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文解玉之十

2017-05-30玉学院思玉者

收藏与投资 2017年2期
关键词:玉器

玉学院思玉者

碑(bing),从玉卑声,通鞟(bing),为剑鞘。由于是玉字旁,可以作为玉剑鞘或者玉剑鞘饰的总称。玉剑鞘饰有璋、璏和珌三种。剑鞘大多用革制品,也有铜鞘和金鞘的,而玉剑鞘则非常稀少。杭州半山石塘出土一件玉剑鞘和剑鞘饰。该剑鞘长31.4厘米,宽4.9厘米,由两片可以扣合的玉片组成。假如要用玉整体雕琢一个镂空的剑鞘,难度就非常之大了。剑鞘两面对称饰有六组图案,五组都为龙纹,间饰勾云纹,一组素面的,位置偏上,似乎为安装剑璏而留。除了玉剑鞘外,还有玉剑格、剑璏和剑珌三件剑饰,但是没有剑首的出现。所以,我猜测那件剑格也可能是剑琫,那玉剑鞘和玉剑鞘饰就是满贯了。当然这还要进一步的佐证和研究才能定论。

琫(beng),从玉奉声。奉的本义是奉献玉,是双手捧着一串玉,也是捧的初文。《说文》:“奉,承也。”引申为“敬承、奉承”。玉旁的琫,应该也有这个基本内涵。作为劍鞘饰,在剑鞘的口沿,具有承接剑的内涵。玉剑琫出土稀少,文献混乱,所以相关研究资料极少。玉琫装饰在剑鞘上口,有加固剑鞘的作用。琫上开有扁形孔,可供剑身插入。其造型需要与剑格配套,平条形剑格,剑琫上口也是平的;大多剑格下尖,则剑琫大体上呈“凹”字形,正好与剑格密切配合,前后两面亦略向外圆凸。

诗中鞘饰。剑鞘上用的玉饰有琫、璏、珌三种。其中琫、珌二物在《诗经》中已经提及,如《诗经,小雅,瞻彼洛矣》称:“君子至止,鞟(鞸)琫有珌。”孔晁注:“鞞,刀削。”《毛传》:“鞸,容刀鞟也;琫,上饰;泌,下饰也。”陆德明釋文:“琫……佩刀削上饰。”《汉语大词典》注释琫为“佩刀鞘上近口处的饰物。”从字面上看,诗的意思是“君子来到这里,剑鞘的琫与珌相伴。”琫为剑鞘的上饰,珌为下饰。这首诗是周平王东迁洛阳会庆诸侯的祭典,剑鞘上的琫象征天子,下面的珌象征诸侯。当时有玉饰剑出土,没有玉鞘饰出土,为什么出现了“有名无实”的情況呢?我们再看《诗经,大雅,公刘》的记载:“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鞟琫容刀。”(用什么来打扮?只有玉珮和美玉,鞘上饰有玉琫的佩刀。)这首诗是公刘迁豳的故事,内容应该是夏商之际,成诗于西周早期,最终到春秋晚期由孔子整理完成。应该说剑琫名字应该在西周已经出现。这也是因剑鞘饰出土较晚,但文字出现较早。这是因为容刀(佩刀)出现较早,装刀的鞘及其鞘饰也就早,所以琫珌文字出现早就不足为奇了,后被剑鞘饰沿用了刀饰这些专用名称。尤其是琫,实际上没有见到出土的器物,也有可能剑鞘口饰用了其它材料,但是名字仍然用了玉字。

