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紫砂
2017-05-30吴丸
吴丸
摘 要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紫砂壶作为一种饮茶器皿从明代以后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紫砂之美最重要的在于其气韵、意境之美。只有把握了一件紫砂艺术品的气韵,才能真正地体会其中的审美享受。本文从紫砂壶的气韵之美出发,讨论紫砂壶中所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天地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 紫砂壶;气韵;审美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陆羽的《茶经》中甚至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虽然这种说法只是传说,无法得到现有的文献证实,但是中国人对于茶的热爱的确是一脉相承。饮茶就必有茶具,于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了各种材质的用于饮茶的器皿,漆器、瓷器、陶器不一而足。紫砂壶是比较晚出现的一种茶具,但是却因为其突出的品质而受到喜爱。
关于紫砂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北宋诗人梅尧臣《宛陵集》第十五卷中《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均谟寄茶》中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这样的句子;第三十五卷《答宣城张主簿遗雅山茶次其韵》还曾这样写到:“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詩里所说的“紫泥”、“砂罂”都指紫砂。但是这个时候紫砂茶器是不是呈现出“壶”的样式,还要打一个问号。毕竟目前为止还没有宋代的紫砂壶实物出土。最早有年代可考的紫砂壶,是从明朝吴经太监墓里挖出来的,称为“吴经提梁壶”。这个壶高17cm,今天看来绝对是庞然大物了。明代文献中提到的紫砂壶也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至少在明代,以紫砂壶饮茶之风已经兴盛起来了。
紫砂壶从诞生之初开始,就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喜爱,所以除了实用的泡茶功能,它还被赋予了很多审美的意味。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紫砂之美,不仅美在其材质,美在其器型,美在其工艺,美在其装饰,更重要的是美在气韵,美在创造这把壶的人为壶注入的灵魂。壶如其人,赏壶就如同与作者对话。紫砂壶的藏家、使用者有时把赏壶称为“读壶”,读的就是作者的品位、特长、个性、喜好、心声和心境,以至于在紫砂壶中“读”出“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纳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尘如纳子。”这些都是心与心的对话,也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这样写到:“‘言不尽意、‘气韵生动、‘以形写神是当时确立而影响久远的中国艺术美学原则。它们的出现离不开人的觉醒这个主题,是这个‘人的主题的具体审美表现。”中国各种艺术形式的审美都是相通的,欣赏紫砂壶与欣赏诗词、山水画一样,一开始看到的可能是具体的技巧,而最后却不是纠缠于具体技法的细节,而是把握它整体的气韵与意境。意境的美相对于表象的美而言具有更高层次。那么,在被人所感觉到的紫砂壶外观美中,自然包含着多种生理的、心理的、视觉的,不可视而可感的种种层次。紫砂壶形式这一客观存在是属于视觉的层次,而意境的感觉与体察则属于不可视而可感的层次。比如“竹林听蝉壶”(见图1),我们看到作品就能把握作者制壶时的情绪与心境。整把壶的点睛之笔是以一只蝉为壶钮,以竹段为壶身,几片竹叶点缀其间,让人想起修竹深深、龙吟细细,有淡淡的清愁,听蝉在晚秋中呜叫。而且,“蝉”与“禅”同音,想到参禅、悟禅,具有禅意、禅境之美。“竹林听蝉壶”所追求的幽深清远、平和冲淡,而又注重生活的空灵,是禅学的表达。它是一种空灵寂静的审美情怀,若是没有心境的空灵澄澈,也无法体会到“禅”一样精微神妙的意境,由“蝉”的生命体验所到达的禅境是一种审美境界。
大凡意境越高的作品,其韵趣的价值也就越高,而这种高又必将反映出作为人的格调趣味的高。清代的杨彭年制的“井栏提梁壶”(见图2),壶身有陈曼生的铭文:“左供水,右供酒;学仙佛,付两手。壬申之秋,阿曼陀室铭提梁壶。”此壶的气韵体现在哪里呢?就在于壶的造型与铭文有合一之妙。此壶呈紫褐色,外形是仿提梁圆木桶,器型非常简练、大方,流短且直,壶肩两端设圆形提梁,壶底略大于口,造型沉稳,壶面较宽,配以陈曼生的隶书铭文,显得古朴优雅。杨彭年创作的壶与陈曼生创作的篆刻珠联璧合。此壶从造型到镌文和谐统一,均表现出陈曼生融禅茶于一味的人生境界。
中国的茶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对紫砂壶艺术的影响广泛而又深远,从而形成了东方独特的审美情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世上只有一把紫砂壶,蕴含在紫砂壶中丰厚的人文意趣使得每把壶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作为在明清两代兴盛的紫砂壶,也包含着历代紫砂制作艺人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体悟,只有把握了一件紫砂艺术品的气韵,才能真正地体会其中的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