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缅甸民间文学和缅甸文化的关系
2017-05-30寸雪涛
寸雪涛
摘要:作者通过田野调查,以普遍文化模式为视角,分析了缅甸民间文学与缅甸文化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缅甸民间文学是缅甸文化的组成部分,缅甸民间文学既从缅甸文化中汲取营养,又反过来对其施加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是相互联系的。
关键词:普遍文化模式;缅甸;民间文学;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 I337.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7)02-0068-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niversal pattern of culture, through the fieldwork,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yanmar folklore and the Myanmar culture. The findings are that the Myanmar folklore is one part of the Myanmar culture, it draws its resource from Myanmar culture and influences on Myanmar culture in retur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bidirectional and interrelated.
Key Words: The Universal Pattern of Culture; Myanmar; Folklore; Culture; Relationship
民间文学和文化有没有關系?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清楚民间文学和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民间文学”这个学术术语是从国际术语“folklore”发展起来的。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illian John Thoms,1803~1885)在给《雅典娜论坛》的一封信中首次使用“folklore”一词,指“大众古俗”(popular antiquities),包括“旧时的行为举止、风俗、仪式典礼、迷信、叙事歌、谚语等”①。
到了19世纪70年代,“folklore”这个术语被西欧学者广泛使用,并将其含义确定为“民俗学”(即“关于民众智慧的科学”)。在当时,它的概念显然是广义的,凡是民间生活的一切事物,像村制、族制、婚姻、丧葬、生育、社交、节日、信仰、祭仪、居住、饮食、服饰、农耕、技艺以及民间文艺、民间谚语等都属于民俗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在民俗学的发展过程中,随之又出现了folklore的狭义概念,专指民间文学创作。“五四”时期,中国学者将这个名词解释成“民俗学”,同时又具体地译为“民间文学”,专指“民俗学”当中的口头艺术部分。1916年3月19日,中国学者朱光迪在致胡适的信中首次使用“民间文学”这一概念②。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 “民间文学”这个术语才被国内学术圈普遍接受。
20世纪80年代,钟敬文就指出:“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流传, 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达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 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③
进入21世纪后,刘守华、陈建宪则认为:“民间文学是一种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①
从时间上来看,这两种民间文学的概念界定相距20多年。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学者们对于民间文学的认识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都分别从民间文学的口头性、传承性、艺术性及社会功能与价值方面对民间文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至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却是个复杂的问题。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文化往往有着不同的认识。例如,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②
马林诺夫斯基则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实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 实是无法了解的。”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 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③。
学界对文化概念的界定多样而复杂,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C.K.Kluckhoh)在《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一书中,共收集了世界上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分析学家、哲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学家们对文化所做的定义,一共有166条之多④。因为学界对文化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只从民间文学和文化概念入手去探究双方的关系还是不大现实的。我们能不能从文化的具体内容或组成部分入手来探究这两者的关系呢?
