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众生皆为父母”为预设前提的菩提心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17-05-30仁增才郎陈通

关键词:父母众生现实意义

仁增才郎 陈通

摘要: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为“觉悟”,“萨埵”即“众生” 或 “有情”,由此合成“使众生觉悟”或“觉有情”。菩提心思想是藏传佛教的根本理念,其核心是慈悲。它以“众生皆为父母”为预设前提进行展开,并以因果缘起为逻辑路径导出的必然结论,也是通过六度来逐步实践升华的智悲双运观修法门。菩提心思想作为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圆满融合完整的有机体系,对伦理道德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菩萨思想;众生;父母;预设前提;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99(2017)02-0054-05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shb.2017.02.08

一、菩萨及菩提心思想释义

探讨和研究菩提心,必须以菩萨为理论起点。在大小乘佛教传统中,因各自所依据的经典有所不同,对菩萨的定位、分类、任务等方面,也有不同的认识和阐述。根据小乘佛教《小部》十五部经,第十《本生经》,十四《佛种姓经》及十五《所行藏经》等经典及注疏,对菩萨的定位具有两种指意:其一是对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以及尚无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的尊称;其二是对获得菩提(bodhi觉悟)果位者的尊称。菩萨的主要任务是实践十种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耐、真实、决意、慈和舍等。

在大乘佛教中,根据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世亲菩萨的《发菩提心经论》等佛教经典,对菩萨有新的认识和定位。根据大乘佛教经典,菩萨是梵语Bodhisattva,即“菩提萨埵”的简称。根据梵文词源学,“Bodhi”“菩提”为“觉悟”,“sattva”“萨埵”为“众生” 或 “有情”,菩萨亦为“觉悟的众生”或“觉有情”。“觉悟”有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即自觉后将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或众生就叫做菩提萨埵。众菩萨中除一般菩萨外,还有观音、地藏、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梵文中称Mahāsattva,汉译音为“摩诃萨”。一般佛教经典译文中,译有“大士、圣士、开士”等称谓。

根据大乘佛教经典,龙树菩萨《大智度论》的“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无著菩萨《瑜伽师地论》的“初发菩提心者,入大乘菩萨之列”,世亲菩萨《发菩提心经论》的“依思惟诸佛、观身过患,慈憋众生、求最胜果四缘修观而发菩提心”等等,都是对菩萨及菩提心的定义和界定。菩萨是为了普度众生而放弃涅磐,协助佛陀传播佛法,救助众生者的称谓,其任务是“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同时依“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者,如终生潜心于实践自度度他的高僧大德以及在家居士均称作菩萨。

藏传佛教菩提道次第论理将声闻、缘觉与菩萨依次合称为修法三乘,属于六凡四圣构成的十法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观修诸波罗蜜行在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以及观修利自利他圆满者均称菩萨。菩提心思想是其根本理念,核心是慈悲,通过布施等波罗蜜六度来逐步实践、升华的智悲双运观修法门。通过智慧来断明,以慈悲为内在精神,以布施等波罗蜜六度来逐步实践、升华的智行合一法门,是大乘佛教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的系统思想。根据相关藏传佛教教派史,唯识宗将《慈氏五论》作为佛教观修法门后,才有了闻思修为一体的菩提心观修思想。其中《现观庄严论》是菩提道次第根本教授。《经庄严论》是菩提道次第实修教授。《辩中边论》和《辨法性论》是将寂止(定)和胜观(慧)双运为核心的论著。《究竟一乘宝性论》是阐明佛法究竟智慧的著作。

