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魏时期的龙门、云冈石窟佛像风格的对比

2017-05-30李敏鑫

大东方 2017年2期
关键词:北魏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战争频繁、动荡不安的年代,但这个年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年代。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期间,对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实行汉化、迁都洛阳等政策。在这种条件下,中国的文化艺术得到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北魏时期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佛像造像进行对比,来探讨北魏中晚期佛像风格的特点。

关键词:北魏;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风格对比

一、北魏时期龙门、云冈石窟的开凿背景

本文所提到的北魏中晚期的时间大约起于平和元年(公元460年),即营造云冈昙曜五窟时,止于公元534年北魏分裂这段时间。

北魏王朝的建立者最初活动与大兴安岭一带,过着以狩猎为主的游牧生活,处于部落联盟的社会发展阶段。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使得曾强盛一时的前秦土崩瓦解。公元386年,北魏建立。然而此时,中国北方仍林立着诸多政权,北魏在为初期,不得不为其生存作出诸多努力。公元424年,太武帝即位,由于太武帝笃信道教,因此开始大肆灭佛,使得佛教在这次的劫难中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为了吸取这次灭佛的教训,后世的人们为了使佛教保存下来,便开始营造更为坚固的石窟。太武帝原意是灭佛,然而却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促成了云冈石窟的开凿。随着北魏都城的南迁,云冈石窟的开凿活動随之走向衰落,而龙门石窟却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建活动。直到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洛阳失去国都的地位,龙门石窟的修建区域停止。

二、北魏时期的龙门、云冈石窟造像的对比

1.北魏时期云冈石窟造像的特点

北魏时期云冈石窟以昙曜五窟为例。昙曜五窟的规制宏大,平面呈椭圆形,立面为穹窿顶,造像多为三佛。云冈早期的昙曜五窟分别象征了北魏的五位开国皇帝,将帝王与佛合二为一,使得早期的云冈石窟充满皇家气息。五窟主体造像象征了五世帝王,宣扬“皇帝即是当今如来”的思想。第19窟是五窟中规模最大也是最特殊的一个洞窟。和其他洞窟不同的是,该窟的两位侍佛被安排在窟门外,而不是在一个洞窟之中。该窟的主佛,右脚压在左腿上,左手放于膝上,手中拖着一条类似“哈达”的绢。这尊释迦牟尼气势凝重,表情严肃,高肉髻,身着坦右肩式袈裟。第20窟被誉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洞窟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这个洞窟只有主佛和左侍从,佛像为释迦坐像,高13.7米,形体高大,给人以压抑的气氛,体现了君权、神权的高度统一。主佛胸以上因石质坚硬,保存完好。高肉髻,头部素面,面相丰圆,大目高鼻、双耳垂肩,唇上蓄八字须,嘴角微微上翘,宽肩,双手放在腹前系禅定印,衣纹处理较简洁,着袒右肩式袈裟。这尊大佛所穿的袒右肩的服饰来自印度普通民众的服装。这种服饰在云冈石窟早期的造像中较常见,但与中国传统的服装却有很大的不同,明显受到西北地区凉州造像的影响,反映出中亚造像的特色。

2.北魏时期龙门石窟造像的特点

龙门石窟的修建以唐朝为主,处于北魏时期的洞窟也以晚期的古阳洞、宾阳中洞为例。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开凿时间最早的洞窟。由达官贵族们出资陆续雕凿而成。正面主像为一佛两菩萨,左右两壁各三层,每层有四个大龛。古阳洞为穹窿顶,平面呈马蹄形。主佛为释迦牟尼,坐于方台上,高肉髻,面相长圆,嘴角上翘,身躯较为消瘦,面容清秀,表情文静端庄,姿态优美,外披下垂式袈裟。主佛两侧有两位侍从菩萨,面容较为清秀,袒上身,下身着裙。虽然该窟主佛着下垂式袈裟,但两侧的侍佛袒露上身,可见此时的风格还受到早期云冈石窟的影响。古阳洞中的列龛数量众多,其中较有特色的是比丘慧成造像龛。该龛的主尊释迦牟尼坐于台上,身着右袒肩式袈裟,面相长,下身着长裙。

宾阳洞是继古阳洞后龙门石窟开凿的第二大洞窟。宾阳洞分为三洞,南北中洞。三窟同时开凿,但由于政治纷争,在北魏时期仅中洞开凿完成,历时23年,南北两洞经历后代陆续开凿,直到唐代才完成。中洞呈马蹄形,穹窿顶,进深增加,空间宽敞,中央雕刻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主佛为释迦牟尼,由于北魏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的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眉形为半弧状,鼻翼丰满。这一形象已不是早期云冈石窟昙曜五窟中主佛那样直鼻高眉、威严肃穆,服饰也不是右袒肩式,而变成了中国汉服的样式“褒衣博带”式。

云冈石窟与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都是在北魏的政权统治下创造出来的艺术品,二者变现的题材大体相似,都是以“三世佛”为主要表现题材。但云冈、龙门石窟的开凿不仅仅有皇家贵族的修造,还有民间人士的参与,必然会带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北魏时期龙门、云冈造像的异同点

从上面的总结可以看出,云冈石窟第一、第二阶段与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造像有逐渐变化的联系。

首先,从佛像造像的特征来说,逐渐向“秀骨清像”转变。龙门石窟中的佛像一般都比云冈石窟中的佛像显得消瘦,身躯也没有云冈石窟的伟岸高大。但是这样的变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经历了一个过程。大体来讲,云冈石窟第二阶段的双窟(5.6窟)佛像造像向清秀发展,龙门石窟中的古阳洞延续了这一特点,到了宾阳中洞,“秀骨清像”的特点确立。

其次,从服饰的变化来讲,向“褒衣博带”式的汉服变化。云冈石窟第二阶段双窟(5.6窟)中侍从佛的衣饰出现褒衣博带式汉服的端倪,而到了龙门石窟,这类褒衣博带已是非常常见,这时期已看不到胡服的痕迹。

由此可见,不管是服饰的变化还是佛像造像的变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从西域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岁月中,吸收汉族文化,逐渐汉化,成为我国特有的宗教石窟艺术。

参考文献

[1]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2]赵一德.云冈石窟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李振刚.龙门石窟.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4]李文生.龙门石窟与问题百答.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李敏鑫(1992-),女,汉,山西太原,艺术硕士,聊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国画。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北魏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民居摄影
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
北魏通语的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探析
北魏乐籍制度考
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
龙门石窟,雕雕凿凿400年
云冈石窟的文物数字化探索与实践
龙门石窟:打造智慧旅游品牌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