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模式分析
2017-05-30杜倩
杜倩
摘 要:随着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便捷的网络构建起了一个“零现金”支付的时代。在消费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消费者行为模式也产生了新的风险,个人信息安全、软件支付等问题不断出现。本文针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发展现状、实施特点、主要问题及具体应对策略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移动 互联网 消费者 行为 虚拟 支付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b)-167-02
在时代的变迁中,消费者从“物物消费”转变到了“货币消费”,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鲜明的“虚拟消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发展着深远的变化,“刷脸支付”等移动互联网消费模式已经不是单纯的理念。根據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从PC端向移动端逐步转移,移动互联网消费市场的发展热度不断提升。仅2015年一年,我国移动端网购交易额就已经达到了2.1万亿元。在网购总交易额度上已经达到了55%。手机移动支付因此成为了当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模式。除了手机消费、电脑等线上网络经营模式措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1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模式面临的现状
进入20世纪60年代,电子计算机技术推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人类宣告迈进了第五个技术发展周期——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时期。首先,“随时、随地、随心”的消费购买口号成为了社会消费行为的主导。移动互联网本身所具备的信息整合价值和人际传播价值,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服务。其中所蕴含的消费主动性、消费选择性和消费创造性,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加自主灵活。其次,在商业模式多元化的发展前提下,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种类更加丰富、服务更加完善、质量更加高效。这在无形之中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消费者消费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保障。最后,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消费者参与消费的主体十分多样。服装、食品、医药、家居等消费行业相继进入网络消费的行列,使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消费行为更加紧密。
2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的心理因素
在移动网络环境中,要想进一步扩大移动互联网环境的消费行为,就必须深入研究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在一家网站对消费者网购的测评数据中,网购的风险、消费者的感知以及信任额度表示,在当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更加偏好高心理风险、低经济风险的商品。调查显示,有五分之二的消费者认为网购具备低价的优势,因此在网购的过程中,也更愿意承担较高的风险。
在当前消费者行为模式中,联网和移动通信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网络。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运用移动通信网络形式,借以满足通信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因此,在客户需求多样化的发展前提下,对现有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消费者行为模式研究,也就显得愈加重要。
3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影响消费者行为模式的主要因素
3.1 购物价格的吸引因素
根据CNNIC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了1.41亿人,使用率达到了35%以上。网络购物中,价格对消费者消费影响占有主要份额。网络购物不仅仅是因为价格吸引人,更因为各网络商家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再加上网络购物存在较少的店面、人工等费用,因此致使同类商品的价值普遍较为低廉。网络购物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26%,并且还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3.2 购物便捷性的吸引因素
俗话说:“货比三家。”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日益忙碌的工作使消费者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逛超市和商场。而在网络购物行为中,足不出户就能够进行购物、通过浏览商品图片、各类搜索引擎就能够查看最低价格,这些不同的购物模式具备了方便快捷的特性。在购物的时间、地点等方面,更加适合居民的消费。
从网购用户的性别结构上看,网购群体中女性占主体购物趋势,网购男女比例达到53:47。网络购物的时尚型、便捷性和娱乐性使女性网民成为了网络购物的活跃人群。而对于女性这一消费群体来说,因为消费心理、购物体力等方面的因素,对购物便捷性的渴求更为迫切。
3.3 购物安全性的吸引因素
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消费者一般都可以通过淘宝、支付宝等模式进行付款。“先付款后送货中间商担保”的消费模式和现实购物并不相同。网络购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影响消费者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这样一来,即便消费者收到货物觉得商品不是自己所预想的,那么用户可以采取退货的形式结束交易。整个过程耗时虽然较长,但消费者仍然因为价格、商品等因素,更乐于进行网络消费。在网络购物中,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程度,远远比现实购物情况要更加乐观。
3.4 购物需求存在的普遍性
在网购消费者支付力的构成中,我国网络用户中收入在1000~3000元的人群占有大多数。这一群体可以占到网购整体用户的54.7%。其中,月收入在2000~3000元以上只占到整体网购人群数量的24.9%。从购物需求上看,对中低档产品的需求虽然占有多数,但是对高档产品的需求也存在。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网络购物的门槛已经开始降低,开始以少数人使用的方式向大众服务的方式进行转变。
3.5 购物心理存在的趣味性