藏传佛教史上,阿底峡尊者在赴藏弘法过程中,通过《菩提道炬论》《〈菩提道灯〉难处释》《摄行论》《发菩提心论》等论著,逐步确立了具有完整体系菩提心观修理论。从阿底峡尊者传承的菩提心观修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七重因果观修法和自他相换观修法。七重因果观修法,由佛陀传给弥勒菩萨,再传无著菩萨,后传至金洲大师。自他相换教授,由佛陀传给文殊菩萨,再传寂天菩萨,最后传至金洲大师。阿底峡尊者在金洲大师前求得此二教授,再传到西藏。七种因果观修法是以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增上意乐、大悲心、菩提心等依次为基础的渐进观修法。自他相换观修法,是以利他为主、依他观己的换位思考观修法。在菩提道次第论理中,将佛法总摄为三士道观修次第,即下士、中士、上士观修次第。在上士道觀修次第中,详述菩提心思想,即菩提心和菩提行。三士道观修次第是《菩提道炬论》的理论框架和核心内容,它对藏传佛教各教派,特别对格鲁派理论体系和修行次第的形成和完善产生决定性影响。宗喀巴大师通过《菩提道次第廣论》和《密宗次第广论》,使菩提心思想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

二、以“众生皆为父母”为预设前提的菩提心思想的佛经依据及发展

“众生皆为父母”为预设前提的菩提心思想,是在对佛教经典中所出佛语的引释的基础上逐步整合梳理而成的。《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有:“尔时,世尊引领大众,直往南行,忽见路边聚骨一堆。尔时,如来向彼枯骨,五体投地,恭敬礼拜。” [1]1当阿难合掌恭问其故时,世尊回答:“此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以是因缘,我今礼拜。” [1]1经文中,世尊以解惑方式向阿难指明,在无数生死轮回中,所有众生皆有成为自己因缘父母的可能性。世尊详细列举了母亲怀胎守护、临产受苦、生子忘忧等难以报达的十大殊胜恩德,以“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决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1]9,说明父母难以想象的艰辛和伟大,指明对父母究竟无穷殊胜恩德的难以报答性。世尊借此所有众生皆有可成为自己因缘父母的可能性,由此推出将生死轮回中的众生视为现世父母的必要性。《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也就自然成为“众生皆为父母”作为预设前提的佛经依据。在菩提心思想中,只有将众生作为自己累世生死轮回中的因缘父母,并以此作为发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逻辑前提和普遍假设,才能有建立菩提心思想为核心的、活的动态的佛教观修佛门的可能性。否则,要求人们“为善”“行善”,履行佛教戒律、道德等召唤,因缺乏理论和逻辑基础而变得十分苍白。

根据阿底峡尊者的菩提心观修思想,在观修无量悲心时,应该将自己的母亲作为观修对象,思维她以往的无限慈悲,观想她正在轮回中受苦,决意使她即刻获得解脱。进而催生所有众生均与现世母没有任何差别的思想,发心使他们也能即刻摆脱轮回苦难获得解脱。按照宁玛派华智仁波切的观修思想,观修无量悲心时,首先将一悲惨的牛或羊作为自己的所缘境,然后如此观想:她曾经是我的母亲,现在正受轮回之苦,我必须使她挣脱轮回苦难获得解脱。再而将众生作为自己的所缘境(观修对象),并如此观想:她们曾经都是自己的母亲,现在正受轮回之苦,我必须使她们挣脱轮回苦难获得解脱。在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藏传佛教这一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在阐述菩提心观修法门时,以“众生皆为父母”为预设前提,引出了知母、念恩、报恩等系统思想。

三、以“众生皆为父母”为预设前提的菩提心思想的基本理路

根据《菩提道次第广论》,在观想众生为父为母等有恩者时,首先必须观想宇宙无边无际,时空流转和众生轮回无始无终。所有众生也因生死轮回缘起做过自己的亲人,和自己有过如父母、兄弟、姐妹、导师等有恩者的关系。所以,在所有众生中,“也没有一个有情不曾做过自己的母亲等亲属”[2]159 。初次将众生观修为自己的母亲等亲人时,首先必须将所有对自己有恩的众生作为观修对象,并将此观修对象无限拓展,最终将所有众生都纳入自己的观修范围。根据佛教菩提心理论,在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中,任何众生都有可能做过自己的母亲或有恩者。在每一次轮回中,只有在母亲等的无私奉献和殊胜恩德之下,才能健康地茁壮成长。因此对每个人而言,其累世轮回是无数次的,做过其累世母亲等者也是无量数的,甚至所有众生都有可能做自己的轮回因缘母亲等亲人。依这种理路来观修菩提心,称做大慈大悲心,也叫知母心。

