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涪陵武陵山旅游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7-05-30何侍昌

三峡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武陵山涪陵旅游区

何侍昌

摘要:当前,涪陵武陵山旅游区发展中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协调、基础建设不完善、景区项目不配套、产业链条不完整、运营策略不科学、旅游品牌不响亮等诸多问题,用地指标少、网络覆盖差、接待能力弱等现象十分突出。打造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休闲度假区,实现旅游区游客走得来、留得住、住得下、活得起的目的地旅游目标,关键在可持续发展、基础在认识提升、根本在基础设施、核心在产业发展、保障在人财投入。

关键词:涪陵;武陵山;旅游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2-0099-04

2015年12月,笔者针对涪陵武陵山旅游区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涪陵武陵山旅游区,采取集中调研、重点走访、专家咨询、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了涪陵武陵山旅游区发展问题调研。

一、涪陵武陵山旅游区发展现状

涪陵武陵山旅游区成立于2013年6月,位于涪陵区东南端、乌江下游东岸,距涪陵城区38公里,与重庆武隆县、丰都县相邻,处于武陵山脉余脉,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拥有峡谷、溶洞、暗河等独特的地质奇观和多样性动植物资源,是重庆大仙女山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两乡、一园,幅员面积213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轴、二核、三板块,定位为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级休闲度假区。目前,旅游区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如火如荼,成效显著。

(一)规划编制纵深推进

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重庆邦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完成了武陵山旅游区总体规划、景区规划和土地利用、环境保护、道路交通、水电气讯等专业规划以及品牌推广、产业发展等配套规划。目前,正在编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休闲度假区、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旅游文化战略、乡村旅游发展等规划和方案。

(二)道路交通显著改善

完成了70公里的出境道路和旅游環线道路,开通了城区直达专线。2017年旅游区专线“梓白高速”建成后,到重庆主城仅需1小时。

(三)配套设施明显增加

完善了旅游区水电气讯、加油站、ATM机以及医疗救助等服务设施,建成挂牌农家乐和宾馆263家,营业面积121250平方米,其中,餐位25921个,床位7696张,帐篷600个,便利店12个,农贸市场2个,农户零星销售点10个。[1]

(四)品牌建设卓有成效

武陵山大木花谷、国家森林公园、大裂谷分别成功创建国家2A、3A和4A级旅游景区,现正在创建国家3A、4A和5A级旅游景区。

(五)运营管理成效初显

完成了武陵山大裂谷、国家森林公园、大木花谷等景区景点升级改造、大木乡场镇欧式建筑风格外立面改造等工程。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木花谷、大木林下花园全面对外开放,武陵山大裂谷试运行效果良好。2014年,旅游区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00万元,同比增长44%和50%。重庆旅游市场知晓度由37%提升到80%。[1]

二、涪陵武陵山旅游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旅游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机制不协调。虽然已成立了武陵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对武陵山旅游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但在实际运行中,资源要素之间仍然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协调,旅游资源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区域分割、部门分割的现象。交旅集团主要精力放在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无暇顾及对外招商引资,导致优质的旅游资源开发进展缓慢,不能尽快发挥出整体效益。

2.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区内主干道建设虽然进展较快,但公路两边绿化稀少,土石裸露,远没达到高等级、高质量,宽敞、美观、通达的整体效果;涪陵城区到大木的公交车和各景区内的循环巴士尚未开通,给旅客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水电、通讯、网络、安保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区的发展不相匹配,阻碍了旅游区的发展。

3.景区项目不配套。当前,武陵山旅游区的旅游接待能力与游客需求具有巨大的不对称性,旅游资源网络体系构建不成熟,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不配套。旅游餐饮设施建设特别是传统餐饮文化开发力度不够,景区内可提供食宿的合格农家乐、酒店数量有限,景区接待力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功能配套不足,如通讯信号差、未做到全覆盖;银行网点少,存取款不便;无WIFI覆盖、网络不畅等,影响了旅游区的对外形象。

4.产业链条不完整。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结构较为单一,景区内旅游资源整体和深度开发不够,尚未形成合理的旅游产业结构。无旅游购物商店,无旅游娱乐项目,旅游产品供给单一,旅游消费水平低,观光性旅游与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结合不足,造成旅游后续产品开发薄弱,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已经成为武陵山旅游区开发的瓶颈。

5.运营策略不科学。大裂谷、国家森林公园、大木花谷的联动能力较差,缺乏整体促销意识。营销项目不丰富、特色不突出、优势不明显,对人文景观的挖掘不够,民俗文化特色在整个景区不突出,对街区建筑、地方习俗、地域食品、风情表演等的开发还有待加强。

