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部佛教造像
2017-05-30邢继柱
西藏藏中地区佛教造像,内容比较多。藏中地区的艺术,无论在雕塑还是在绘画方面,都是在西藏融合印度、尼泊尔、中原佛教艺术之后,逐渐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立风格的艺术。藏中其实是后藏、前藏的总称,也被称为“卫藏”,包括后藏的日喀则地区、前藏的拉萨和山南地区,离卫藏地区最近的还有不丹、锡金和尼泊尔。这里形成了藏传佛教的核心艺术区。
2005年,我在古玩城買了一尊釋迦牟尼佛像(图一),高24.5厘米,非常精致、漂亮,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工3世纪晚期到工4世纪早期之间在西藏地区做的佛像,受尼泊尔风格影响比较大。东北印度也有类似造型的佛像,比如我收藏的马拉29厘米高的一尊。元代时期的造像,不论藏中、尼泊尔,还是元大都,都有一些区別。纯粹的尼泊尔造像就是马拉王朝造像,后面有非常特殊的红色朱砂,非常薄,颗粒非常小,大几百年才形成的非常深的红色,莲花辦后部都涂有朱砂,是尼泊尔供奉的仪轨之一,所以我们看到后面有朱砂的一定是尼泊尔马拉王朝的造像。
尼泊尔造像有一尊高29厘米的释迦牟尼,也是我收藏的,和这尊对比,有一些不同。这尊没有朱砂,一般就是藏中制作的。元大都的造像与它不一样,一般用低锌黄铜造像,而且元大都的造像都是过渡期的,在造像仪轨上没有藏中和尼泊尔把握得好。因此元大都的造像少有精彩的,比例不太协调的偏多。
关于元大都造像,大家可以看罗伯特(Robert R,Biger)出的两本书,在他的那两本书里我感觉只有两三尊不错,是收藏级的。不论是宫廷的大都,还是宫廷以外的大都时期造像,好的非常非常少。
这尊13世纪下半叶的金刚萨埵(图二),藏中这个地方都是用红铜、纯铜,受尼泊尔的影响多。我认为当时在西藏还不具备大规模:台炼钢的条件,这种纯铜大部分来自尼泊尔,也完全是尼泊尔制作工艺,在造像的造型上也近乎一样。唯一的特点是没有完全按照马拉王朝的仪轨来做,比如这尊金刚萨埵,莲座下方也是拖地连珠纹,束腰式仰覆莲,在整个装饰上完全继承了尼泊尔造像风格,因为当时阿尼哥带着尼泊尔人来西藏造像,造像者也都是纽瓦尔的艺术大师,在西藏制作的佛像,它的金水比尼泊尔的还要厚一些。
这个时期,正是元朝独宠萨迦的时候,所以整个西藏可以说是在萨迦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尤其藏中是当时整个西藏最富裕的地方,因此它的造像不论是用铜、金,还是嵌宝石,都不惜工本,造像手头都比较重。在元代,这种佛像的题材在藏中不是特別多。释迦牟尼像比较多,菩萨类的,常见的如绿度母、金刚萨捶、宝杖怙主、四臂玛哈嘎拉相对多一些,很多护法题材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出现。
在元代,尼泊尔对西藏藏中地区,就是翻过一道山,通过木斯塘到萨迦,距离很近,影响比较大。佛像普遍具有力度,崇尚力量感,这个特征非常明显,不像14、15世纪的造像,力度越来越小。
去年在保利拍卖Speelman收藏的那尊释迦牟尼(图三),时间为14世纪下半叶,非常漂亮。度量经方面没得说,美,很美。材质是红铜,鎏金厚重,工艺精细,从我尊崇的四字标准“柔润亮美”来看是无可挑剔的。藏中造像受尼泊尔影响,尼泊尔又受笈多影响,笈多又受马图拉萨尔纳特影响。所以从3世纪发展到13、14世纪一千年,它还是受一开始的萨尔纳特影响比较大。有的佛像没有衣纹,有的很浅,但是造像的力度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高峰,非常精彩。