剑鞘饰等级。《礼》:“天子玉碡而珧珌,诸侯盪琫而璆珌,大夫镣琫而镠珌,士琉琫而琉珌”珧(yao),从玉从兆也声,是一种进贡的海贝,因为出产于东南沿海,距离皇宫在1000里以上,所以用兆。珧,也称江珧,其肉柱称为江珧柱,玉柱,晒干了就是干贝。江珧的甲壳用作古代刀具、弓的装饰物,也称为珧,甚至代弓名、刀名。《说文》:“盪,金之似玉者。”璆 (qiu),同球,泛指美玉。鍔(liu),成色好的金子。比如《汉书,王莽传上》:“場琫場珌。”王先谦补注:“此‘場盖‘盪之借字。上端以黄金装饰的刀鞘。場,通“盪”。也就是说王莽用好的金属剑琫和剑珌。镣,为美好的银子。琉(li),蚌蛤一类的软体动物,古代用贝壳做刀鞘上的装饰。这段文字是说,刀剑鞘的佩饰分为四个高低不同的档次,玉鞘饰成为了礼制瑞玉。四个等级的材料依次为玉和珧、盪和穋、謬和镣、琉,大致可以理解为,玉高于金、金高于银、银高于蛤蚌。但有些还是不理解,比如珧与璆 ,一个是精美的蛤蚌壳,一个是美玉,似乎美玉要比精美的蛤蚌要名贵。盪与璆 ,具有玉质感(温润度)的金属装饰物与纯金饰品哪个更好?等级的划分,要么品种的稀少性,要么质地方面的差异,还有造形、配套方面的差异。联系到《隋书,礼仪志》载玉具剑的佩带者等级有玉具剑、金装剑和银装剑之分,佩玉有山玄玉和水苍玉之別,美玉也是多种多样的,只是现在失去了各种玉石的真实内涵。

璏,从玉彘声,有Wei和Zhi两个读音。一般称为Wei其实称Zhi更好,彘声,也不易与剑卫相混。彘(zhi),豕,就是猪。甲骨文本义很清楚,是一把箭矢穿在野猪的身体里。似乎与剑璏的功能有联系,而真实的文字演变还要多方面的考量,以文献和出土实物的考据来支持。玉剑璏主要是用于装饰和穿带佩系于腰上。玉剑璏一般用丝织带缚于剑鞘的中部,一般只有正面有纹饰,反面光素。玉剑璏正视是一个长方形或者长条形,也有较为四方一些的,表面雕琢云纹、兽面纹和螭虎纹等。侧视主体一般为扁长方形仓(方框,又称銎),便于革带穿过;同时正面仓的上框向两边不对称延伸,像屋檐,所以称为檐或者璏檐。大多数璏檐一长一短,边缘略微内卷。玉剑璏侧视也有向两边对称延伸的,也有不延伸的,只是一个方框的简易型。一般仓框的上面比下面厚,因为上部要雕琢纹饰,还要两边延伸,需要厚度的配合,不但牢固,还会更加美观。一些雕琢螭虎纹的,往往根据材料的特征,头或者尾会超出原有轮廓,显得更加生动。

剑璏的安裝。从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的玉剑璏反面痕迹看,似乎玉剑璏与剑鞘之间采用了粘结技术,长短面设计的剑璏,反面两头和仓底处于一个水平面上,这样的话更加有利于粘结的更加牢固,同时又留出了一大一小两个镂空的位置,可能与佩戴方式有关。扬州甘泉老虎墩出土的东汉玛瑙璏,出土后仍然粘接在剑鞘之上。另外,有的剑璏的仓可能主要是用于与剑鞘的固定,而长面与剑鞘之间留出一个可以穿戴在腰带上的位置。因此,联想到有资料说“剑璏安装在剑鞘的側面正中位置”是有道理的。安裝在侧面,便于剑鞘处于正位,宽边靠在身上,同时剑璏在正中,而穿戴在腰上的长面孔则处于稍微靠上一点,可以让剑鞘重心略微下移,确保整体的稳当。但是,有不少资料显示,还有一种剑璏安裝在中部以下,可以让剑首朝下。不过这种方法还需要在剑鞘上有个固定剑的装置,否则剑会滑出剑鞘。这种看似不合理的系戴方法肯定存在,所以有专家认为是一种礼仪的需要。特別是在日常作为礼器佩戴时,更加突出其礼仪功能,达到“以其在身拱时敛在臂内也”的效果。所以,佩剑有两种方法,剑璏上下不同,为战时和礼仪两种不同的用途。