根据《菩提道次第广论》,在观修念恩时,就必须把所有众生都观想为自己前世因缘母亲等进行观修,只有这样才能使念恩心“快速生起”[2]159 。把所有众生观想为自己母亲等来观修菩提心时,应把众生视为现时母亲来观修,从母亲赐予肉体、生命、财产以及赐教做人处事的知识等方方面面来观修,如此观修才能容易生起思念母亲博大深厚的殊胜恩德之心。根据佛教菩提心理论,在生起对母亲的念恩心之后,逐步把它拓展到父亲等亲友,观修他们同样也对自己有过像母亲般的恩情,只有这样才能生起强烈的感恩心。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对其它众生也做同樣的念恩观修。最后将怨敌也纳入观修对象,这样才能生起一切众生皆为母亲的殊胜菩提心思想。 总之,在观修念恩心时,不仅可以从亲人拓展到非亲非敌者以及对怨敌的念恩,也可以把念恩心拓展到对自己民族、国家以及由万事万物构成的自然的知恩图报中。

根据《菩提道次第广论》,在观修报恩时,由于在此生和往生之间,不仅发生时隔久远、空间不一等变化,加上人類自身的无明,每个人不可能生来就能敏锐地觉悟所有众生皆和自己有过父母等亲缘关系。因此,很多人在看到他者受苦受难时,往往报以视而不见、遇而避之的态度。这种对待有恩者的冷漠态度,“还会有什么比此更加无耻”[2]160 。在萌生念恩心之后就要报恩。根据菩提道次第论理,在往世生死轮回中,由于转生时间久远、空间各异等种种原因,忘记或忽视曾经对自己有恩的众生,当在她们在煎受苦难时,不做他们有力依靠,将她们的苦难置之度外,只满足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解脱,没有比这更加需要深感羞耻和惭愧的事情。从世俗道德而言,也可以将忘恩负义者判定为恶人,他们也只有被世人唾弃的结果。根据佛教菩提心理论,将对现世母亲的报恩思想拓展到对所有众生的报恩时,才能称之为菩提心报恩思想。根据《致弟子书》 ,当和自己有过亲缘关系众生落入生死苦海时,因诸多原因,没有能够及时觉悟到他们都和自己曾经在某时、某地有过亲缘关系,现今在受苦受难时,任其煎熬而自求幸福,是一种“无耻何过于此”的行为。诸如在《致弟子书》中所述的思想,在《无边功德赞》《中观心论》《集学论》等典籍中也均有论述。

根据《菩提道次第广论》,在观修慈时,对于无始以来就在生死轮回中进行被动轮回的诸众生来说,没有什么幸福安乐可言,只能紧随自己的无明和世俗欲望了却一生又一世。因此在修慈时,不仅需要萌生诸众生为何没有获得幸福的慈心,还以度己度他为己任来观想由我“使他们得到安乐。”[2]161慈的对象应该是还没有获得涅槃解脱果位的所有众生,所以应做的是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得到幸福安乐,并强烈地希望由我能够使他们得到幸福安乐。在具体的修慈次第众,首先将自己的亲友作为观修对象进行观修,然后拓展到中庸者,即非亲亦非敌者,然后再拓展到自己的怨敌;其次针对个别对象进行观修,然后将观修对象拓展到所有众生。只有思维众生的苦难,才能容易产生慈心。思维众生缺乏安乐,希望他们获得安乐,才能容易产生让众生获得幸福快乐的悦意慈心。