这尊釋迦牟尼,2008年在纽约佳士得,金融危机的时候,去拍卖行的人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比较少,当时价格很便宜,大概一千二三百万被speelman拍走的。那一年我正好是没签上证,没去成,但我对这件事很清楚,因为每次图录都会认认真真地看。Speelman对喜马拉雅艺术的理解非常深,从他爸爸开始玩,他今年也有七十多岁了,他的爸爸也是玩了一辈子,他们家族这大几十年,大约八十多年的积累使得他们的眼力非常好。当年低谷时买的佛像,现在拿出来卖,落槌价差不多九千多万,八年翻了九倍,这种投资的眼力非常厉害。
这尊佛像的特点,莲座很大,可以说成大梯形座,其实到后来的康熙时期也是受这种影响比较多,它的细节做得很好。尼泊尔和藏中的很多跏趺坐形象的造像在两条小腿的交叉盘腿处做得很含糊,好像黏在了一起,但是这尊就做得非常清晰,刀工也到位,给人一种非常真实的感觉。看佛像是否美、精、润,还有柔和的刀工,都要从细节上着眼。
藏中地区的造像遗存比较多,因为这个地方的大型寺庙较为集中。13、14世纪,萨迦政教合一统治着西藏,到了14世纪下半叶,帕竹和明朝政府建立了非常好的相互关系。帕竹噶举政教合一,在明朝时期统治了西藏。作为帕竹噶举派的主寺,丹萨替寺,在当时是最辉煌的,其造像更有力度,手头更重,金水也更厚。丹萨替造像在做工方面能达到真正精致的并不多,它是属于一种特殊的供奉形式,不同于一般的佛像供于佛龛内或神坛上,而是供于含利灵塔的塔身周围,少则200余尊,多达3000余尊。丹萨替寺当时在外面有很多大的铜塔,佛像基本上都是挂在塔上的,在很多图录上有这方面的图片。意大利有位喜马拉雅学者图奇,在民国时期去丹萨替寺拍过照片。
前年在纽约亚洲协会也展出了一批丹萨替佛像(丹萨替的金色幻影Golden Visions ofDensatil:A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y),是集国外众多藏家、机构,大约有四五十件佛像,还有一些配件,也出了本图录,在那本图录上就有图奇的照片。这些图像资料能反映丹萨替寺造像在14世纪下半叶至工5世纪上半叶的百八十年中取得的辉煌成就。现在的丹萨替寺于十年前又重建了,这座寺庙在1962年的时候就被国务院定为西藏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在“文革”的时候被破坏掉了,好在还是有很多佛像留存了下来。后来在重建的时候也出土了很多当时丹萨替寺被炸掉的塔和佛像,大几百件,但是到底有多好,我们还没有看到。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佛像主要是亚洲协会展出的那些,还有各大博物馆或多或少有一些丹萨替寺的佛像,收藏家手里不多,在有的藏家手里零零散散的也就一两件。但是全世界收藏丹萨替寺造像最多的就是首博,首博四楼的展厅里常年都有大概二三十尊特別好的丹萨替寺的佛像。这种佛像也是红铜厚胎,鎏金很厚,力度非常大,但是不追求非常细致的雕工,它追求的是力度和佛教艺术中的神秘感觉。
图四、图五、图六这三尊是纯粹的丹萨替寺造像,图七和图八这两尊是受丹萨替寺影响的造像。14世纪末及整个15世纪丹萨替寺风格的造像,有金刚手、不动明王。丹萨替寺造像对后来的影响不是特別广泛,时间也不长,因为它本身存在时间就比较短,总共百八十年的辉煌,所以后来藏中地区有些丹萨替风格的造像,称为“后丹萨替寺造像”,在力度上要小一些,后面没有挂钩,这意味着不是往塔上挂的,而是摆着供奉的,但风格上还是丹萨替风格,对后续西藏的造像有一些影响。
我比较喜欢藏中工5世纪的造像。它和丹萨替风格、马拉风格相比,制作更精致,题材更广泛。嵌半宝石的很多,有一部分嵌银、嵌红铜。在15世纪这一百年,藏中地区真正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藏中风格造像主要也是指的这些。
图九这尊釋迦牟尼是受尼泊尔影响的15世纪藏中造像。额头很宽,天庭饱满,在白毫上还嵌了一小块绿松石。从美学上看,这尊造像的躯体十分健硕,双肩圆满,胸部厚实,腰间有明显的内收弧度,这种体态兼具了力量感与柔美感。造像材质是红铜。袈裟上的高浮雕,并以双道连珠纹表现衣缘,其间錾刻了纹饰。袈裟上用凸起的连珠示出条衣的表现手法可以使衣服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些都是藏中典型的风格。
