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关联理论角度浅析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2017-05-30张兰

科技风 2017年17期
关键词:话语分析语用学关联理论

摘 要:高效的教师话语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维度,对于知识的传递、秩序的把控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试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分析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在课堂外语教学上的学理意义以期合理运用关联原则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关联理论;话语分析;外语教学;语用学

传统的外语教学研究一般多集中在对教学理论、学习策略的研究,很少对课堂教师话语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然而,教师话语作为课堂教学授业解惑的重要手段却直接地影响着课堂教学进程。在师生的课堂互动中,教师如何准确地将话语意图传递给学生以便得到学生正确的反馈是师生交际互动成功的关键所在。采用适当的语用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也会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度起到积极的作用。本研究以关联理论为出发点,仅对课堂教师的提问话语层面进行分析,以期教师能够合理运用关联原则和其相关语用策略,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可以准确地识别教师话语意图,以便形成一种成功的课堂交际互动,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是最早提出关联理论的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言交际活动其实是一种认知活动,且具有目的性。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交际最终是否能够成功取决于两点,一是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是否向听话人发出了具有明确意图的信息,即说话人的言语是否具有明示性;二是听话人能否从说话人的话语中找到一些关联信息并对说话人的话语进行有效推理。其中,说话人的话语是否关联性是语言交际成功的关键,因为这种关联性对听者是否能够通过明示,准确推导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起到至关重要的效用,而对于关联的寻找其实就是对语境的寻找。关联原则认为说话人话语应具有明示性,即话语应包含一定的语境信息,使听话人可以通过付出非常小的努力就可以获取最佳的关联信息,理解说话人意图。当然交际活动的成功也取决于说话者所采用的方式和交际策略、听者的认知环境和知识体系等因素。

二、教师话语与关联理论

在对外语教学的研究中,运用关联理论对教师话语进行分析其实主要要思考两个认知角度的问题,一是学生是如何将教师话语所提供的信息加工处理从而推断教师话语意图的,二是教师在信息输入时是如何运用言语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在信息提取过程中对其认知环境以及所学知识产生足够的关联的。

例如:T: Now today we are going to discuss film,have you ever seen the film?

S:(immediately)Yes,Yes.

T: Yes. Now discuss your favorite film.

S: My favorite film ……

教师的实际意图是想让同学们讨论一下最喜欢的电影及原因,但却提出一个闭合性的问题,教师话语没有给出新的信息,学生无法根据教师的话语对已有知识和认知语境进行相应的关联,因此无从扩展推导教师的实际意图,因此导致第一轮交际话语的失败。事实上类似的提问方式在外语课堂中随处可见,这类话语不仅不能扩展学生的思维且毫无效度可言,由此可见,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注意其话语与提问内容的相关性,以便学生给出适当准确的反馈,使得师生交际顺利进行。

三、关联理论对英语课堂教师话语运用的启示

课堂会话活动能否成功,并不是完全依赖于对信息的理解,它涉及说话人的表达方式是否合适、有效,涉及策略的运用,因而也就有交际失败的时候。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分析教师话语,不难从中发现一些教学启示,就教师提问话语而言,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考虑两种参照要素,一是问题类型;二是问题方式。

问题类型主要包括:参照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单一闭合问题等多种提问方式。显然参考性问题的答案更为复杂、更有深度对于学生的创造性回答具有一定的激發作用;开放性问题由于其问题的多样性与闭合问题的单一性相比更容易使同学发散思维联系所有内容,因此要开放性问题总的来说是优于闭合问题的。对于提问方式而言显性问题要优于隐形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尽量清晰准确地想同学传递新信息,即问题应具有明示性。教师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与即时语境相关联的信息,使学生能够付出最小的努力获得与其认知环境所学知识最大的关联推断出教师问题含义,提高课堂问题的效度。

只有教师的提问问题具有新信息,能够与学生认知环境的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关联时,才能引起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总而言之,教师在会话过程中应该注意一定的运用策略,从关联理论角度来说,教师应使课堂话语尽可能地具有明示性,蕴含学生能够捕捉到的最佳关联信息,提高教学效度。

四、结论

课堂交际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师生双方的多种因素。然而教师话语作为一种授业、解惑的重要手段潜在深度地影响着课堂教学进程。在师生课堂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如何准确地将话语意图传递给学生、得到学生正确的反馈是师生交际互动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本研究从教师话语层面初略探讨了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应如何运用关联原则使得教师话语可以为成功的课堂交际起到作用,即教师应根据自己的能力使其话语具有明示性,尽可能使学生付出很小的努力就能与其自身的认知语境、固有知识形成一种最佳关联,以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师话语,做出合理反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预设效果。总之,外语课堂的教师需掌握一定的语用理论,比如关联原则、 礼貌性原则等, 以便营造出一种轻松、积极的对话互动关系, 使学习者可以获得交流愉悦的互动语境的同时将教师意图和知识信息传递到最大化,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肖肃.关联理论与课堂教师话语[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作者简介:张兰(1991),女,汉族,辽宁康平县人。

猜你喜欢

话语分析语用学关联理论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模糊语的交际功能
让熟语教学插上“语用学”的翅膀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修辞手法
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共识制造:转基因议题的框架与话语分析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中文电视访谈中闪避策略的语用研究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宣传网页的多模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