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火工品科研生产单位的项目管理思路
2017-05-30贾佳曹海洋��
贾佳 曹海洋 ��
摘要:近几年从事火工品科研生产的企业,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促进发展,但成效甚微,寻找适合火工品的项目管理模式才是解决问题的实质。
关键词:火工品;科研生产;科技发展;项目管理
我国从事火工品科研生产的企业,伴随着新形势下武器装备的发展,火工品科研生产任务的数量、复杂程度、紧急程度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笔者叙述火工品企业的项目管理现状及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一些适合火工品项的项目管理思路。
1 火工品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人力资源利用率低
在某从事火工品科研生产的单位,有相当多的员工认为该单位存在一些人力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几乎所有的部门、单位在日常承担工作任务时都会抱怨自己的人手不够,自己承担的事情太多,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员工的工作能力并没有得到最大化利用。在平时的交流中,一部分员工认为自己的才能并没有在目前岗位上得以发挥,其中在一线设计人员的比例更高。人员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其实在人员的使用不做区分,会造成了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一些有经验、高职称、高学历的技术人员做低端的工作,往往影响他们的成就感,严重挫伤工作的积极性。
1.2 项目拖期现象严重
根据对某单位2014年至2016年三个年度项目进度的数据统计,2014年项目拖期率为14.6%,2015年项目拖期率为15%,2016年项目拖期率为17%。项目进度拖期对客户及某研究所均造成很大损失,对客户来说项目拖延不仅仅是经济损失,某些重点武器装备进度拖起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对某研究所来说除了企业利润的损失外,更重要的是信用、市场的损失。
1.3 信息反应传达效率低下
根据调查,在一些火工品科研项目运作过程中,对总体提出的要求反馈迟缓,甚至最后不了了之,没有严格统一对外的部门和人员,信息通过流转多个部门后,多个部门、单位甚至所领导都可能接到客户的反应,最后问题通过多部门的协调,在各个单位进行落实处理,导致一些单位针对没有问题反复落实,这对一线科研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 火工品项目的特点
2.1 产品的品种多、批量小
按照中国军工发展规律一般都是同时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某火工品随着某型号武器装备定型后进入批产,伴随着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研制,对火工品的一些战术性能要求会更高,科研人员就会按照新的要求设计新的火工品。因为一种武器装备中使用火工品的种类、数量从几个到几十个,一些复杂的武器装备使用火工品的量是以百千来计数的,这样一来,就导致火工品的研制品种、数量众多,而且装配工人可能刚刚完全熟练掌握某种火工品装配工艺后,新的产品又完成定型开始批产,装配工人又开始学习新的工艺但是批产订货批量又很小。
2.2 配套级别低,研制周期短
火工品往往会出现在武器装备的各个分系统当中,很难独立成为一个分系统,所以火工品的配置层级相对比较低,这就会导致每当整个武器装备的总方案或者分系统方案进行改动时,火工品的设计就需要改动,研制进度从整个武器系统到各个分系统最后到火工品都会逐级压缩,导致火工品在研制过程中进度十分紧张。
2.3 体积虽小,责任重大
火工品虽然体积不大,但是在武器装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都会被定为关键件或者成败件,一个火工品的失效往往会引起整个武器系统的失败。各家单位对火工品的质量相当重视,无论从原材料采购、加工、装配、试验都必须有可追溯性,对交付的火工品进行质量复查十分严格近似严酷。
3 火工品项目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3.1 加强基础科研的管理
现阶段各火工品科研生产单位的科研生产任务相当比较饱和,所以对基础科研的管理比较薄弱,尤其在新领域、新技术的进取十分缓慢,基础预研项目结题后工程化进程迟缓,这样会导致型号科研项目在涉及一些新技术、新领域时,技术储备不够,长期处于攻关阶段,不能保证项目进度。
对于从事基础科研的人员管理,应该建立相应的政策,建立不同学科的团队,提供更加科学的激励措施,保证先进技术的储备,为工程化应用提供支持,缩短型号研制阶段的时间。
3.2 项目管理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军工企业长期为国家军工装备开展研发工,长期以来的选题、立项主要依靠政府撥款,研究过程中不计成本、不计效益的问题十分突出,但是经过多年的改革,军工各个科研领域已引入的竞争机制,军工企业承接科研项目越来越呈现出市场化趋势。火工品在这方面尤其突出,由于它面对的是研制不同武器装备系统或分系统的单位,而不是直接面对政府或军方。
3.3 引入先进的项目管理系统
火工品项目的特点就是数量多、种类杂,按照以往的管理方式很难系统、全面、准确的管理,引入先进的项目管理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及时的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对于即将拖期项目,迅速召集各相关部门,进行专项协调会,权力保证项目进度;对于科研生产人员无需进行繁琐的计划报送、各项审批,在项目管理系统中均可以完成,为科研生产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4 结语
在未来的战争中,高技术含量的武器装备将被综合运用。火工品的发展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将起到更加突出的作用,选择适合火工品的项目管理模式及方法,能够很好的促使火工品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国田,孟宪珍.关于火工品科研生产及发展的建议与思路[J].火工品,2002,10.
[2]潘玮.国有军工企业多项目组织和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