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人,有书,有法

2017-05-30李拥兵

阅读(教学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

李拥兵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评价方式、评价方法上不断创新。真诚地给予评价,能帮助学生正确且深刻地理解课本内容;而依据书本,实时地对课堂上产生的“意外”进行引导,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成为课堂教学的闪光点;智慧地评价,既能让学生得到肯定,也能让整个课堂充满艺术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 有人 有书 有法

课堂教学评价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评价方式、评价方法上不断创新,让课堂教学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助进剂。教师的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频繁的交流方式,它机动鲜明、灵活随机,智慧准确地把握好课堂评价,既是对学生课堂参与的认可,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一、目中有人,让评价散发真诚的芬芳

课堂评价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这样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增加课堂的自主性和参与性。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一味地鼓励表扬,毫无尺度地进行认可、表扬,学生就会察言观色,给教师想要的答案,答教师想要的话语。如此一来不仅降低了课堂的效率,更泯灭了学生的天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阐明的正是这个道理。因此,课堂之上,教师的心中不仅要有教材,眼中更要有学生,应依据学生的个人能力以及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予以真诚而准确的评价。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狐狸和乌鸦》的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后问道:“同学们,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教师当然希望学生齐声回答:“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可二年級的孩子毕竟是天真的、自由烂漫的。一个孩子高高地举起手回答:“我觉得这只狐狸很聪明,它能用自己的智慧得到肉。”教师明显知道孩子的价值取向已经偏离正道,但为了保护孩子的积极性,片刻犹豫之后,回答道:“你有自己的想法,真不错。”紧接着就赶紧逃离该学生的回答,用下一个符合自己问题的答案继续进行自己的教学。师者如此不置可否,机械地评价,学生课堂上的疑惑又如何能解?若此时顺势而导,继续追问:“你很有自己的主见,但你想过没有,狐狸的智慧是用来达到什么目的呢?”学生依托文本,很容易找到答案——“是为了骗取乌鸦嘴里的肉”。“发挥自己的‘智慧是为了让别人受骗,这样的‘智慧你喜欢么?”三言两语,真诚地评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不仅能认识到自己刚才的理解偏颇,而且对书本人物的形象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二、心中有书,让评价在课堂意外处出彩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要想成就一堂好课,要想对每个学生的回答做出准确、令学生折服的评价,首先要“备”课。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应是朝着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这些“意外”潜伏在教材深处不易察觉的隐蔽处,它们可能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标点、一幅简图、一种表现手法,甚至是空白。教师的课堂评价应及时有效、相机点拨,对这些意外进行合理点评,争取发光出彩,不放过每一个历练学生思维火花的瞬间。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一个学生说道:“既然肖邦如此爱国,为何还在国难当头时没有选择与自己的老师、同学一起反抗侵略者,而是选择独自离开首都华沙,逃至法国巴黎呢?”很明显这又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他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文本情节冲突得以放大,这对理解人物形象有更大的帮助。于是教者及时评价道:“你能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提出这样一个有价值的思考,真为你高兴。老师可以将你刚才的问题发给大家来讨论。国难当头,肖邦究竟是留下与敌人奋战还是应该离开祖国波兰,出外寻求新的救国方案呢?”

学生们紧张而激烈地讨论,几分钟后:

学生 1:我同意肖邦离开。肖邦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的离开,是机智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他不离开,他也会被欺凌、被压迫,他的才华和他的前途也会被扼杀,留下来不能为祖国波兰尽一点力又有什么用?只不过多一个人被俄国侵略者欺侮罢了。

学生2: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觉得肖邦不应该离开自己的祖国,国难当头的时候,他就应该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音乐才华,写出一些激发国人上进的曲子,让所有的波兰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抵抗外来的敌恶势力,如果真这样的话,说不定俄国侵略者早就被赶走了。

学生3: 我觉得肖邦的离开是对的,他的离开是被逼无奈的。与其与波兰人民死在一起,还不如到国外开辟一番新天地,尽力表现自己的才华、天赋,使更多的人认识他,这样好利用名人效应来为祖国呐喊。

学生4:被逼无奈就要逃亡啊?肖邦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必须留下来。在祖国被欺凌、被瓜分,在人民被残酷奴役的时候,作为一位名人,他更不应该选择逃避。应该抬起头来,与侵略者抗争、抗争、再抗争,毕竟祖国培养了他,他应该有国亡我亡的决心,这个时候选择逃避,就是背信弃义的表现,他口口声声爱国,就应该留下来与敌人战斗……

教师智慧的点评,将原先课堂上“不和谐”化作了教学的闪光点。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既有自我参与的成就感,又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一举多得,课堂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三、手中有法,让评价成为学习的动力

课堂上的评价激励机制可以很好地调控学生学习的动力,可以采用个人互评、小组评价等形式来强化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研究认为,“90%的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力差异”,而学习速度的差异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差别所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重视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动力系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

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能找出形近字,教师可以夸道:“你简直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对成功的小组会夸奖道:“你们真的是最佳拍挡,真的很棒!” 对朗读好的同学可以这样评价:“你的声音真好听,我想电视台的播音员也就是这个水平了吧!”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小稻秧脱险记》的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学生读出“有气无力”的感觉: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声音洪亮)

师:你没有完,(学生笑)再喷洒两遍你都不会完。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完吗?要么是你的抗药性强,要么是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学生笑)

生:(小声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教师智慧地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文字感悟,让学生笑着接受,而且印象深刻,不能不说是一种艺术。

因此,教师的课堂评价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标,教师要努力通过课堂实践,用自己智慧的评价语言调控课堂的进程,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有了激情而思维无法深入时,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就犹如拨开云雾的清风,学生自然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评价
关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重构实践探究
浅析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评价对策
摭谈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走向
论“以学生为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探微
新课程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试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习评价的实践研究
如何站在生本角度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如何进行课堂评价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