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离合器结构优化的研究

2017-05-30王新��

科技风 2017年24期
关键词:结构优化

王新��

摘要:本文针对某离合器失效返回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传动带的弯曲变形引起离合器升程的衰退,是导致离合器失效的主要原因。在此种因素作用下,摩擦片的磨损程度不断加大,最终使得离合器难以传递动力。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采用优化离合器结构的方法,将单片传动带设计成双片传动带,在此基础上,利用Marc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两种结构的传动带最大应力数值分别为1045 MPa与830.3 MPa,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1300 MPa,双片传动带的应力相比于单片传动带降低了20.5%,这样有效提高了离合器上传动带的承压能力。通过验证,双片传动带的离合器结构得到良好的优化,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汽车离合器;离合器实效;结构优化

在某离合器的常规耐久试验执行高速排放规范中,5 挡时车速只能提升到 80 km/h 左右(转速已经达到 4000 r/min),6 挡时车速只能提升到 100km/h 左右(转速已经达到 4000 r/min),并且伴有浓厚的离合器烧焦味道。针对上述的现象,文中对离合器返回件进行分析,找出离合器失效的根本原因,从而对离合器的结构进行优化,进而更好地指导企业的实际生产。

一、汽车离合器的发展

钢轮汽车离合器于1889年被发明家戴姆勒发明出来,期主要是通过脚踏板来进行作业。其工作原理是离合器脚踏板踩下之后,拨叉分离后,锥形座圈被拉回,弹簧被释放出,离合器便分离开了。经过很长时间发展后,随后出现了摩擦片,锥形盘摩擦面的材料起初是应用驼毛,但是,进过时间的推移,很快皮革就取代了它。锥形盘离合器应用了几年后,有很快被单盘离合器取代。离合器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单盘离合器,DeDion和Bouton是第一个认识这一点的人。离合器技术在eFordo发明了石棉摩擦片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1920年到当代,石棉摩擦片一直被人们应用着,随着非石棉摩擦片的出现,才被取代。随着发动机转速的不断增加,离合器变得越来越重。为解决此问题,人们便开发出了膜片弹簧离合器。1960年代末至今,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采用膜片弹簧离合器。

二、汽车离合器的作用及结构

(一)汽车离合器的作用

(1)离合器的首要功能就是保证汽车的平稳起步。发动机启动后,首先需要驾驶员将离合器踏板踩下,将离合器分离,促使发动机与传动系脱开,然后再由驾驶员将变速器挂上档,紧接着将离合器踏板慢慢松开,逐渐的接合离合器。在逐渐接合离合器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发动机熄火的状况,这是由于发动机在此期间,所受到的阻力越来也大,这种情况下,应踩油门加大燃料的供应量。

(2)离合器的第二功能是实现平顺的换档。齿轮式变速器换挡的实现,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换挡前先将离合器踏板踩下,促使动力传动停止转动,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便于使原档位的啮合副脱开,实现新档位啮合副与啮合部位的速度逐步趋向同步,减小进入啮合时的冲击力,再进行拨动挂挡机构,将原有档位的齿轮副推出传动,停止工作,将新的档位齿轮副推入,进入工作状态,通过两个步骤,来实现平顺的换档。

(3)离合器的第三个功能是防止传动系过载。如果没有离合器的存在,当汽车发生紧急制动时,发动机与传动系刚性连接,促使转速得以迅速降低,由此一下,所有运动件会产生巨大的惯性力矩,所产生的载荷,远远的超出了传动系承载能力,从而造成机件的损坏。因此,人们需要离合器来限制传动系所承受的最大扭距,以保证安全。

(二)汽车离合器的结构

汽车离合器主要分为主動、从动、分离机构、压紧机构、操纵机构五个部分构成。在汽车离合器的结构中,其中,压紧机构、主动以及从动部分,起到了保证离合器处于接触状态并传递动力的作用。对于操纵与分离机构而言,他们是一种使离合器分离的装置。有压盘、离合器盖、飞轮三部分组成了主动部分,由从动轴与从动盘扭转减振器两个部分组成了从动部分,由离合器踏板到分离杆(或离合器分泵)之间的一系列零件共同的组成了操纵机构。