璏与琏。《说文》:“璏,剑鼻,玉也。”应该说是不对的,可能与剑卫相混了。有的则把璏称琏,把玉剑璏称为玉剑琏。这方面有的专家认为有其一定的联系。《尔雅·释器》:“絕,绶也。”在古文字里琏与相通,絕是古代贯串佩玉的带子。如《后汉书,舆服志下》:“解去钹佩,留其系踡。”在《诗经·小雅·大东》:“鞘鞘佩踡,不以其长。”郑玄笺:“佩琏者,以瑞玉为佩。”用鰱这样特殊绳索所佩的瑞玉,都可通借称之为“璲”。璲是用丝绦缠住的,那么璏与鞘的绑缚是靠什么?不难判断璆也是瑞玉,它与鞘的绑缚,也一定用絕,所以把琏同璆相通,将琏当成璆,并且以璲为璆了。琐

珌,从玉必声,古同琿。必,甲骨文像裝有长柄的戈,是秘的初文。因为“必”赋予必定的内涵,则本义由秘继承,为柄的内涵。必字小篆成为《说文》所说的“从八戈也声,分极也。”意思是最上或者最下,珌为剑鞘之下饰。

玉剑珌。玉剑珌安裝于剑鞘的底部。一般正反面对称,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状,大多数微微束腰(有资料称为盾形)。上面与剑鞘连接,一般正中有一个较大的圆孔或者随截面形较长的椭圆孔,两边有一对牛鼻斜孔,用于插销固定之用。从上下看,剑珌大多呈中间宽厚,两边对称渐薄,截面为扁长椭圆形或者弧菱形,不过上窄下宽,形状相同。这种较为规整的造型的纹饰也往往左右对称,中间有直线或者脊划分。不过,玉剑珌的造型最为多样,只要能够与剑鞘相连,整体协调,就可以发挥自身多变的形体,或者浮雕,或者镂雕,大多是束腰梯形,也有长方形和异形。有资料显示,有的剑珌也具有攻击的实用功能。

玉与金属兵器的结合开始于夏商时期,商周出现以玉为主制作的锋刀,有的全玉,有的镶嵌到青铜上,主要模仿青铜兵器,作为礼仪和宗教功能。而后来的玉饰剑则具有实用和礼仪两大功能。有人提出,作为礼仪服制,佩剑似乎应该比“佩刀”等级更高,至今出土的玉具剑也要比“玉具刀”要多得多,等级也要高得多;但文献记载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向,而且具有一种似乎是“不约而同”的普遍性,以“如为未备”一语解釋,难以釋疑。这与刀剑发展的前后有关,上面“诗中鞘饰”已经阐述,《诗经》就用到琫、碑、珌等剑鞘饰的名词。剑饰,除了剑璏外,大多具有对称特点。剑璏装于剑鞘的侧面,并且顺着剑鞘的长轴方向,故不用对称设计,其中变化就较多。而剑首、剑格、剑璋和剑珌都尽量对称,与剑的“中正平和”的儒学内涵相符。英国学者罗森(jessiCa RaWson)认为,商周开始的玉与兵器的结合,与中国古人信仰玉的神秘保护功能有关,值得中国玉学家的关注。

珁(Ci),从玉从瓦,古同瓷,也就瓷的古字。瓷,从瓦次声。珌和瓷,二字都从“瓦”。瓦,甲骨文为象形字,象屋瓦俯仰相承的样子,也是瓦部字的部首。《说文,瓦部》:“瓦,土器已烧者之总名。”珁字從玉,表示在坚硬度和表面温润度及声音清脆程度这三方面都很像玉,属于“仿玉”“类玉”,按照古人的说法是“瓷之似玉者”。