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Clark Wissler)在广泛研究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后发现,不论何种文化,其组成部分均有相同之处,也就是说,这种相同的文化构造适用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他把这种文化构成称为“普遍文化模式”(Universal Pattern of Culture),包括以下9个方面: 1.语言,包括语言、书写体系等;2.物质性特征,包括饮食习惯、栖息地、运输与交通、服装、用具工具、武器、职业与产业;3.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图画、音乐等;4.神话与科学知识;5.宗教活动,包括礼仪仪式、疾病治疗、丧葬;6.家庭与社会制度,包括婚姻形式、识别亲属的方法、继承权、社会管理、体育与运动;7.财产,包括动产及不动产、价值标准与交换、贸易;8.政府,包括政治形式、司法与法律程序;9.战争⑤。
可以说,威斯勒提出的“普遍文化模式”概念为探究民间文学和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可行性。接下来的问题是,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民族林立,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学,要想囊括世界上所有的民间文学也是不大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以某个地区的民间文学为例来探究两者的关系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办法。有鉴于此,下文将以笔者于2008年4月到缅甸进行田野调查时收录到的民间口头文学材料为基础,从普遍文化模式视角对缅甸民间文学与缅甸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
此次田野调查为期一个月,主要在缅甸联邦共和国仰光省岱枝镇区钦贡乡下辖的钦贡、班背衮和叶诶山村收录当地流传的民间文学文本及演述语境。笔者搜集到115个民间文学文本,包括: 44个传说、32个故事、35条成语、3条谜语及1首民歌。其中,传说又细分为6个纳特⑥传说、23个迷信传说、2个人物传说、4个历史传说、6个佛教传说、2个说教传说;故事则可细分为5个神奇故事、7个生活故事、5个成语故事、6个动物故事和9个笑话。在普遍文化模式视角下,缅甸民间文学和缅甸文化存在着如下对应关系:
(一)在语言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缅甸民间文学是以缅甸语为载体的口头传统,口头性是缅甸民间文学的一大特性。纵观各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学,无不具有这一特性。钟敬文先生曾指出:“口头性是民间文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在文艺学常常把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民间文学称作‘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就是因为它有口头性这个明显的特征,凡是在民间通过口头创作并传播的作品,都具有这个特征。”①笔者还发现,很多流传于缅甸钦贡、班背衮和叶诶山村一带的民间文学来自于业已成书的宫廷文学和作家文学作品,当表演者把这些从书上看来的小说、戏剧以口头方式进行演述时,无形中对缅甸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作家文学起到了保护及传播作用。
(二)在物质性特征方面,缅甸民间文学记载了缅甸人民的饮食习惯、交通运输、服饰文化、用具工具等诸多物质文化的细节。比如,动物故事《鸡家庭》有小鸡们央求鸡妈妈给做糯米糕、鸡妈妈吩咐小鸡们到树林里拾柴火、小鸡们遇到了老狼等情节,我们由此得知缅甸人民有食用糯米糕的习惯;迷信传说《孕妇的难题》则讲到一位缅族孕妇随其丈夫搬到掸族地区后,想租当地居民的高脚屋作为居所,却遭到了拒绝,人们由此得知高脚楼是掸族群众的传统民居;迷信传说《酒鬼落水而亡》则告诉人们牛车和竹筏是缅甸农村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另一则迷信传说《“迮”鬼》则说道,“迮”鬼变为绝色美女,想诱骗过路的老头,在被老头一一识破后,欲潜逃之际,却发现自己的筒裙早已和老头的筒裙结到了一起,上述细节使人们得知筒裙是缅甸人民的传统服饰;这一切充分体现了缅甸文化中的物质性特征。从这个角度看,缅甸民间文学如同一面镜子,反射或折射出众多的缅甸物质文化类型。
(三)在艺术方面,缅甸民间文学首先记载了众多的缅甸艺术形式。如纳特神传说《海神吴欣基》说到吴欣基在成神之前是一位音乐高手,擅长演奏弯琴这种乐曲,使人们认识到弯琴——缅甸传统音乐中的这一艺术奇葩;而成语故事《越来越远》则告诉人们缅甸也有自己的国粹——缅剧,故事说到碌碌无为的主人公在剧团中混迹了3年之后,仍是一个跑龙套的角色。有时,部分艺术形式还成为催生民间文学产生的媒介,成语故事《蠢人弹吉他》的艺术原型就源于现实生活中那些不懂装懂却自诩为某某高手之人。此外,某些艺术形式对保护和传播民间文学也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钦贡村的村民吴丁山在讲述佛教传说《550佛本生经故事》时,对佛陀550世的转生如数家珍、无一错漏,令人叹为观止。事实上,当地的寺庙里绘有众多佛本生经故事的壁画,就连部分佛塔的外观也是以佛陀的转世为形象建造的。民众在如此浓厚的宗教氛围中饱受熏陶,自然能对《本生经故事》烂熟于心。缅甸的民间文学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欣赏价值。缅甸民间文学作品大多经过长期流传、千锤百炼,是缅甸人民思想和智慧的结晶,融娱乐性、教育性和审美性于一身。从缅甸的故事、神话和传说中,我们体会到缅甸人民高超的叙事技巧及丰富的想象能力;而成语、俗语、谚语、谜语则让人们体会到缅甸人民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力及高度的语言概括能力。
(四)在神话与科学知识方面,缅甸民间文学记载了大量的民间口传知识,比如谜语《遇到毒蛇和若开,先杀哪一个?》中记载了若开芭蕉的树汁能治疗蛇毒这一民间药方。尽管此次笔者没有收录到缅甸神话,但从记载于《琉璃宫史》②中的众多神话中,可以了解到缅甸先民的世界观和他们对真理的探求精神。可以说,缅甸民间文学是缅甸人民口传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承载和认识缅甸文化传统的文本。