三、离合器失效的分析

将离合器从汽车上进行拆卸,发现离合器盖总成中压盘表面有高温经历的痕迹(如下图所示),并且传动带有明显的弯曲现象。此外,从动盘总成中的摩擦片表而磨损比较严重。在离合器从总成的工况机上测得摩擦片的压紧厚度为5.95mm,而原始设计值为7.9±0.3mm,由此得出摩擦片的平均磨损厚度为1.95mm。由于摩擦片的磨损是不均匀的,利用卡尺测出摩擦片自由状态厚度的最小值为5.7 mm,减去波形片的弹性024 mm,摩擦片的最大磨损量达到了2.44mm,该数值已经超出了设汁寿命,然而在3万km,摩擦片就磨损到了极限,因此,分析离合器在耐久试验中出现了异常磨损。

盖总成图

对离合器盖总成的性能进行测试,压紧力与分离力几乎没有衰减,然而压盘的升程只有0.05 mm(图样的设计要求为7.5 mm分离行程处大于1.1 mm),升程的衰减导致离合器相比于正常状态分离时会有更长的滑磨时间,从而加剧摩擦片的磨损,结合上述的分析得知:导致摩擦片过早衰减的根本原因是离合器升程的衰减,而升程的衰减是由传动带的变形所致。分析其原因为:离合器失效时正在执行高速排放规范,在该规范中有如下工况:加速至100 km/h以上,松油门,滑行(制动)到某一速度。在该工况下,离合器会受到倒拖力矩的作用,并且车重的增加以及发动机转速的衰减都会增大倒拖力矩。在频繁的倒拖作用下,传动带的抬升力逐渐衰减,直至产生弯曲。此外,随着摩擦片的磨损,压紧力会有所衰退,当摩擦片磨损到2.4 mm时的压紧力约为6000 N,离合器处于该状态下的后备系数为0.95(后备系数的设计值通常要求大于1.25),从而难以保证转矩的有效传递。

四、离合器结构的优化

(一)结构设计的优化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考虑到发动机等其它零部件在出现更恶劣的工况时,离合器可以更加可靠地工作,文中将离合器盖总成为3组传动带每组1片的设计优化为3组传动带每组2片的设计。

(二)有限元结果的分析

车辆正常行驶时,发动机带动变速箱,此时传动带受到拉力的作用。变速箱反向拖动发动机时,传动带受到压力的作用。相对拉应力失效,压应力失效更易发生(因为瞬时反向压力可能会很大)。因此,文中仅对传动带受压时的应力情况进行分析。为了对传动带的受力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文中借助Marc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传动带的受力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在单片传动带的应力分析之中,传动带的材料为C75S高强度弹簧钢,材料的厚度为1.1 mm。模拟的边界条件为:传动带的一端铆钉固定;传动带的另一端铆钉施加切向力,使传动带属于受压状态,模拟铆钉平面将传动带压至安装位置;假设传动带受到全部的反向发动机转矩冲击并乘以一定的安全系数,使得传动带承压330 N·m。为单片传动带的应力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单片传动带时,模拟发动机最大转矩完全反向挤压传动带,传动带的最大应力为1045 MPa,该数值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1300 MPa。

在相同的模拟工况下,对优化后的双片传动带进行应力分析,得出的分析结果。在采用双片传动带结构时,模拟发动机最大转矩完全反向挤压传动带,传动带的最大应力数值为8303 MPa,该值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1300 MPa。然而相比于单传动带的最大应力数值,应力降低约20.5%。因此,采用双片传动带结构可以有效增强离合器上传动带的承压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离合器结构的优化,即将单片传动带结构优化为双片传动带的结构,结合有限元分析得出单片传动带与双片传动带的最大应力值分别为1045 MPa与830.3 MPa,其数值均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1300 MPa,然而双片传动带的应力相比于单片传动带降低了20.5%,从而增强了离合器上传动带的承压能力,提高离合器在更恶劣工况下的工作可靠性,并且进行了试验验证,在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进而提高企业的离合器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邓平尧.基于微粒群算法的汽车离合器优化设计[J].无线互联科技,2017,(02):6465.

[2]刘少兵,陈安宇,李治亮.离合器常见故障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5,(15):69.

[3]段君,赵多滨.汽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及常見故障分析[J].哈尔滨轴承,2014,35(02):104105+107+110.

猜你喜欢

结构优化
优化张家界旅游业“六要素”结构对策研究
精益管理理念下的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实证研究
基于温升试验的10kV开关柜结构优化设计
改进的多目标快速群搜索算法的应用
某不锈钢车水箱安装框架强度分析与结构优化
景观美感视野下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形与结构优化刍议
基于Hyperworks Inspire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中韩贸易结构优化策略探析
医疗保险制度的经济社会效应和结构优化探究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