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如何提升工科类大学生职业认同

2017-05-30张轶李魏达

科技风 2017年21期
关键词:职业认同认知提升策略

张轶  李魏达

摘要:本文在调研理工科大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基础上,了解了理工科类的大学生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的近况,深入地研究了促进理工科类的大学生职业认可的策略,以达到进一步提高理工科类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的目的。

关键词:工科类大学生;职业认同、认知、情感;提升策略

就大学生就业这个问题来说,它反映了一所高校培育出的大学生的质量,也反映出了大学教育的进步和标准。也是这些原因让大学生就业变成了社会关心和重视的热点话题。就目前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情况了,而大学生的就业才能是判断大学生能否就业成功的主要因素。一个人的就业才能由他的职业认同、适应能力、人力资源以及社会资源所构成的,在这四个因素之中职业认同是最重要的因素,也说明了提高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性。经过大量的研究和思考,有专家证明了职业认同对大学生取得就业的机遇以及提高就业的质量有着重大的预料效果。对理工科类院校的学生的职业认可进行考察和思索,不仅可以促使他们在入职以后的进步,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积极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和科学技术的前进。

一、研究对象

本文旨在研究理工科类院校中的大学生职业认同的近况,因此,选择理工科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调查的时间是在2017年的3月份,利用随机采样的方式来调查,一共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后来回收了472份有用的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44%。调查对象中有355人是男生,占75.2%,有117人为女生,占24.8%。调查问卷为胡道圣与安蓉一起编写的职业认同量表,这份调查问卷包括职业认可、职业情感以及职业行为方向三个方面。

二、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理工科类的大学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因为只有,55.6%的同学直接表达了憧憬自己的职业前景。这对于个人的就业能力来说是堪忧的。同时,从调查结果来看,理工科类的大学生的职业认同在男生和女生的整体水准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这个结果和假设中的男生应该高出女生有差别。这个可以用下列说法来说明:随着社会的持续进取和蓬勃发展,妇女的社会地位持续提升,性别歧视的事情越来越少,男女平等的观点为人们深切了解和信服。理工科女大学生充满着对本专业所对口的工作岗位的憧憬。

三、提升职业认同的对策与建议

(一)构造一个良好的课程教学系统

在校大学生对本专业的研习和强化是在毕业后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的基本,然而在大学时开设的课程刚好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平台,是一所学校培育好学生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有一个良好的合乎常理的课程教学系统能确保学校能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一个良好的课程教学系统是应该以学生为基本,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培育出高质量人才。学校应该设立一些实验课程来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加一些创新型课程来增加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设立就业指导教学来让学生了解就业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化对专业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应该丰富选修课,让学生能自由自在的选取自己所喜欢的课程,使学生开阔眼界,不再拘泥于课堂,更好的增强自身的能力。

(二)增强学生有关专业方面的实践活动

人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说明了一个人的职业情感能对他的事业有帮助有贡献。积极向上的职业情感能让人对工作充满了热情,是人为之而努力,这也就说明了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职业情感对大学生出现职业认可很有帮助。在校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认同不仅仅就在课堂学习就能培养出来的,光课堂上养成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学校不可缺少的要开设跟专业有关的实习和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特定的情况下了解到本专业。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开设专业实习,让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更好的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学校应多与企业进行深度交流,增强两者之间的合作,努力为学生创造实习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三)创建就业指导体系

因為每个年级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认知都是不同,因此在实施就业指导工作的时候应该按照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指导,要创建一个合理的就业指导体系,让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对自己的专业了解的十分彻底,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

四、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让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到工科类大学生对职业认同、职业认知等专业方面的现状。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工科类院校做出努力去改变。按照我们想好并提出的对策,认真的去为工科类大学生谋福利,帮助大家提高职业认同,职业认知等专业认识,让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为自己的以后的人生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严玉梅.高校教师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宋广文,魏淑华.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

[4]刘秋颖,苏彦捷.初次就业个体的职业认同获得及其相关因素[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5]张葵葵,李俊.影响中职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分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猜你喜欢

职业认同认知提升策略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90后医学生职业认同浅析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欠发达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