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对话教学有效推进的实践探究

2017-05-30王已成

大东方 2017年2期
关键词:泥人张预设文本

王已成

一、背景

本学期,借班上冯骥才先生的《泥人张》一课,作为一次区级层面的录制课,我选择了“一课多模”中的课堂生成型来进行教学,这是一次巨大的尝试。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比想象中要好得多,气氛比较活跃。小试牛刀,有收获,有不足,亦有更多的期待。

二、案例描述

片断一:对学生预学问题的整理、提炼和排序

师:请大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和特别感兴趣的语句。

生:“找乐子”是什么意思?(師板书“找乐子”,之后的问题也写在黑板上。)

生:“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句话不太理解。

生:我喜欢这一句:“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生:“三天后,海张五……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海张五怎么不报复啊?……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有字词方面的,有人物形象方面,根据学生的问题由浅入深,逐步推进。)

片断二:在追问中,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学生围绕着“捏弄”“戳”“桌下抠泥巴”展开激烈讨论和交流。教师通过替换字词的方法,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用词之独到,更为形象地感受泥人张手艺之高超。

师:这是文中的正面描写,还有其他的描写吗?(追问)……

师:刚才有同学说泥团是哪里来的?(追问)

师:我们演演看,怎么抠?(追问)(师生演示)“抠”字也可以看出这团泥的量,多不多?生:很少。

师:用这么少的一点点泥巴,就捏出一个活灵活现的海张五头像,他的手艺真是奇了。所以难怪作品一开头就说:“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解决了学生另外1个问题)

片断三:朗读与讨论推向课堂的高超

生1(读):……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生2(读):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师:请同学来点评一下这两位同学的朗读。

生1:我觉得她读出了海张五气急败坏的感觉。她强调了“贱卖”这个词,读时她的音量加大。

生2:这正好表现了海张五的心虚,他当时已经有点服泥人张了,但又不愿低头认输,所以他肯定是通过大叫来掩饰自己的心虚的。

师:你的分析很精彩。所以我们朗读时可以通过加大音量、可以将句末字词的语音拉长来体现人物的色厉内荏。谁来点评朗读泥人张的语段?

生3:他读出了泥人张对海张五骂他的话很不屑。他强调了头都没回。

师 范读、生 仿读

师:海张五不会报复吗?我们有同学对文章的结尾有疑问,小说这样的结局是否合理?是否可信?请分小组进行讨论。一、三、五排的同学转身向后与后边的同学组成四人或六人小组讨论。 (生讨论,约4分钟。)

师:你们觉着这个结局合理吗? (讨论与争辩让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三、课后反思

首先,以精心预设为支撑力。生成型课堂有别于课堂提问型和课堂整合型,因为课堂中学生的质疑有太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教师一旦处理不当,就会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看似卖力地在践行“以学定教”,其实是在走“弯路”,走“远路”,导致最后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因此精心的预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精心”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研读,来自对学情的深刻把握,来自自我问题的罗列和分类,来自试教的检验和甄别。

其次,以合理引导为向心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是语言的艺术,再好的预设一旦到课堂,也会有随学生主体感知差异等因素而需变化的情况出现。如果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到他们的兴趣点上,那么课堂很容易陷入“冷场”。这时,教师的设疑、点拨如果灵活、恰倒好处,不仅会解决授课过程中学生无话可说、进入僵局这种局面,更会促进学生解疑答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合理的引导要像一股向心力把学生的注意点集中起来,聚焦到文本的解读中去。

再次,以捕捉出彩为爆发力

“幸运只青睐有准备的大脑”,教学的生成只青睐有准备的课堂。生成型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有利于生成的教学环境,为师生之间的对话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一堂课的亮点,往往就是学生的亮点,而学生的亮点很多时候成就于教师的捕捉和认可。执教《泥人张》的时候,课堂中有不少出彩的地方,很多我错过了,但是有在朗读和讨论阶段,我发现了学生的赏光点和矛盾点,于是我趁热打铁,顺势而下。朗读阶段融入了学生演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教师范读、学生再读等环节,学生的兴趣点被完全激发出来了,特别是学生的互评非常中肯,一针见血,学生的演绎有模有样,最后学生齐读环节更是将语言的味儿发挥地淋漓精致。讨论阶段,学生之间出现了“矛盾点”——海张五会不会报复,众说纷纭,有理有据,学生的回答俨然成为了一场微型辩论,课堂也形成一个小高潮,而我也选择“隐身”,让学生在“报复与不报复”的问题上畅所欲言,学生的激辩对于海张五的性格认识是极为重要的。

阅读教学的开展,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行进,而这扇门的打开需要精心预设来支撑教学进程,需要合理引导来凝聚“生心”,需要捕捉出彩来演绎高潮。

(作者单位: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泥人张预设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论民间艺术的传人与代表性传承人
——以“泥人张”为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孩子不是“泥”,家长也不是“泥人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