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部门“治超”问题对策探析

2017-05-30张一雄

大东方 2017年3期
关键词:原因及对策行政执法

摘要:我国目前虽然法治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但我国仍处在依法治国的初级阶段,依法行政仍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我们国家应该高度重视暴力执法、野蛮执法的问题,通过采取相应手段来规范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以期达到“双赢”的局面。本文通过对交通路政部门在“治超”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执法困难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基层执法困境的对策,目的在于能够引起政府的关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消除行政执法难、暴力执法的现象,从而构建依法治国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行政执法;暴力执法;治超;原因及对策

在目前交通部门的治超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侵害,国家的公路、桥梁受到威胁,法治原则受到了侵犯,并且极大地损害了国家行政机关在公众中的形象,如果不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进程,而且将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提高在治超中的行政执法的执法水平,消除超载超限现象,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完善。

一、加强执法人员的素质建设

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行政执法的效果,要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缓解执法人员与执法相对人的矛盾,就必须加强执法人员素质的建设。应该坚持落实和完善执法人员录入与聘用制度,就执法人员现状可以看出,很多执法人员文化程度不高、法律知识匾乏、思想觉悟低,这些都是导致不规范执法,甚至暴力执法,激化与群众矛盾的根源,因此在进行人员招录时,坚决杜绝利用权力、人际关系等“托后门”的手段招錄,因为通过这些方式招进来的人员往往文化程度不高、素质低下,严重的影响执法效果。应严格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要求,来招录聘用执法人员,以行政执法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为内容,以执法资格考试为形式,作为执法人员录用的标准,同时,对应聘者进行思想道德、政治觉悟的考察,以此来保证应聘者的文化程度、思想觉悟能够符合执法工作的要求。

二、改革一线执法人员编制

行政部门或事业单位的一线执法人员的编制混乱也是造成基层执法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事业单位的执法人员中存在大量的“临时工”或“自收自支编”这一部分人员是没有国家财政支持的,要养活这样一些人,就出现了“以罚代超”、按罚款数量返还本单位等执法利益化问题。因此,对这一部分人员可采用分流的办法解决,将其分流到相关的企业单位,或者分散到其他非一线执法或者和群众矛盾较小的岗位。另外,在治超实践中我们发现,行政相对人即百姓和群众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权理解并不明确,反抗情绪很大,往往会激化矛盾,而对警察的畏惧却十分强烈,在治超中有交警与路政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的行动,效果颇为显著。但这样的行动只能存在于特定的一段时间,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将一些特殊的一线执法岗位,或者和群众接触广泛容易激化矛盾的岗位纳入警察队伍编制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良方,例如将路政部门的治超人员的岗位纳入交通警察序列来开展执法活动。

三、提高行政相对人的素质

行政相对人虽然在执法活动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但由于其自身素质的原因,也会激发和执法主体的矛盾,引发行政执法主体野蛮、粗暴的执法行为,因此要改善行政执法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完善行政相对人的素质。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行政相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这主要落实在各类经营活动经营者的资格考试上面,例如在治超中对驾驶员和营运人员的要求即体现在营运资格证,危险品运输资格证等证件方面,严格把关该类资格证考试也是提高行政相对人素质的有效办法。

四、加强相关行政立法

行政执法机关能否依法执法,能否自觉地消除行政行为的违法性,关系到行政执法能否取信于民、能否既规范又有效,是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法治进程的重要手段。行政强制制度是行政职权的扩大和依法行政相结合的产物。其遵循着依法强制原则、比例原则、效率与权利保障兼顾原则、救济原则等原则。这都需要明确专门的法律来确定和表达出来。因此要加快制定《行政强制法》和《行政程序法》,使行政执法主体的行政强制行为有法可依,从而减少由于立法不足或立法界线不清而导致执法侵权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行政执法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影响最大的问题,说我国还处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的初级阶段。暴力执法,执法不作为,暴力抗法等行为的产生极大的破坏了和谐社会的发展,因此要从这种现象的本质上予以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相信,通过政府自身和来自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努力,不仅治超难题可以解决,其他基层执法问题也可迎刃而解,从而形成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的和谐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庆福.《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及对策》[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 任建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M],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3]. 付思明.《中国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4]. 孙益国 丁乐超.《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J],《烟台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5]. 黄学贤.《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研究》[J],《法律科学》,2001年第01期。

作者简介:张一雄,男,汉族,河南人,贵州民族大学法律硕士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原因及对策行政执法
关注学困生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税收执法面临哪些风险,如何应对
临沂市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环保监管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两法衔接”调研报告
浅析如何加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大学生中长跑锻炼焦虑心理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高中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探究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