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和合壶”的自然意趣
2017-05-30吴国春
吴国春
摘 要 宜兴紫砂壶是一种特殊的陶艺品,它的文化性、工艺性、技巧性都十分强烈,需要陶艺工作者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并长期深入生活观察,这样创作的作品才有内涵、有深度。只有娴熟的工艺技巧,才能把作品的内涵表达出来。紫砂“和合壶”以写实的手法、精妙的工艺,将自然界的莲叶刻画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
关键词 紫砂;和合壶;自然意趣
紫砂壶的创作始于宋代,在明清时期发展至顶峰。紫砂壶艺术发展繁荣的原因,是得到了历代许多文人雅士的支持,文人们在紫砂壶上题铭刻画,并参与壶型设计,从而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延展至壶器的内涵中,这是紫砂壶制作的一个重大飞跃。由于有了文人雅士的参与设计,紫砂壶也就带有文人的审美情趣。历代的中国人尤其重视意趣,于是将山水、花鸟、人物、博古等图案融入壶器的创作中。历代文人在参与设计的过程中,还发挥了陶刻、泥绘的优势,将诗词、山水画等运用在壶器的装饰中,借以言志、得以抒情,不仅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还表达积极的人生态度。书法、诗词、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集中在紫砂壶器上相映成趣,艺术的完美结合常使茶客们爱慕不已。现以这款紫砂“和合壶”(见图1)为例,分析陶刻、泥绘在紫砂壶器上的应用。
1 紫砂“和合壶”的造型
紫砂“和合壶”的造型古朴端庄,韵味清明洗练。壶身如一片倒置的荷叶,壶体上的荷叶纹理疏密有致;壶钮的造型捏塑成了荷梗的形状,与壶身的造型呼应;壶嘴曲环有度,仿佛卷起的小荷叶;壶把也捏塑成了荷梗的形状,也与壶器的整体造型呼应。壶嘴、壶钮与壶把三点一线,比例协调。远观此壶,身如一片倒置的荷叶,叶脉的纹理清晰,线条舒展流畅、匀称柔和,风格清和恬淡、宁静祥和,给人以清静气爽的感觉。统观此壶,荷塘的景色如在眼前,令人回味。将紫砂“和合壶”倒置过来,观察壶器底部(见图2),只见寥寥数笔便将荷叶的形状清晰地显示出来。
2 紫砂“和合壶”的装饰艺术
紫砂泥绘艺术是紫砂壶最主要的装饰手法之一,紫砂壶肌理色泽丰富,器表光挺细滑,以其原汁原味的质朴古雅特色著称,十分迎合传统文人的欣赏趣味。这款紫砂“和合壶”尤为出色的地方是对泥绘技艺的运用。此壶的壶腹非平整的表面,具有较大的弧度与倾斜度,多线条等复杂的造型刻绘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充分表现荷叶在紫砂壶泥坯上的质感,不求雕琢的多么工整,但求能够突出线条的流畅自如,使刻绘的荷叶气韵生动、摇曳生姿。
3 紫砂“和合壶”的自然意趣
紫砂“和合壶”以荷叶入题,体现了大自然的意趣。从唐代大诗人王维始,书印同画。自宋代发端,中国文人画与诗同源,元、明、清三朝尤盛。由于中国书法的理论与实践几乎包含着中国画用笔的全部美学价值和形式美的内容,许多大画家同时还是大书法家,自唐人王维以来,宋有苏东坡,元有赵孟頫,明有文征明与董其昌,清有郑板桥、八大山人、吴昌硕;现代有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李苦禅……他们均为诗、书、画、印兼修之人。紫砂“和合壶”也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序列,将陶刻、泥绘和紫砂工艺结合为一体,兼而修之,以荷叶折射生命的意趣。
4 结 語
人对美的追求没有尽头,中国画需要小桥流水,紫砂壶艺更需要将中国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紫砂“和合壶”就是以文人喜爱的荷叶为主题而创作的,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审美与意趣。
参 考 文 献
[1]华珊.浅析宜兴紫砂壶刻绘艺术[J].佛山陶瓷,2012(06):52-53
[2]潘雪峰.浅析紫砂陶刻艺术的人文性[J].佛山陶瓷,2012(06):61-62
[3]蒋伟杰.概述紫砂装饰中的陶刻艺术之美[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