图十这一尊是长寿佛,制作得更精彩,样式华贵,雕工精湛,金色饱满。封底是鎏金的八宝封底,也是借用汉地的吉祥图案,顺时针依次为:宝伞、宝鱼、胜幢、海螺、莲花、吉祥结、宝瓶、法轮。八宝是佛教威力的八种物象,也可称之为“佛教八吉祥”,其八种图案纹饰大多用在壁画、金银铜雕、木雕之中。清乾隆时期,八种纹饰曾被分別制作成立体造型的陈设品,常与供器一起陈放。
图十一这一尊是金刚总持。金水厚,嵌石头嵌银。除了瓔珞,裙子后面的网状瓔珞非常漂亮,而且珊瑚和松石的使用比例也越来越高。
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个风格,精致漂亮。我收藏佛像这十多年,丹萨替寺造像遇到过几尊,但没有特別精致的,所以我手里也没有正宗的丹萨替造像。确实在国内没有特別好的,像KoLLe吋白卖公司拍过的2200萬那尊,国内市场真就没出现过。所以藏中15世纪的造像,我认为还是收藏的重点。
说它是收藏重点,不仅是能满足“柔润亮美”的四字原则,而且在市场上也能买到,有的甚至几十万就能买到非常精彩的小件佛像,几百万能买到精彩的大件佛像。从收藏角度上看,我认为工5世纪藏中西藏造像是巅峰之作。它不像藏西地区模仿喀什米尔风格,而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虽然还能看到其它地区的艺术风格元素,但是没有人再说是仿什么什么或按照什么什么做的。比如说八宝纹,完全是西藏自己的风格。和壁画、唐卡一样,在14、15世纪,已经彻底形成了西藏本土化的艺术风格,因此这段时期的作品是最值得记忆的。
在15世纪,西藏各个分支都在发展,有资助,资金雄厚。造像题材比过去多了很多,密宗造像随之多了起来。
这些是我收藏的一部分密宗造像(图十二至图十四)。比如大威德金刚、时轮金刚、喜金刚、胜乐金刚,还有大持金刚双身像。各种双身佛像,即通常说的欢喜佛,在这个时期就丰富起来了。这种佛像题材的丰富说明了几个问题,一是资金雄厚,因为设计、制作、打磨、镶嵌都非常复杂;二是题材的广泛说明了当时密宗活动比过去要多得多。我们见到藏中地区最早的密宗佛像,15世纪的比较多。
这种双身造像,复杂的多头多手多脚多法器,对乾隆朝的密宗造像有直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乾隆时期的题材有了更进一步地发展,六品佛楼是成体系的、规模的,一个楼就是一套佛像。
工5世纪藏中的佛像无论是密宗的复杂佛像还是单体佛像,制作工艺都非常精致,度量经都掌握得非常好,很少看到补丁、补铸、砂眼。这段应该都是藏中几个人寺庙做的佛像,一个是大师造像,一个是寺庙,都是大土司支持。
藏中比较重要的寺庙有萨迦寺、夏鲁寺、白居寺、丹萨替寺,还有距西藏很近的达隆寺(噶举)。很多寺庙相互包容,那时黄教格鲁派还没有得势,其它教派相对融合,一个寺庙里可能出现多个教派,供奉的佛像也大体相同。寺庙的规模很大,上万人的寺庙不在少数。造像是否精彩,与佛教和经济的繁荣及社会稳定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佛教和经济都衰落,那么造像艺术也会衰落。
再举四尊造像。前两尊是古印度八十四人成就者其中之二,图十五是莲花生大师,是印度著名的密教大师,也是宁玛派的传承祖师,图十六是达玛巴尊者。后两尊是萨迦寺道果传承的祖师像。比如,我收藏的这尊红帽的上师像(图十七)是萨班贡嘎坚赞,被誉为“萨迦五祖”中的第四祖,是一位藏族杰出的宗教领袖、政治家和学者。这种祖师像在市场上有很多,去年翰海香港拍卖会上,拍了大约有七八尊这种莲座特征的,最近保利拍卖也有两尊。其实佛像和同时代的唐卡一样,有一种道果传承的事件和意义在其中。有关道果传承方面,柏漫林先生讲得比较清楚,他对唐卡研究比较多。我一般只讲艺术风格,大家如果收藏上师像,那一定要收藏最精彩的。藏中地区的造像有15世纪的,也有16世纪的。16世纪时,由于经济状況不是很好,加上佛教之间的一些矛盾,导致佛像做得粗糙了一些,不是很精致。