瓷之似玉者。毋庸置疑,中国人对玉有深厚的情感,甚至玉是一种审美标准,所以大家都要与玉去比较,都做成玉的某些特性。如有人描写汝窑作品的“青如天,面如玉。”有的说“白如玉”等并没有抓住玉的本质特性。如钧窑的“似玉非玉胜似玉”到是可以,“似玉”表示有玉的温润感,但是“非玉”,同时又有“胜似玉”的地方,其“雨过天晴云破处”是一种复合色,玉就难以为之。它以白云悠悠的背境,衬托出一片空澄的蓝天,文人赋予了高远、悠静、空澄、恬美、优雅等审美情怀。假如与玉比坚韧、比温润可能比不过,但发挥瓷器自有的特色,这才是本质。

玉伴陶瓷。玉石与陶瓷是两个相伴时间最长的工艺门类了。从考古上看,最早的陶片应该超过1.8万年,我觉得可能还要长些。虽然考古证明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玉器(具有严格定义的玉器)的年代为8000年,甚至学术界一致认为玉器历史在万年左右,但是作为石器的玉质制品(河磨玉的砍斫器约2万年左右)和作为佩饰的玉石制品(非闪石玉)则达到3.8万年,我们把它称为玉制品。目前很难说哪个更早。不过两个艺术形态相伴最长,我想应该是没有问题。

相伴万年。陶器最早应该是作为器皿而发明的。陶制器皿的发明极大地改善了原始人们的生活,逐渐发展成为原始人生活的必备器物,说的形象一点,是我们人类的饭碗,直到现在还是这样。随着技术的改进,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即使迁徙也绝不放弃。所以考古学家可以通过陶制器物的器形、造型和用途来分析,来研究古人的生活和迁徙、部落的橫向联系和纵向发展。陶片成为了考古学的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而作为玉器(不同于玉器之前的玉制品)从来不是实用的,即使是兵器和工具,绝大部分的兵器、工具很少有使用痕迹,而史前直至商代主要还是祭天的礼器,之后成为等级礼器、君子比德之佩饰等用途。也可以这样规划,玉器主要是上层建筑,陶器为经济基础。

当然,陶器也承载了物质和精神的文化,在遥远的六七千年之前的彩陶上就大放异彩,开始人类的“第一次艺术浪潮”(王仁湘)。在彩陶发达的时空中,玉器显得若无其事,我有点不甚明白。同样,玉器在距今5500-4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治玉中心遍布九州大地,出现了以“神玉”为特征的第一个玉器高峰。

高峰联袂。以汉兵马俑为代表的汉俑也成为了浪漫主义雕塑的鼻祖,原始瓷器孕育而出。玉器也经历西周的“文艺复兴”和春秋战国的“百花齐放”,在汉代迎来了以“王玉”为特征的第二个玉器高峰。唐宋以降,陶瓷特別是瓷器的成熟,则更加艺术化,审美元素更加突出,历来成为贵族们追逐的对象。到了明清,瓷器款式、类型和技术革新层出不穷,甚至到了疯狂程度,一度成为全球追逐的对象,中国与陶瓷也画上了等号(China)。期间玉器也出现文人化倾向,但是由于优质玉料皇家的垄断,民玉其实只有其名而无实际的普及。但是宋代开始的古玉收藏、仿制和研究,促进了玉文化的大幅度普及,直至明清才有少数贵族和商贾涉猎,同时也更加世俗化,甚至为升官发财和福禄寿喜服务,并成为资产的组成部分。期间的乾隆朝,凭借康乾盛世的国力,乾隆个人喜好及其好大喜功的个性,瓷玉一道登上了第三次高峰。

猜你喜欢

玉器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七十四)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七十五)
齐家文化玉器赏鉴
西汉玉器的鉴定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五十三)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五十二)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