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社会养老模式及其服务设施

2017-05-30周向玉

中国商论 2017年25期
关键词:养老模式服务设施社会

周向玉

摘 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体制也日益成为焦点,在我国,因为自身的原因,许多家庭都把老年人送到一些社会机构的养老服务体系中。社会型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的主要体现为对养老服务的提供方式类型的整理和拟合。为了使我们的社会型养老服务得到有效发展,我们应该注重责任多元化的协调,管理的多呈次管理,和对养老服务的专业化。

关键词:社会 养老模式 服务设施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9(a)-13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还有主要是我国的人员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新型的社会型养老服务体系越来越成为我们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方式,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由传统的家庭养老转变为社会型养老服务,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养老发展的一般趋势,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去构建一个体系去适合中国养老发展的实际情况,如何去建设这个体系,我国还在不断的建设和探索中。

1 社会养老模式的作用和内涵

1.1 社会养老模式的作用

社会养老模式是以社会养老服务设施为主体,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生活服务的养老方式,如供养、保健、学习、娱乐等,这些服务设施包括养老院、敬老院、托老所等。随着城市人口结构、家庭构成的变化,社会养老服务设施的作用日渐突出。

1.2 传统形式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

在当今社会,养老模式可分为家庭的养老模式和社会型养老服务模式,我们国家一直以来以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模式为主,个别以政府的介入养老的建设服务更多的是以个人选择性的老人的自身福利保障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由社区或者政府的主管部门为主要领导,在事业单位中实施,为那些在家庭养老中出现困难而不能有效地赡养老人的家庭提供帮助和养老的条件保障。

1.3 社会型养老服务的意义和内涵

上面所说的是传统的养老形式的保障和意义,而社会型养老服务体系总体来说是区别于传统的家庭式养老服务体系的一种新型的观念和模式。社会型养老服务是通过社会化行为为简单的路径,用国有的制度为其做好充分的保障,用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为其做有力的向导。为满足各种老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与帮助,在不断完善养老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化养老保障,细心建设养老机构的建立和实施,为养老的资金提供多元化的支持和充足的准备,在这些有力的政策领导下为老年人的养老条件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和指引。

1.4 社会型养老服务体系的政治意义

社会型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政府面临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沉重的压力现实下的有力回应,是由民生导向下的重要的内容和决策,对于这个社会型养老服务体系下促进相关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的新型的保障制度,实现我们国家社会的安定稳定,促进我们国家社会的安定团结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意义。但是,我们国家社会型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还是不够完善。其根本的功能还是在于解决我们国家所面临的社会老龄化问题,老龄化的问题是我们国家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为解决其老龄化问题,我们的社会型养老服务体系应该把重点放在我们的养老功能的基础建设功能的实现,就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的社会型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应该围绕这个原因,作为一系列政策实施的中心指导,且是强调协作的趋向性,建立切实有效的协作性质的网络共享。实现服务的整合与管理,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链接,实现系统功能的整合与利用。

2 我国养老设施的分布及格局

众所周知,老龄人的分布一般来讲是城市地区要远远高于农村地区,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城市地区的设施的数量要远远低于我们在城市所要求的标准的配备数量,这就使得我们城市之间的养老标准不能得到有效的切实的保障与利用。在服务条件方面,乡下的交通服务条件与城市相比较来说,有着极大的差距和问题,众所周知,交通条件是老年人在入住养老设施时候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对于老年人来说,好的交通是老年人出门时候探访亲人和朋友,生病时候外出就医,在休闲的时候可以外出旅游和散步谈心的基础设施和必要的条件。还有就是老年人住房的设置不是十分均衡,老年人入住条件不是所有的养老机构都会有所保障,所以很多机构都住不满。

3 社会养老设施的运作问题

很多养老机构的设立并不是因为养老的目的而设立。由于很多社会养老的机构其建立的目的不是为了为老人们提供有力的服务,其服务的对象也指代不明,实际的管理要求不能够与老年人的要求进行有效的磨合,使很多老年人不能够适应,有的社会养老机构有着社会福利的影子,我们知道,很多社会养老的机构是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建立起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其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政府的有关部门的拨款,以及其他爱心人士或者愛心组织的捐助,但是,在我们这个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里,各个社会养老的机构财力有限,所以很多就不能够有效地向老年人提供细心的服务,如何解决社会养老的机构安置问题,是全社会共同要面对的课题之一,我们应该担当起瞻养的责任。另外,大多数的社会养老机构的收费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老年人的经历收入主要是来源于自己的退休金,甚至有些农村的老人只能依靠他人进行捐助或者经济上的来源,但是有些社会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并不适合,有些社会养老机构为了维护自身的发展,收取的费用也高低不等,这就直接影响了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机构的信赖,影响着我们社会的社会养老机构的稳定和发展,还有较低的入住率,造成入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不仅是因为服务设施的分布不是十分合理,收费高低的不同外,还有子女的态度,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会住进社会养老机构的老人大多是没有人赡养的老人,倘若有子孙的老人被送进社会养老的机构里面,人们就会说他的子女不孝,所以有了这种想法,很多子女不愿意将老人送进社会养老的机构里面,一些社会养老的机构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的水平有限,使得老年人不愿意入住或者退出,另外,很多社会养老的机构对老人的生活只关注物质方面和健康卫生方面,而对老人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关注不够,不能对老人形成有效的吸引。有的老人为家庭和幸福付出了一辈子,苦心经营,所以老了的时候不想放弃自己的经营,不愿意离开家里去生活。

4 关于完善养老服务的建议

社会养老模式的家庭化与传统的养老服务不同,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以家庭为基础,家庭是老年人基本的生活场所,但是对养老的服务则是由社区和组织来提供,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在舒适的家庭之中享受到子女的孝敬和乐趣,又可以体会到社会和老人的集体生活的快乐与健康,这也解决了养老来源的经济问题,因此,国家就大力发展这种养老社会的实施居家养老的形式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基本内容。居家养老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养老的主要形式之一,我们应该以特别贫困的老年人为主体。然后逐步扩建范围,利用资源的有效引导,积极发展居家养老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5 结语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社会问题,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人口问题一般以60年为周期,当今老龄化的影响至少持续60年,更何况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养老模式也不断遇到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杨秦,张强.特殊人群公共服务设施人性化功能调适[J].新疆社会科学,2016(06).

[2] 程顺祺,祁新华,金星星,等.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研究进展[J].热带地理,2016(01).

[3] 梁丽霞.农村家庭养老失能状况分析及复能策略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5(10).

猜你喜欢

养老模式服务设施社会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基于实效性的社区居住服务设施统筹研究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引导城市消费对接旅游消费的异地养老模式探索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