根据《菩提道次第广论》,在观修悲时,每当看到有情众生遭受各种各样的苦难时,必须以这些众生曾经对自己有过某种恩情,现在已到报恩的时候。所以在让他们远离苦难获得幸福的菩提心的促使下,通过具体行动使他们远离困难获得幸福。这种让他者离苦得乐之心,首先要从此生亲人开始,逐步拓展到有一般关系者,依次拓展到自己的冤家,并“渐次修习十方一切有情”[2]162。观修悲心的对象应该是由三苦所折磨的所有众生,以祈求他们能够远离各种困难出发,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帮助他们远离各种困难获得福乐。以现实的亲人及其苦难作为观修参照,将菩提心和菩提行贯穿到所有众生的离苦得乐实践中。在观修悲心时,依次从自己此世的亲友开始到中庸者和怨敌,并且逐步将所有众生都统摄到自己的观修对象中。

根据《菩提道次第广论》,在观修增上意乐时,通过观修行慈心和悲心后,如何使受苦受难者离苦得乐,作为自己应当承担的重任。尽管这种责任心会出现强弱不同的时刻,但必须将这种菩提心思想铭记于心,并努力贯穿于自己的身心语实践中,促使生起“如何让他们获得安乐、解脱众苦” [2]164的菩提心。通过逐步观修并引发无量慈悲心后,进一步思维所有众生皆深陷苦难,如何能使他们获得快乐、远离痛苦作为自己的身体力行的方向和目标。进而将解除所有众生的苦难并与于福乐的菩提心,始终贯穿于自己的言意行实际观修实践中。

《菩提道次第广论》谈到观修菩提心时说,根据前面所讲菩提道次第理路,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利己利他者就地祈求获得菩提,进而生起获得菩提之心。但仅仅具备祈求获得菩提之心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严格按皈依阶段所讲的那样,首先要从观想身语意三事业殊胜功德开始,极力培养和增长纯洁信仰,并将纯洁信仰作为意愿的根本,然后发起至诚至纯的获得如此功德的意愿。仅仅从圆满自利而言,获得一切智种同样具备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尽管发心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以慈悲利他为核心的发心显得极为重要。“这是《修次初篇》引用《智印三摩地经》所说” [2]164,具备为利益众生而发愿成佛的意愿固然很重要,但仅仅有此意愿还远远不够,必须要真正了解佛法身语意三种功德,并自行生起菩提之心。只有依靠佛法最高智慧,即究竟智慧,才能真正圆满实践利他利己的最高目标。要想实现利己利他两种圆满,首先必须获得究竟智慧。在生起菩提心诸次第中,最为核心的是属于因地的大悲心。因为对待众生的慈悲心越强,欲利众生的责任心就会更强,自然为利众生而成就佛果的意念也越坚定。

《菩提道次第广论》谈到认识所修之果就是发心时说,其理论源于《现观庄严论》教义。在诸发心类别方面主要依据《华严经》的分类方法。正如《入行论》所说:“应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别,如是智应知,此二别如次。”发心可以分为愿心和行心二种类型。虽然对于发心有着诸多分类和说法,但只要具备为利众生而祈求获得佛果的意愿,尽管已学或未学布施等,在受菩萨戒之前均属于菩提心愿心。在受菩萨戒之后方可成为菩萨心行心。如同《修次第篇》所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愿当成佛,当初开始希求之心叫做愿心。受菩萨戒律以后,行集各种资粮食叫做行心。” [2]165以上所述慈心、悲心、增上意乐等为观修次第的善果就是菩提心。对于菩提心,正如《现观庄严论》所说,“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菩提心又分为发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种类型。发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是辩证的统一体,只有发菩提心才能行菩提心。

总之,不管是出自弥勒菩萨的七种因果观修法,即以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增上意乐、大悲心、菩提心等依次为基础的渐进观修法门,还是出自寂天菩萨《入行论》的自他相换观修法,均以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等构成的四无量心为中心。四无量心是指菩萨普度众生应该具备的四种精神境界。其中无量具有因无量、缘无量、众生无量、时间和空间无量、果报和福德无量等含义。慈悲也有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和无缘慈悲構成的三种慈悲,并以施度、戒度、忍度、进度、定度和智度等波罗蜜六度来实践和完成。