关于祖师像,我认为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尤其到16世纪这一百多年是最好的时候,对祖师崇敬有加,每个寺庙都做自己的祖师像。甚至有一些堪布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有人为他造像,但大部分是在他去世之后为了缅怀祖师而造像,特別是给那些寺庙中最大的喇嘛造像。在当时,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热情和风尚,大家看到的大部分祖师像都是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之间的。
现在纯西藏风格的祖师像同样很受大家的青睐。近年来,喜欢收藏佛像的“小朋友”比较多,这种祖师像因为比较写实,背后故事也相对丰富一些,因此在这两三年得到了普遍的追捧,有些人更把祖师像当作圣物。这是可喜的一面,说明大家对西藏艺术,还有宗教的背景,也是对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各种状況都有越来越深入地了解,所以大家也愿意花钱去购藏。
祖师像的特点就是写实,完全是照着本人做的。他的手势,手里拿的法器,长相表情、衣着,基本是按照寺庙祖师真实状态制作,以便大家追思。这类佛像非常多,有鎏金的,还有纯铜不鎏金的,也有嵌银、红铜和嵌宝石的。当时的西藏匠师们已经掌握了成熟的制作手法,因此做得比较多样化。比如前面那尊工5世纪的金刚总持像,莲座的后面不再做莲花辦,只用阴刻的方式来表现也非常的漂亮。大师们种种创作灵感没有被禁锢,他们的作品百花齐放,这种感觉特別好。
有些圈内人士往往说16世纪佛像做得粗糙,乏善可陈,18世纪乾隆时期也做得比较粗糙,其实这本身是它的特点,并不是乏善可陈。因为这两个阶段,16世纪西藏的藏中和18世纪的北京及周边,造像量很大,自然而然就会有一些不太精致的造像,但同时又能让大家看到原先看不到的各种题材。比如16世纪藏中的祖师像,看模样你不会知道哪一尊会是谁,但是这些造像背面都有铭文“顶礼某某某”。所以,题材的广泛完全可以弥补不如那些阶段做的少而精致的缺陷。到了乾隆时期也一样,乾隆时期的题材可以说发展到巅峰,护法有多少种一下根本数不清,我到现在收藏有二十多尊,各种题材和造型,但到底会有多少也还没统计清楚,题材的广泛让我们大开眼界。说某个阶段乏善可陈比较狭隘,是因为见的东西不多,见得多了就知道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特点。
图十八为祖师像,祖师像所用材料的特点,有的用白铜,有的用黄铜,有的用红铜,有的带镶嵌,有的不带,有的鎏金。西藏到了16世纪真的是百花齐放,现在小件的也做,很精彩,那就看你的眼力,看你能不能发现哪些是精致的,哪些是更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多了,就必须靠眼力去筛选。不像存世量少的佛像,可以说不太能有筛选的可能性。比如说犍陀罗的铜佛,全世界也没剩下多少尊,你研究再多也没用。笈多时期的铜佛,也没有多少,加在一起可能也不会超过15尊,用石头做的不算。而到了16世纪的藏中,就好像内地18世纪乾隆时期一样,佛像非常多,可以进行筛选。
这些给大家看的佛像有少量的已经不在我手里了。因为收藏西藏文化艺术的人很多,一天到晚盯着哪里有好藏品,有的人比我的情结还深。15世纪下半葉到17世纪,这两百多年时间对祖师像的追求越来越深。比如这尊五世达赖喇嘛像(图十九),29厘米见方,前后、左右、上下的尺寸都一样,体量大,很精致,錾花一丝不苟,鎏金非常厚重。所以对祖师的尊崇一样可以用艺术形式体现,这个时期这种题材的造像很多,大家都有机会收藏。
