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CIB的《进出口实务英》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2017-05-30张馨文李丽
张馨文 李丽
摘 要: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进出口实务(英)》课程教学中引入POCIB国际贸易实训模拟软件,首次实现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且成效显著。在课程结束时面向本次POCIB使用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析表明基于POCIB的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在实验时间安排、评价方式、POCIB软件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继续使用POCIB进行实验教学提供了教学改革的依据。
关键词:POCIB;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4-0124-03
Abstract: In the first semester of 2016-2017school year, POCIB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simulation software was introduced in the import and export practice course teaching of business English major of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of Economic and Trade University. The teaching mode puts teach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and achieves success. At the end of the course,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made for the POCIB student user. Questionnaire analysis shows that POCIB based experiment teaching can posi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relevant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 ability. Issues also reflected in the experimental tim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POCIB software design, which provide the basis for teaching reform of the POCIB experiment teaching in the first semester of 2017-2018 school year.
Keywords: POCIB;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in experiment teaching
一、概述
《進出口实务(英)》课程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开设的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商务英语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条款、交易条件磋商与合同的订立、履行等内容。该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政策、法律、法规及惯例,并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及方法,具备分析和处理国际贸易实务问题的能力。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为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结合《进出口实务(英)》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在学生经过两个月系统知识学习之后,于2016年11月7日至2017年1月7日开始使用POCIB(Practice for Operational Competenc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国际贸易实训模拟软件进行模拟交易。POCIB项目自2011年开始应用于全国各大高校的国贸专业教学,使课程内容紧贴现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供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现在各大高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基于POCIB软件的实验教学改革,针对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是否能够取得预期成效,以及此后的教学改革将如何继续开展,成为本课程教学的关注点。
二、基于POCIB的《进出口实务(英)》课程教学改革
在POCIB实验教学环节,每个学生从注册独立核算的贸易公司开始体验国际贸易实务的各个环节。学生在POCIB模拟环境中选择任一国家与其他九个国家进行贸易往来,通过寻找贸易伙伴、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四个环节,从不同方面掌握进出口业务流程。为检验教学成效,在实验环节结束后面向参加课程学习的商务英语专业共87位学生进行了关于POCIB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1. 问卷设计
此次问卷调查对象为英语学院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共87位学生,由于调查总体数量较小,采用在结课周课堂上发放问卷的方式,以保证样本量等于或尽可能接近总体且确保被调查者认真填写问卷,问卷为匿名形式。在正式调查开始前,随机选择9位学生进行了试测,并根据试测结果修改了问卷的部分内容,使问卷设计更贴近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
本问卷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学生使用POCIB时间的调查,包括将模拟交易期集中分配在这两个月哪一阶段、每周使用POCIB频率、每天集中使用POCIB时间段等。第二部分是关于学生的交易对象的调查,具体划分为本校学生和外校学生,其中包括学生的第一笔交易对象、是否与外校学生做过交易及具体交易单数、学生更愿意与哪一类对象进行交易等。第三部分是关于学生的实际操作的调查,其中包括学生熟练掌握POCIB整个业务流程的所花时间和学生可以脱离在POCIB百科指导下自主完成操作所花时间。第四部分是关于学生对于POCIB使用体验的正负面评价的量表调查。量表的设计顺序上将正负面评价进行随机穿插以防止学生在填写量表时思维固化影响问卷结果的科学性。
2. 调查结果分析
本问卷发放给英语学院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共87位学生,共回收了8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84份,无效问卷3份。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POCIB实验教学试行成效显著,学生满意度高
在问卷第四部分量表中,共有6个问题是关于POCIB软件的积极影响,使用SPSS软件计算该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用于衡量其问卷信度,得出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65,高于0.8,因此可以认为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即问卷调查结果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或一致性。
63.09%的学生认为使用POCIB的过程激发了自己对国际贸易的兴趣。80.96%的学生认为做完POCIB后对教材内容更加容易理解。91.57%的学生认为使用POCIB有利于自己对国际贸易实务基础知识如贸易术语、结算方式等的掌握。88.09%的学生认为POCIB让自己感受到了模拟的国际贸易情境,有利于熟悉国际货物买卖的实际操作环节和相关部门。86.9%的学生认为POCIB中填写预算和单据等环节让自己对细节更加重视,更加严谨仔细。42.16%的学生认为使用POCIB提高了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但仍有40.96%学生对此表示持中看法。
(2)POCIB实验教学试行中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做出调整
