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教育改革研究

2017-05-30曾澄波

大东方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学理念评价体系

摘 要:在我国各行业呼吁重塑工匠精神,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总结国内外高职教育改革的经验,基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提出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进行高度融合,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教育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为学生注入“工匠精神”,培养新时代的工匠型人才,正成为各个高职院校的努力方向。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已受到普遍关注。本研究通过探索性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基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提出了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进行高度融合,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可借鉴和可复制的,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培养工匠型人才的实践水平。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

有媒体统计,截至2012年,全球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企业”为什么能存在,因为他们都在传承着匠人精神。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我们摒弃“君子不器”的落伍观念,摒弃“精致的物质主义倾向”方面;躲开喧闹,回归宁静;拒绝追风,坚守内在;避免盲从,坚守独立,在技术方面默默坚守,苦心探索,让工匠精神得到时代传承,让中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

二、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进行高度融合

受职业教育哲学思潮的影响、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导向以及教学实践过程的偏失,职业教育倾向于知识的工具性,而对人文素质、职业精神有所忽略。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平台,专业课程融入职业精神的培育,校企文化的融合以及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形成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育人载体。

三、改革教学模式,推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现以6个教学周48学时完成一个家居空间设计任务为例,阐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1.布置任务,进入空间规划、风格定位的设计构思阶段

第一周,利用2学时布置设计任务,提出设计要有一定风格倾向、有个性,选材要符合整体风格要求,设计的造型要有施工可行性;并对图纸、时间要求等进行具体规定,在教师不讲授任何知识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尝试自行思考并设计2学时后,提交平面设计一稿。在2学时内,教师现场批阅,并询问学生在自行思考、设计时有何困惑;当得到学生们的答复后,结合图纸反映出的问题,讲授《建筑设计》课程中针对家居空间所要求的室内空间规划设计知识,不同设计风格的确定。学生在设计理论知识和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参考资料,利用2学时进行平面布置图的修改,完成设计方案骨架的塑造。

2.初步设计阶段

此阶段是设计构思阶段的丰富阶段,是设计方案塑造血肉的阶段。待初步设计阶段2学时后,提交设计二稿,并询问学生设计过程中有何疑难问题,学生的答复必定有“不知该如何进行立面设计”的问题,这时也是学生最需要设计知识的时候,教师先用1学时讲授所需立面设计、家具灯具等《建筑设计》知识,学生利用1学时进行消化。根据经验,学生在接下来的設计过程中会有“不知选择什么材料完成立面造型”的困惑,这时学生最需要《建筑材料》的知识,将本设计课题需要的《建筑材料》中常用地面材料如地板、地砖、地毯等材料样本一一摆在学生面前,如可将地板类中“杉木、朝鲜腊木、榉木、枫木、云香木、樱桃木、桦木、柚木、檀木、花梨木、乌木”等按顺序摆放,用同样方法将地砖类中不同规格、不同材质、不同纹理的地砖按顺序摆放,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提醒学生必须用意念将每种材料与自己的设计进行比对,以期找到适合的建筑材料,结合《建筑构造》教材讲授这些地面常规材料的构造连接方法,这样利用2学时完成对地面常用材料的认知及其构造做法的掌握。再利用2学时完成该空间墙面、顶面及隔断材料及其构造做法的学习,第二周教学任务完成。第三周的第一个2学时进行立面图、天花布置图修改,在教师指导和自己对材料的初选后,教师在众多设计方案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两个方案,将常用材料逐一放入其设计空间内,同时提问学生对该种材料的放入有何感受,在其思考作答后,教师再进行讲解“何谓合适、何谓不协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材料的装饰效果,也能令其轻松地选择出自己认为合适的材料,而且还会使其很容易记住这些材料的规格、色彩、纹理、质地等基本特性,并为下一个设计积累了素材,学生也以此进一步体会了材料、设计及施工的三位一体,按计划完成立面图、天花布置图修改。

3.技术设计阶段

是设计方案塑造灵魂的阶段,也是教学的深化阶段。在技术设计阶段进行2学时后,学生会遇到对自己设计方案不满意的困惑,是因为他们发现大家都选择常规材料及常规构造做法进行的设计,大同小异,不能满足教师提出个性设计的要求。这时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在设计时拓展思路。用4课时讲授如何变化《建筑设计》课中常用的风格,结束第三周的教学,学生在课余时间消化讲授知识。在第四周第一个2学时内,激励学生积极搜寻《建筑材料》教材内常规以外其他材料,并利用2学时将诸如高粱秸、小米、干花、鱼线、钢丝绳、羽毛等材料一一摆在学生面前,用 “比对、试穿”的方法讲授非常规材料的选择与个性创意的联系,讲授这些《建筑构造》教材内没有的非常规材料构造做法,来创造不一般装饰效果。告诉学生,个性设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常规材料的选择与非常规技术连接。教师用2学时给出几种不同的构造做法,并指导学生选择出合适的构造做法。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排除思路上的障碍,打通个性思路,有解决困难后的成就感,增强学习兴趣;又会使学生在思考后记牢该材料的不同构造做法,为创造出新兴构造做法打下基础,并为下个设计积累经验。利用2课时完成技术设计阶段图纸修改,完成第四周的教学。剩下第五周和第六周的16学时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完成效果图与施工图绘制。

四、改革评价体系,建立“五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1.考核内容科学化

考核内容要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减少验证性、记忆性考试内容,侧重考核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考核形式多样化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形式单一的弊端,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类型,集成多种考核评价方式的优点,选择运用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相一致的考核评价形式。提倡运用两种或多种考核评价形式相结合来全面考核评价课程学业状况。

3.考核主体多元化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的校内单一主体模式,将行业企业资源引入课程考核评价,在试题设计、考核标准制定、考核场所选定、考核成绩评定等各环节上,着力探索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

4.考核对象差异化

提倡实行标准化考核与分层考核相结合,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能力发展空间。教师在命题时(含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可有针对性地设计标准题和选做题。标准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主要是考核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占70%;选做题(分为A、B、C三级)是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的,占30%。学生选作A级(较难)题目的,按评分标准的120%计分;选做B级(一般)题目的,按评分标准的110%计分,选做C级(较易)题目的,按评分标准的100%计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向上。

5.考核时间全程化

引入形成性评价理念,打破“一刀切”的期末考核时间模式,做到考核全程化。结合课程特点,合理地确定学习态度考核、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比例。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企业、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桑内特著《匠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职教论坛.2014.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的决定》.

[4]陈昌辉,刘蜀.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在呼唤,职业教育应担当.职业.2015.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6]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改革工作》.

[7]彭翔飞,李强.简论中国现代服裝设计更需“工匠精神”.大众文艺.2015.

作者简介

曾澄波;1972.10;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高级工程师。

(作者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教学理念评价体系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