说到藏中的日喀则、拉萨和山南地区这三个地方,发展到17世纪的时候,格鲁派得势。格鲁派是在清政府还没进关的时候,也就是皇太极还在沈阳时,喇嘛就派人到沈阳去交流沟通。在清政府进关之前,已经和西藏格鲁派达成一致。所以风水轮流转,从元代的萨迦派到明代的噶举派,又从明代噶举到清代的格鲁派,到17世纪格鲁派得势以后主要是在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罗布林卡、大昭寺这些大寺庙设有自己的作坊,所做的佛像也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像藏王类的,博物馆偶尔有一些,北京嘉德2004年秋拍拍过三尊(Lotl2明中期铜鎏金香拔拉法王;Lot69明末清初铜鎏金赤松德赞;Lot71明末清初铜鎏金松赞干布),但都没有这尊拉托托日年赞做得好。能反映拉托托日年赞的题材造像极为罕见,我们可以看到鎏金保存完好的原封底,高25厘米,托塔,造像写实,金水厚,都是17世纪最精彩的藏王。据文献记载,拉托托日年赞生活在公元4世纪前后。自吐番第一代聂赤赞普以来,历代吐蕃王皆以苯教为护国教,直到第二十七代吐蕃王拉托托日年赞时期,佛教正值传入吐蕃地区,他因护持佛教而成为西藏家喻户晓的人物。其实自公元3世纪,吐番赞普的服饰已经与众不同。我们可以看到这尊造像(图二十)顶髻缠巾,这种用丝带缠绕的高冠可称为“朝霞冠”。面庞方圆,躯体圆浑,十分壮硕,胸腹凸显,身着翻领长袍,腰间系丝带,足蹬高靴。特別是衣纹,自然而写实,厚重且流畅,通过这种华丽的衣饰,已完全可以体现出赞普的身份是尤为高贵的。左手托着经书,右手托一宝塔,半跏趺坐。方形台座前方垂下一条卡垫,两侧双狮托举台面。台座后方底部边沿刻有藏文题记,汉译为:雪域正法之始祖托托日/右第三。第二十七代吐蕃王拉托托日年赞时,有物从天降,内有《宝箧经》、《六字真言》、《诸佛菩萨名称经》和一座金塔,人无识者,因名之为玄秘神物。后世以此为佛法传入西藏之始,故此一题记以dbU bmyes(起始,始祖)名之。“右第三”说明该作品是成组作品中的一尊,按此编号可以推知,这组作品左右的前六尊,当为赞普松赞干布及其之前的“下赞五王”。“下赞五王”即多汝龙赞、赤赞南、赤扎本赞、赤托杰托赞、拉托托日年赞。整体造型给人一种舒展流畅的感觉,雕刻工艺极其精细,人物神态也很自然,很生动,面相上尽显庄严慈祥,像这样的造像都不是民间工匠所能铸造出来的,都是西藏官方铸造的。
铜鎏金白玛哈嘎拉像(图二十一)在17、18世纪产量比较大,扎什伦布寺和罗布林卡会做这样的佛像,不论是造型、还是题材,都越来越丰富。这个地方做佛像的量比较大,精彩的佛像并不是太多。大家应该经常看到,17世纪的佛像,仿哪的都有,比如仿东北印度,仿尼泊尔,仿喀什米尔,仿斯瓦特。它为什么哪都仿?就是因为那个时期的造像数量庞大。如果要满足大寺庙的兴建,所需数量也巨大,那么在创作上就跟不上。所以要收藏16、17、18世纪的造像,就一定要精挑细选,判断哪些是收藏级的才行。
图二十二这尊就是最好的雪堆白。雪堆白位于布达拉宫山下,是西藏地区手工艺水平最高的管办机构,专门给达赖喇嘛造像的地方。雪堆白造像基本上是采用东北印度帕拉风格,体量较小,莲花辦比较平,造像婀娜多姿。大家经常可以看到国内外的拍卖会中时常出现雪堆白造像,真正精彩的很少,这尊确实是最美的雪堆白造像之一。造型舒展流畅,姿态优美典雅,形象生动可爱,装饰繁缛亮丽。紫褐铜色富有紫金铜效果,手持器物为金质,身上饰物为银质,是目前同类造像中最为精美的智行佛母像。在造像工艺方面力求精致和典雅,布局严谨,刀工细腻,线条流畅,代表了西藏近、现代传统工艺的最高水准。雪堆白艺术风格不仅影响到清代宫廷,也对西藏和蒙古的造像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雪堆白、扎什伦布寺和罗布林卡是藏中地区的三大造像中心。
罗布林卡的造像在上海世博会的时候就拿去展过,被称为“最接近天空的艺术”。我看过三次,一次在上海,一次在河南省博物院,还有前些日子在颐和园又展了一回。大威德金刚,十一面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图二十三),这是罗布林卡最精彩、最出名的两尊造像。它也是用的红铜鎏金,但罗布林卡的金都比较薄,扎什伦布寺的金也比较薄,因为量比较大。但罗布林卡的区別是对佛像加彩,喜欢在佛像头发、脸部、身体重要部位加彩,尤其是喜欢做站着的忿怒相形象的佛像。这种罗布林卡的造像比扎什伦布寺和雪堆白都少。