6.旅游品牌不响亮。目前,武陵山大木花谷为2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为3A级景区、大裂谷为4A级景区,离整体打造5A级景区目标相差甚远。在景点对外宣传上,景区各自为政,缺乏整体对外宣传意识,宣传的力度、广度、深度和效果都远不及武隆仙女山。此外,武陵山旅游区缺乏醒目、响亮、知名度高的旅游标识和旅游口号,大规模、有特色的对外宣传活动较少,不利于武陵山旅游区对外形象的树立。

(二)成因分析

综合分析旅游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用地指标太少。由于武陵山旅游区起步晚,况且又属于涪陵的后山,土地储备和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必要的观景台、工作室等配套设施无法建设,制约了景区景点、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发展。

2.专业人才缺乏。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是景区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景区经营人员、从业人员多数是当地居民,未受过正规的旅游专业培训,教育程度低、素质普遍较差,是制约武陵山旅游区上档升级的最大屏障。

3.资金投入不足。据统计,在旅游区已投入的15亿元资金中,公建项目开支11亿元、景区建设开支4亿元。[1]景区建设投入明显偏低,软、硬件投入比例严重失衡,一方面导致部分景观品质不高,另一方面出现吃、住、行、游、购、娱等设施配套不力,旅游产品开发、景区宣传不够等问题。

4.数字化建设滞后。无线通信、网络、WIFI、在线旅游服务、网络营销、旅游信息是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些在武陵山旅游区是一个很大的短板,极大地降低了武陵山旅游区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严重影响了武陵山旅游区的外在形象。

三、促进涪陵武陵山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武陵山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海拔高度适宜,区位优势独特,将其建设成为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休闲度假区,关键在可持续发展,基础在认识提升、根本在基础设施、核心在产业链协作、保障在人财投入。

(一)抓关键,深化武陵山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内涵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相关定义和要求,武陵山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以人为中心,坚持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优先满足人的需要,注重环境、资源承载力,人力资源、技术状况对于发展的限制,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能力的限制,既满足当代人对于武陵山旅游区的消费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消费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

1.人本发展。人本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武陵山旅游区的发展要以满足人们对于武陵山旅游区的消费需要为目的,以人力资本开发为动力,以人的素质提高为支撑。

2.持续发展。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武陵山旅游区的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要尊重和保障子孙后代对于武陵山旅游区的消费需求权利,处理好需求与永续利用的关系,不断提高保护水平,拓展利用形式,提高利用效率。

3.平等发展。武陵山旅游区的建设和发展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要遵循自然法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运营管理既要体现代际公平,又要体现同代人之间的公平,尊重不同群体平等消费权利,满足其消费需求。

4.协调发展。武陵山旅游区的发展不仅要与重庆大仙女山以及大武陵山旅游事业相协调,而且要与涪陵整个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相协调。既要服从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要为整个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持续发展服务,促进其持续发展。

(二)抓基础,提升武陵山旅游区发展认识

1.提升武陵山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认识。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既不能只从顧名思义上来理解,也不能只了解其一般定义,而要结合武陵山旅游区个性特点,引申出既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又符合武陵山旅游区实际的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深入的而不是浅薄的、准确的而不是歪曲的结论指导旅游区的发展实践。

2.提升武陵山旅游区可持续发展意义的认识。要多角度、多层面认识武陵山旅游区的发展,有利于旅游区软硬发展环境优化、促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等可持续发展意义。既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又要从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等角度来认识武陵山旅游区的价值;既要从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从子孙后代的需求来认识武陵山旅游区的保护价值。

3.提升武陵山旅游区系统思维的认识。要树立旅游产业是“一把手”工程理念,旅游区管委会、辖区乡镇主要领导要用80%的精力统筹谋划旅游产业,切实把“一把手”的统揽全局与旅游区建设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要坚持一盘棋原则,旅游区的发展既要从大仙女山、大武陵山的角度去思考,又要从武陵山旅游区自身的角度来认识。要整合旅游区所有旅游资源,整体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切实解决广告各做各,管理各顾各等各自为政问题。

(三)抓核心,促进旅游产业链协作发展

1.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关联产业发展方向。涪陵武陵山旅游区已纳入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是涪陵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旅游经济的主战场,也是涪陵发展旅游的引擎和支撑。因此,要在高标准编制武陵山旅游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同时,启动实施景区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商品、旅游娱乐、旅游地产等配套产业发展规划,确保核心产业、配套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形成旅游产业链条协作共进机制。

2.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落实旅游产业发展政策。高度重视武陵山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尤其要注重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政府政策导向引力,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消除旅游集群创新发展障碍,如用地指标严重缺乏问题;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旅游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旅游企业及旅游项目,要加大多种形式的融资支持力度,宽松金融环境。

