的概念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无论是“诗意的栖居”还是“离开惯居地的生活方式”,都不断强调着旅游的文化特质。因此,以文脉为基础的资源保护、资源整合、资源开发愈发显得重要。
4.1 优化古镇+乡村资源组合形式
旅游资源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是具有系统性的,其开发必须依托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古镇不能成为孤岛,其文化氛围的构筑有赖于周边的乡村生态环境,而一定规模与数量的耕地、农田、农庄是文化创新与传承的生态基础。乡愁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花儿在微笑,鸟儿在鸣叫”,这或许是乡间的味道,但绝不是乡间味道的全部。同时,古镇与古镇之间也不可能孤立,相对差异的形象定位,将有助于从不同层面上构筑较完整的水乡文化体系。
4.2 突出古镇和古建筑主体资源特色
独特而丰富的古镇资源是昆山度假区不同于天目湖、汤山温泉等度假区的重要特点,应充分发挥古镇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鲜明个性体现自身竞争优势。当然,人文资源的开发还应得到旅游者的认可和理解,不能过度艺术化,否则就失去了开发意义。古镇的客源构成多元,游客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年龄层次不同,其在文化体验上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古镇的形象构筑和定位,也需考虑到客源主体的文化需求。昆曲虽雅,仍有人欣赏者,博物馆虽古,仍不乏粉丝,雅文化的展示,贵精不贵多。
4.3 发掘民俗和节庆等无形资源的开发潜力
在有形资源开发日臻完善的当下,对民俗、节庆等无形资源的开发,将更有助于旅游者体验度的提升。节事的开发就其文化源流而言,一则来源于传统文化,一则来源于现代都市文化。节事不仅是仪式的再现,活动的嫁接与迁移,其中展现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才是更令游客心动。就节事组织而言,政府主导之下的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和积极融入,应成为节事不断创新的源泉。旅游作为文化产业,不仅有拉动内需以促增长的经济功能,更有文化传播和价值导向的文化功能。
5 结语
昆山度假区地域范围广,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人文底蕴深厚,且已形成了较好的资源配比与资源开发格局,度假区发展的内生性强。从目前国内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来看,内生性、规模度将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影响要素。从昆山度假区的资源开发现状来看,基于文脉渊源的古镇差异定位,基于文脉延续的旅游节事策划,基于文化创新的旅游商品开发,将有可能成为提升度假区发展内生性和规模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卞显红.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业转型动力机制及路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7).
[2] 厲建新,张凌云.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论创新[J].人文地理,2013(3).
[3] 魏敏.我国滨海度假区的开发及保护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5).
[4] 陈威,刘滨谊.中国湖泊型度假区规划—以浙江淳安千岛湖旅游度假区为例[J].中国园林,2008(10).
[5] 陈建勤.沈万三与周庄文化旅游的开发[J].江南论坛,2006(2).
①基金项目:国家旅游局青年专家项目(TYETP201529);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5SJB334);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科研团队项目(2015YTD08)。
作者简介:魏文静(1981-),女,汉族,湖北天门人,博士,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文化方面的研究;臧其猛(1981-),男,汉族,江苏宿迁人,博士,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文化方面的研究;崔英方(1986-),女,汉族,河北省邢台人,博士,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学方面的研究;向芳(1985-),女,汉族,湖南怀化人,硕士,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饮食文化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