调查结果POCIB的试行中也出现了以下问题,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改革中调整教学方法。第一,POCIB 2个月的使用时间过长,71.42%的学生认为POCIB占用了自己太多时间。第二,课程评价方式给予学生过多压力,67.31%的学生认为星星数打分让自己很有压力,不想继续做单子了但仍坚持想要争取四星到五星。第三,学生分配时间不合理,将任务堆积在后期做不完。53.57%的学生临近期末复习时间POCIB任务还没有完成,觉得集中在后期的机会成本太大。第四,学生过分依赖POCIB百科而忽略了对知识的系统掌握,持这一看法的学生占38.80%。第五,学生倾向于和认识的本校同学通过线下提前商量好的方式交易,较少与外校同学合作。关于学生的第一笔交易对象,本校学生占70.24%,外校学生占29.76%,33.33%的学生从未和外校学生做过交易,77.11%的学生更愿意与本校学生做交易。
以上这五个方面的问题表明,以后的教学改革应围绕合理分配时间、调整考核评价方法、控制任务量、引导限制交易对象等方面做出调整。
(3)POCIB软件系统自身亟待更新
本调查问卷除了研究学生对POCIB的教学效果的看法以外,还就学生对POCIB软件本身的评价进行了量表统计(见图1)。其中,一些POCIB软件自身问题也暴露出来。
73.81%的学生认为POCIB中10个国家数量太少,不利于模擬贸易的开展。POCIB长期使用固定的十个国家,国家数量过少导致学生们在选择交易对象时受到限制,学生们认为增加国家数量将大大增加使用POCIB的模拟体验。67.86%的学生认为每个国家生产产品种类太少且不具有新意,应该多增加些新产品。POCIB中每个国家的产品每期都是固定的,没有更新,产品种类也已过时,这不仅影响了学生们的模拟体验,而且学生可以通过和往期学员交流哪些产品可以谋取暴利,哪些产品利润率较低,从而在利润计算和价格商谈上投机取巧。因此,POCIB应定期更新产品种类或者更新产品的价格。有48.19%的学生习惯在保险上投资很多,并非常期待货物运输中遇险,从而赚取很多利润。POCIB所设立的保险制度与遇险系统被学生们利用,成为牟取暴利的途径之一,学生们在模拟国际贸易环境中俨然成为了风险爱好者,这与实际的进出口操作大相径庭。
以上三个问题希望能对POCIB软件自身的更新改进提供一些建议。POCIB软件作为现在全国各大高校用于实训国际贸易人才的重要工具,应当不断完善,创造更加有助教学、更加真实的模拟环境。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继续使用POCIB,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问卷分析表明,POCIB实验教学具有引导学生重视业务细节、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基础知识、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感受模拟国际贸易情境、更加容易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对国际贸易兴趣等六大优点。
(二)针对初次使用POCIB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调整
1. 理论与实际衔接问题
传统的进出口实务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体与标的、进出口商品的名称、品质、数量、包装、价格、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国际货款的收付、进出口商品的检验、争议的预防与处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磋商、订立与履行、贸易方式与融资等内容,知识体系成熟完备。然而POCIB模拟交易环节为便于操作,有些方面进行了简化处理,例如,模拟交易中仅包括FOB、CIF、CFR、CIP、CPT、FCA六种贸易术语结合L/C、D/P、D/A、T/T四种支付方式,模拟实验环节所涵盖的知识内容与理论学习内容并不完全吻合。
在2017年的授课安排中努力寻求理论学习与模拟实验内容的契合点。在理论教学阶段,一方面注重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架构,另一方面结合POCIB实验内容,将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整合、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程进入到实验环节时能够更加顺畅的过渡。由于在有限的课时内增加了实验环节,需要更为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因此,在授课时结合不同章节的特点,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提前将任务、文件、案例等资料放在教学辅助平台上,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比重。同时,在期末增加闭卷笔试环节,有助于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
2. 实验环节设计问题
由于学生普遍反映完成POCIB五星任务占用时间过长,并且据调查发现要达到四星至五星的成绩至少需要20单以上的业务。问卷调查表明,如果要求设立一个实验期必须完成的最低交易单数,75.90%的学生选择在6~11单之间,且选择6~8单的学生人数最多,达到42.17%。问卷调查显示,69.05%的学生集中于整个实训的中后期使用POCIB,且前期学生每周使用POCIB的天数较少,大多在1~3天左右,而大部分学生在中后期才每天都使用POCIB,由此可以认为,学生在后期完不成任务与其未能合理分配时间存在一定联系。问卷调查显示,75.01%的学生认为POCIB最适合的时间长度在20~40天之间,且认同30天的学生人数最多,占40.48%。由于第一次试行POCIB实训持续时间长达两个月,学生们普遍反映实训期过长。问卷分析表明,学生倾向于和认识的本校同学通过线下提前商量好的方式交易,较少与外校同学合作。
3. 考核评价问题
2016年的课程评价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教师的评价,包括出勤、课堂活动的参与、磋商环节email的调阅,以及期中考试;另一部分则是实验过程中系统自动记录,从业务能力、跟单能力和学习能力三个综合的能力指标来对学习成果做出评定;在课程评价中,两部分各占50%。由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系统以星号表示的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价,很多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不断地增加交易,不断刷星。这样虽然有助于学生熟悉业务流程,熟练各环节的操作,却也在学生中形成明显的竞争压力,尤其在期末复习阶段,学生不自觉地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各门课程的综合备考,也使得最后实验环节的成绩优秀率偏高。
此外,問卷调查显示,38.80%的学生认为在POCIB实验过程中过分依赖POCIB百科上的案例程序,从而忽视了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POCIB成绩对理论考核作用不大,期末考试应该增加一定笔试”这一问题,52.38%的学生表示同意。2017年的教学改革中因为实验时间缩短,将实验环节的成绩比例降为40%。保留期末的闭卷笔试,成绩占40%,以保证学生对课程完备知识体系的掌握。平时成绩20%,主要包括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检测、课堂活动的参与、对交易磋商环节往来email的调阅和实验结束后的学生提交的总结报告的评阅。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进出口实务(英)》教学中引入POCIB国际贸易实训模拟软件,能够契合该课程的特点,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更加关注细节,做事脚踏实地,同时也增强了人际沟通能力。基于POCIB的《进出口实务(英)》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将理论学习与模拟交易相结合,在实验课建设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根据调查问卷所总结出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芳.基于POCIB项目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16(01).
[2]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07).
[3]廖万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4]邓秀慧,袁宗福.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高教学刊,2017(23):3.
[5]刘存丰.POCIB综合实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思考[J].高教学刊,2016(20):158-189.
[6]葛秋颖,赵艳莉.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的新思考[J].高教学刊,2016(1):54-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