3.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旅游产业协作发展。进一步明确旅游区管委会、乡镇政府、交旅集团、国家森林公园、天木公司等单位权责,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一元化管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消除职能部门、建设单位、旅游企业、经营业主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出台支持武陵山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高地,落实国土、建设、规划、林业、农业、商贸、财政、金融等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的支持政策,消除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障碍,助推武陵山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4.培育旅游产业品牌,扩大旅游区特色影响力。采取专家研讨、社会征集等方式,提炼、培植武陵山旅游区亮点、品牌,利用现代传媒广泛促销。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休闲度假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乃至世界自然遗产申遗,进一步提高武陵山旅游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积极培育特色地标产品,如武陵高山四季花谷、红心猕猴桃、糯玉米、蜂蜜、土鸡等特色农副产品。

5.培育旅游消费热点,提高旅游产业效益。发挥武陵山大裂谷集雄、险、奇、幽、峻、秀、绝于一体功能,开展登山、露营、探险、帐蓬节等户外活动,吸引户外游客爱好者和相应企业参加。利用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摘果,冬可观雪等旅游先天条件,且景区内别墅型酒店、快捷式宾馆、家庭式旅店均已齐备,以树屋、吊床、帐蓬等多样化、特色化的居住休憩方式,开展休闲度假旅游,吸引更多不同需求的游客。结合武陵山传统巴渝民居小镇建设,培育建设以公共服务、产业配套、要素保障为主要功能的旅游商品购物中心,提升集散功能,形成商贸和零售批发中心,增加农民收入。

(四)抓根本,强化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夯实旅游发展基础。加快武陵山旅游景区之间以及大武陵山旅游线路建设,在连接武陵山大裂谷、国家森林公园、大木花谷、816核军工洞、金山寺、角邦寨等旅游环线的同时,再与武隆仙女山、丰都南天湖等旅游景区对接,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来、留下来、住进来,最大限度地挖掘景区的经济价值。要进一步提升现有景区内外道路等级,建设景观绿化带,开通景区间循环巴士,为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要加快旅游接待中心、餐饮住宿等设施建设,以提高旅游承载能力。

2.强化资金监督管理,确保建设资金多元化投入。严格执行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实现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经费开支和范围要与申请项目相一致,严禁超范围开支。加大审计、监察力度。对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擅自改变专项资金用途、无故中止项目的单位,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并限期追回已拨付的全部资金。实现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公示制度,及时公开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结果。拓宽投资渠道,争取市级和国家财政对旅游产业的支持,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产业建设,促进旅游产业投融资方式的多元化。设立武陵山生态文明建设或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统筹农业、水利、林业、扶贫、畜牧、小微企业等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向武陵山旅游区倾斜。

3.加快数字信息化建设进度,确保旅游区网络数据无盲区。当前,虽然旅游区的《武陵山智慧旅游总体规划》、《武陵山游客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案》、《武陵山大裂谷信息化建设方案》起点高,数字信息化建設均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但目前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网络盲区、信息闭塞等现象较为突出,与旅游区发展速度不同步。因此,要加快方案实施进度,统筹安排,突出重点,落实任务表、时间表,把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人员、时间、地块、位置,并将角帮寨、金山寺等规划景区纳入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五)抓保障,强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1.树立人才强区理念。武陵山旅游区旅游规划起步晚,景区景点建设滞后,旅游人才相对匿乏,因此,区委、区政府要把旅游人才建设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建立健全旅游人才招聘、培养、管理和奖励机制,为优化旅游人才配置提供政策支持,努力培养1支具有武陵山旅游区特色的高级旅游人才队伍。

2.实施人才引进战略。武陵山旅游开发要打好品牌战略,需要大力引进旅游营销、管理等专业人才。旅游区管委会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计划,科学合理引进旅游人才,如高层次管理人才、旅游项目管理专家、高级运营管理人才、高级导游、高级培训师、旅游调查分析师、营销人员等。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旅游人才引进是先导,是解决当前我区旅游人才紧缺的先手棋,但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才是关键,是培养我区旅游人才队伍的必由之径。要制定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旅游人才分类培训工程,加大旅游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相关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加强业务技能和从业素质教育,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力提升旅游营销、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武陵山旅游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

4.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当前,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性服务产业,旅游人才队伍稳定极为关键。区委、区政府要建立健全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构建完善以经营业绩为核心的多元薪酬分配体系,实行基础报酬+绩效报酬+奖励报酬的结构报酬制,激发高素质旅游人才的积极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劳动部门的合作,切实落实国家有关社会保障政策,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旅游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注 释:

[1] 数据由涪陵下陵山旅游区管委会提供。

责任编辑:杨军会

文字校对:夏雪

猜你喜欢

武陵山涪陵旅游区
涪陵榨菜
涪陵:工业大区打开绿色新场景
武陵山歌
永远创新的涪陵页岩气公司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浅析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公共艺术
着力推进禅文化旅游区建设
武陵山地区几种民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应用
武陵山地区特色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的研究与应用
建设开封历史文化旅游区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