在藏传佛法传承中,以菩提心为前提,将波罗蜜六度的修证作为桥梁,才能从以生死苦恼为相的此岸到达涅槃入寂为相的彼岸。观修菩萨心是因,成就涅槃入寂是果。在因果之间,尚存间距,要想圆满超越,就必须广修六度。因此,六度是菩萨思想的实践法门,是成就佛果的必经阶梯,也是由凡夫渐入圣境的宝筏。

在强调慈悲的重要性时,同样强调慈悲与智慧的同体性,二者在观修佛法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对慈悲和智慧的同体性和同等性作了详尽的阐述。龙树菩萨在《宝行王正论》中,就如何做好一位国君,并对佛法实践于慈善等公益事业方面,有具体而详尽的阐释,其内容涵盖宗教、教育、慈济、医疗等层面。龙树菩萨认为任何国家,无论大小、贫富,都应该建造寺院、馆驿及观亭,在道旁造井开池,为路人提供茶水;对于病困交加,没有生活保障者,国王必须施以慈悲之道,使他们在和平与安详的环境下安身立命。慈悲对象不仅不限于人类,而且要延伸到一切众生。 总之,菩提心思想不仅是以“众生皆为父母”为预设前提的无限延伸和拓展,也是以因果缘起理论作为逻辑枢纽导出的必然结论,更是通过布施波罗蜜等六度来逐步实践的智悲双运的观修法门。 菩提心思想作为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完整的有机的思想体系,对于重建道德思想及构建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四、以“众生皆为父母”为预设前提的菩提心思想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佛教菩提心思想是以七重因果和自他相换为基本理路的思想体系。在七重因果思想中,以“众生皆为父母”为预设前提,以因果和缘起理论作为逻辑路径,智慧和方法为衡量标准,来强调宇宙万物间的不可分离性和相互依存性,以及尊重他者、尊重异类、尊重众生、自觉觉他、自利利人的重要性。首先,菩提心思想是以知恩图报、平等慈悲、自觉觉他、自利利人为基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倡和发扬知恩图报及平等慈悲之心,不仅有利于萌发报答恩人、民族、社会和国家等的感恩意识,同样有利于促成人人平等、众生平等的平等观念。自觉自利是通过对自己真实人生的体认达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实现。觉他利人使一切众生实现对真实人生的觉悟,进而达到对生命的终极完善与超越。自觉觉他是自救救他和自度度他相辅相成的有機整体体。要想实现自觉觉他目的,仅仅依靠自己的独善其身还远远不够,必须在胸怀救度所有众生的大慈大悲,与他人建立的和谐关系中才能实现。自觉自利是觉他利他的根本条件和前提准备,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对菩提心逐步升华次第的真正体悟,才能力度众生来实现利乐有情。而觉他利他则是自身觉悟的客观要求,也是自身觉悟必不可少的有机成分。因此,通过提倡菩提心思想,不仅有助于发扬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理性精神,同样也有助于促进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实践精神,并以此能够全面提升和普遍提高社会公德和民众职业道德;其次,菩提心思想是以因果和缘起理论作为逻辑路径的整体。佛教认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万事万物均由一定的因缘条件和合而生起,现象世界总是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因果缘起关系之中。因缘关系不仅构成人与人,人与家庭、社会及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同样构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作为万物之一,同大自然的其他一切存在者,包括山川流水、花木鸟兽之间构成相依为命、互为生存条件的关系。因此,通过提倡和发扬菩提心思想,不仅有助于促进人类身心间的和谐关系,也有助于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同样也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父母恩重难报经[M].鸠摩罗什,译.陕西省佛教协会宏法利生委员会,1997.

[2]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M].祁顺来,海月,译.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父母众生现实意义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写在六合金光寺
油服回暖下的众生象
慈怀众生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年过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