这是17世纪三个主要的造像中心和它的艺术形式。但是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寺庙的绘画很棒,它的造像相对就差一些,因为重点放在了不同的方面。比如说扎什伦布寺,我们看拍卖会总说扎什伦布寺造像好,能拍到天价,其实是比较片面的。扎什伦布寺的出名,是因为15世纪门拉顿珠创建了勉唐风格,以及工7世纪曲英嘉措在扎什伦布寺做住持堪布,是新勉唐风格,在门拉顿珠基础上加了很多描金,加了一些重彩,画得富丽堂皇。乾隆皇帝特別喜欢这种庄重豪华的风格,和他的审美情趣是非常匹配的。宫廷造像也基本以新勉唐风格,也就是曲英嘉措风格为主,而扎什伦布寺本身又是班禅住锡地,所以在五世达赖重建布达拉宫时,也是任命曲英嘉措为首席设计师、首席艺术家。扎什伦布寺无疑是非常地出名,但并不是因为造像,而是因为壁画和唐卡,是在绘画这方面。
同样,藏中也包括山南地区,但今天我们为什么除了提到了丹萨替风格造像就没有说更多其它的山南地区造像,因为山南造像和藏东差不多。造型比较卡通,金水比较薄,工艺相对简单粗糙。这也是因为山南有最伟大的钦则钦莫画派的绘画。虽然传承下来的很少,但非常精彩。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你的头发会有点立起来的感觉。去年香港有一张大威德金刚的唐卡,Rossi&Rossi收藏的,深蓝色背景,忿怒相的密宗的双修佛,气势磅礴。所以每个地方的重点不一样,不是绘画好就造像好,造像好绘画就好,而是各有侧重。
问与答
提问1:后三尊扎什伦布寺和罗布林卡遣像,蓮花辦不同,是属于不同时期吗?
回答:你看莲花辦不一样,但其实每一个莲花辦是一样的,只是有些紧密,有些疏松。有些在小圆座,有些在方座,但每个都一样,继承了15世纪的莲花辦。包括永宣的莲花辦也是这样,只是更有力度一些。
提問2:大戚德金刚一般都是红铜加金吗?产区是否有集中产地?
回答:大威德金刚主要在清代比较多,明代的特別少。我发的那尊明代15世纪的就特別少。大威德金刚是格鲁派的本尊,除了释迦牟尼佛,最重要的就是大威德金刚。所以17世纪之后才逐渐多起来,原先特別少,再之前就没有。它主要是格鲁派本尊。一般都不是红铜,红铜鎏金特別特別少。大部分是黄铜鎏金,乾隆时期比较多。
提问3:雪堆白遣像和乾隆仿古遣像有什么不一样?
回答:雪堆白佛像的产生早于乾隆仿古佛像。乾隆仿古佛像采用的是黄铜烧古,省了鎏金,节省了成本。雪堆白造像和乾隆仿古佛像一样,都是用黄铜,但雪堆白造像还有少量鎏金的,铜质更细腻一些。在艺术风格上,雪堆白主要借鉴了东北印度帕拉造像艺术风格,影响比较大,所以就选了这个风格。乾隆仿古佛像在风格上就比较多,有仿尼泊尔的,帕拉的,也有仿喀什米尔的。
提问4:乾隆喜欢浮夸风,雍四爷偏好哪种风格?
回答:乾隆在人类历史上算是最大的收藏家,再往前就是宋徽宗,他们都是大收藏家。乾隆的创意也非常大。雍四爷没有风格,雍四爷就不做佛像。有些人把雪堆白做的那种座比较高、仰覆莲花辦中间有一道空白的说成是雍正的,其实那么说是不对的,那些都是乾隆早期借鉴雪堆白做的。我记得哪年嘉德拍了一尊大清雍正,被speelman买了,他还和我得瑟,但我知道那个款是后来打的。雍正这个皇帝了不得,非常扎实,不像爸爸和儿子非常张扬。缂丝织锦,不能随便使用,要恢复经济嘛。雍正在瓷器上下功夫,派心腹大臣驻景德镇,也是因为泥巴便宜,在工艺和美术上下功夫,成本低,使用、送礼都可以,也是节约的一种方法。那个时候反正金属特別少。
邢继柱,骨董时光微讲堂讲师,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客座研究员,北京瑞宝赛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瑞宝阁主人。喜爱使用头衔:喜马拉雅艺术收集者。2002年开始收藏金铜佛像、明清家具、明清织绣、古玩杂项等,是我国重要的喜马拉雅艺术收藏家。2012年曾举办“吉金成瑞宝相庄严”瑞宝阁藏金铜佛像收藏展。著有《鸣鹤清赏——瑞宝阁藏金铜佛像》,井在各类知名杂志发表过多篇佛像相关专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