(五)在宗教活动方面,缅甸民间文学向人们展示了缅甸宗教信仰体系的多样性及复杂性。通过这些民间文学可得知,当地的民众大多信仰佛教,但他们在念经拜佛的同时也在祭拜纳特神灵。除了上述两种宗教信仰之外,当地还存在其他一些原始信仰形式,如鬼魂信仰、牺牲祭祀、禁忌迷信、梦兆、解梦以及蛇、龙崇拜,这些信仰形式同样是缅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社会语境上来看,缅甸是一个佛教社会,佛寺既是每一个社区的中心,也是地方民间文学乃至当地其他文化形式的发源地。僧侣及曾经剃度的民众③往往在民间文学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在迷信传说《逆子的下场》中,讲述者吴诶佩说道:“当高僧在世时,经常这些书④印发给群众,书是用打字机打印的,当打印好后,高僧就说:‘拿去看吧。”在缅甸农村地区,僧侣往往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正是由于他们的著书立说和传经布道,对地方民间文学起到了重要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六)在家庭与社会制度方面,缅甸民间文学向我们展示了缅甸社会的家庭结构形式和财产继承惯例。从笑话《聪明的媳妇杜芭达》、成语故事《越来越远》、神奇故事《蛇王子》中可得知,父亲或丈夫是缅甸家庭里的顶梁柱,父母有养育并教育子女的责任;等子女长大成人之后,为使子女能自立门户,父母有把家产分给子女的习惯。当父母年老体衰时,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不孝顺父母之人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及非议。迷信传说《逆子的下场》提到緬甸的夫妻之间有明确的职责及义务;笑话《聪明的媳妇杜芭达》则讲到,身为人妻的杜芭达起得比丈夫早,睡得比丈夫晚,终日操劳,靠卖油炸食品养家糊口,尽管丈夫无所事事却毫无怨言,每日就寝前还需跪拜丈夫3下,以尽到为人妻的职责;神奇故事《玛推蕾姑娘》则告诉我们,缅甸民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在家庭中同样存在着继母与继子女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七)在财产方面,虽然缅甸钦贡、班背衮及叶诶山村一带的民间文学没有反映出太多的相关内容,但笑话《遇到蜂蜜的人》却形象地反映出缅甸社会里的商品交易状况。而笑话《聪明的媳妇杜芭达》则告诉我们,在缅甸农村地区,牛是农民们主要的财产。至于此次收录到的民间文学没有太多的有关财产方面的记录,则可能是由于缅甸文化是建构在佛教文化上的,在佛教思想的长期影响下,缅甸人民养成了乐善好施的民族性格,他们一旦有多余的财产就向寺庙布施,故此对财产养成了一种漠视的态度。
(八)在政府方面,缅甸民间文学向人们展示了从古至今的缅甸政治制度。成语故事《胆小贫穷,胆大封王》说到,当有人比自己更有才能或更有德行时,老国王就必须进行“禅让”,自己则进到深林中修行。从这一点可看到印度文化中“林栖”观念的影子及中国“三皇五帝”的“仁王”特质。此外,那时的国王既是政治统治者,又是军事领导人。每当有战争发生,他们都需要亲自带兵冲锋陷阵,如神奇故事《降服毒龙的国王》中讲到毒龙危害国家,国王张榜招聘能降服毒龙的勇士,却无人敢揭榜应召,国王最后不得不亲自带上侍卫去铲除毒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邦国家时期的国王更多的是部落首领。此外,从笑话《酒鬼学者》人们得知,在蒲甘王朝时期,缅甸已经开始与其他国家交往,而且这种交往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进行的,所以才会有外国智者前来探问蒲甘国王如何遵守佛教戒律的事情发生。有时,封建王朝会通过皇族通婚来加强双边关系或解决争端,如纳特神传说《掸族皇后》就提到阿奴律陀王曾先后迎娶3位掸族公主为妃。而历史传说《团结就是力量》则告诉人们,殖民地时期的缅甸各族人民受到了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最后不得不团结一致、揭竿而起,为争取民族自由和国家独立而战。
(九)在战争方面,缅甸民间文学记录了古往今来缅甸历史上众多的战争。如人物传说《江喜陀王》记录了蒲甘王朝时期的勃古战争;历史传说《那腊底哈勃德王之死》记录了蒲甘王朝末期的因宫廷内乱而引发的王族之争;人物传说《父送子坐牢》则提及了英缅战争等。
此外,缅甸钦贡村、班背衮村及叶诶山村的民间文学还向人们展示了缅甸人民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 比如赞美忠诚、 智慧和团结, 提倡自足与慷慨,讴歌勇敢及牺牲自我,讽刺愚蠢、自私和自大,鄙视贪婪与吝啬,批判贪婪和背叛等,这些都是缅甸文化的精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缅甸民间文学是缅甸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从缅甸文化中既汲取营养,又反过来对缅甸文化施加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是双向的。对缅甸民间文学进行研究,使得人们有可能通过观察缅甸人民群众“在自然状态下的生产生活模式、表达方式、信仰形式、日常话语和生活琐事,从而发现他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这些以非正式、非书面形式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主流文化,因为它为大多数人所拥有,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意志。”① 缅甸的民间文学能为人们提供很多重要的缅甸文化研究的线索,有助于揭示缅甸文化的特征,使我们能更加全面而准确地把握缅甸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有助于人们从另一个侧面剖析缅甸对待当今世界出现的诸多事物所持有的不同态度与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缅甸民间文学对缅甸文化研究的价值不言而喻。
注:本文是國家社会科学基金2014年度项目“民俗学语境视阈下缅甸缅族民间叙事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4BWW078)的成果。
(责任编辑:颜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