和线上购物不同的是,消费者购买的主动性较强。网络不仅仅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购物的实质就是人们享受科技生活的一个具体体现。消费者通过自主、积极、自由的购买,利用网络科技技术浏览、查询、搜索购买某些商家和产品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由此得出的一些商品广告和消费信息,会使消费者更加乐于追求购物的乐趣。
对于很多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消费者来说,网络消费不仅仅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也能够获得大量的信息和娱乐情报。灵活的支付方式和便捷的送货上门服务,使消费者能够更加真切的体验到传统购物方式无法获得的乐趣。
4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模式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4.1 经济风险
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结构中,经济风险也被称为财务风险,它指的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在整个过程中所引起的经济流失的现象。经济风险的产生与移动互联网业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业务联系。例如,某手机网页的流量耗费情况严重,超出了正常的流量交易费用。除次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交易产生的风险。包括支付风险、钱货交易风险等,这些问题导致用户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无法预先产生感知,如果不能进行调控,那么由经济风险导致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4.2 时间风险
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时间风险。时间风险和机会成本之间具备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时间原因上具备各类的原因。例如,网站为了获得点击量对消费者进行恶意的引导、网站页面设计混乱、网络支付链接的使用、切入点不够科学等。这些问题都会使消费者在使用业务的过程中浪费时间,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时间风险。
4.3 信息风险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面临巨大的风险。例如,在互联网上传递的个人信息很有可能被网络黑客和不法分子所盗用、非法使用或传播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消费者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时间、家庭、消费等信息有可能被泄露等,这些信息风险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消费者的生产生活。
5 促进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模式的意见和建议
5.1 重视网络消费的安全性建设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之下,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重要障碍。因此,要想使消费者实现更加流畅、顺利的支付,感受到更加便捷的消费体验,就必须要立足消费购物网站的安全消费上,确保网络消费更加安心。
首先,要联合企业、计算机行业、经销商、消费者等方面,用证书技术解决网络支付安全的问题。采取移动证书、浏览型证书或者动态密码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交易意识。其次。要建立健康的金融监管标准,进一步完善移动互联网环境的消费制度。针对第三方网上支付的行业特点,规范网络支付管理行为,为网上支付提供更加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规,引领网络支付行业的发展。在健全第三方支付机构标准制度的同时,适当提高网络消费产业的健康发展,继而合理制定费率标准,推动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
5.2 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大数据技术
从互联网平台的构建上看,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密集的产业链条。同时具备了一定的生存、经营、管理规律。通过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等相关模式,在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同时,能够深入研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网络中的大数据进行综合的测量。从而找出能够反映消费者社交和商务活动的心理规律和数据关联。充分利用跨界思维开展互联网消费行业之间的数据分享和资源整合。多视角、全方位的看待消费者对于品牌、产品的需求和理解。要结合各大企业线上线下的活动,实现资源优化和优势互补。通过目标群体特征的构建,形成完善的品牌形象,产生更具消费刺激性的品牌联想。例如,将一些传统实体行业和京东、淘宝、天猫等网站进行合作对接。烟草行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找到网络中购买戒烟产品的用户,利用淘宝号码、消费清单、售后调查等。从未围绕这些网络数据,更好的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类信息网络技术及信息传播技术,为“网络消费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服务条件。在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消费渠道。这一发展对消费行为模式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为此,广大企业、网络运营商、物流行业等第三方监管平台,要借助于多种服务模式,营造一个健康、绿色、安全的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的资金、信息安全。引领消费者产生科学的消费行为。确保网络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创造消费内容、实施消费交易、产生更多的商业消费行为。逐步改变了过去消费者传统的消费习惯,进一步推动网络支付等现代化商业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尤利平.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民营快递物流企业绩效管理影响因素研究[J].物流技术,2014(3).
[2] 陈渊博,苗智博,陈扬.大学生网购消费现状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大学生的调查[J].当代经济,2013(16).
[3] 胡祖光,周昊.网络交易成本对消费者网购意愿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3(6).
[4] 金荣荣,黎广泉.农村网购中物流配送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12).
[5] 查克·馬丁,向坤译.决胜移动终端:移动互联时代影响消费者决策的6大关键[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