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融课堂”促进立德树人的实践和思考
2017-05-30葛爱冬,张迎春
葛爱冬,张迎春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德融课堂作为一项促进立德树人的创新实践活动,以专业课堂为基本载体,将德育和智育特别是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独创性和实践性。以专业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主导,研究德融课堂中德育方面的内容来源,探索开展德融课堂的基础要件,深化当前高等院校课程改革,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務。
关键词:德融课堂;立德树人;价值观;传统文化;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2-0027-04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higher education. Fusing moral education with classroom teaching (FMECT) combines moral education with intellectual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which is an innovation practice to promote morality education taking specialty class as the basic carrier. It has certain exploration, originality and practicality. Oriented towards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the moral education content sources are studied and the basic elements of FMECT are discussed so as to deepen th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implement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Fusing moral education with classroom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values; traditional culture; scientific spirit
人才是民族兴旺发达的根基,新世纪党和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是德才兼备。作为担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不仅要加强智能教育培养一大批合格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品德高尚的专业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要“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齐鲁工业大学结合特色名校建设,积极开展德融课堂实践,探索促进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德融课堂的概念和意义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1]。而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课堂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对育人起着基础性和方向性作用。
德融课堂是指以课堂教学特别是专业教学为基本形式,把专业课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融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育的全过程和学习教育的各个环节,并通过开展德融好教案、德融好课堂、德融好教师评选,让课堂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阵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开展德融课堂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举措是培养“人格健全,身体健康,思维创新,素质全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育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德融课堂中德育内容来源
德融课堂的内容是全方面的,主要还是以专业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主导,根据专业课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中无缝融入有内在关联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创新求实为主导的科学精神以及心理健康疏导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2]。当前,进入到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西方敌对势力希望利用各种手段加紧传播和宣扬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企图影响和控制学生的思想,达到占领年轻一代意识形态阵地的目的,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异常激烈,是看不见硝烟的战线和战场。高等院校肩负着新一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是宣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是与西方敌对势力争夺学生思想阵地的主战场,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引导广大师生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富强观念、社会主义民主观、社会主义文明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为任何外来思潮和杂音所干扰。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源和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狭义上的文化,即思想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世代繁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以民族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趣味、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形式存在和延续的,进而影響整个中国社会的、具有较为稳定形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3]。文化是无形的,但文化塑造的人与社会却能产生无穷的力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
1. 整体思想和国家意识。古代大一统思想包括“政权统一”“思想统一”“民族融合”和“版图统一”等内容[4]。整体思想在社会政策层面的表现,就是国家的完整统一。大一统思想最早见于《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诗句反映了周初人们盼望结束战乱,向往统一的愿望。后来儒家大一统思想逐步成为主流,《孟子·梁惠王上》记载孟子见梁襄王时,对梁襄王提出的“天下恶乎定”的回答就是“定于一”即天下统一。“定于一”的思想为建立大一统的国家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依据和支持,同时也滋养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正是由于整体思想的潜移默化,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岳飞、文天祥等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大一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家意识萌生的体现,同时培育了中华儿女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宝贵财富。
2. 以仁义礼智信为主导的道德取向。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在儒家的思想中,其内在的核心精神就是“仁”。“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广义的“仁”范畴包含了“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仁是仁爱之心;义是处事得宜和合理;礼是人际关系的正常规范如礼仪、礼制、礼法;智是明辨是非;信是言无反覆、诚实不欺。“仁义礼智信”等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相同步,已经内化为中华传统道德体系中的主导因素,并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行为、思想理念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自觉的道德取向。
3. 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的精神动力。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天即大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对应的,有品德的君子立于世,应像天那样,刚毅果决,坚忍不拔,奋发图强,永不停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源远流长,数千年来,生生不息,历史悠久,光辉璀璨。“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与天道运行体现出的刚健自强相对应,大地则代表的博大宽厚,君子应当效法大地的德性,具有宽广的胸怀,笃厚的修养,能够包容万物,博采众长。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为核心的基本精神,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始终。“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精神为中华民族成长发展壮大的核心动力因素,永远值得每一名中华儿女继承发扬。
4. 崇尚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第一个层面,自我和谐。也就是追求个体的和谐,即古人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第一步,通过“慎独”“每日三省吾身”等方法手段,对个体的思维、性格进行修养锻炼,追求“内圣外王”的崇高境界。第二个层面,人际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由此及彼,以己推人,也即孟子说的那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境界。第三个层面,社会和谐。在修身、齐家的基础上,追求天下大同,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和平共处,追求和平,共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和进步,共同努力奋斗。
应该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是在小农经济、宗法社会和皇权政治土壤中孕育而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性地加以继承运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和实践中逐渐积淀和塑造起来的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的总和,是贯穿在科学实践中的科学之魂。科学精神最基本的内容是求真精神、理性精神和实证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普遍怀疑的态度。科学之路是对前人和已有的结论进行否定、否定、再否定和批判继承的历程,而只有怀疑的精神才能推动人类进行探索,所以说普遍怀疑的态度是进行科学探索的前提,科学家们之所以能够不断突破和创新,就在于他们的怀疑精神,不盲信迷信权威和已有的理论,敢于挑战一切理论和限制,从而不停地进行突破。当然。这里的怀疑不是一种为怀疑而怀疑的怀疑主义,而是一种为探寻真理不断批判的过程,是有根有据的质疑。科学精神就是要求以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拓展自身的领域和深度的存疑态度。
2. 彻底客观主义的立场。客观主义的立场,要求不带有任何的先见、偏见和个人的感情色彩,对科学现象进行研究探索,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包括求真和求实两个方面。真即是科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最高标准;求真就是在纷繁复杂多变的世界中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把握客观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努力排除人的不符合实际主观因素对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干扰。实即实在性、实际性和实用性;求实就是科学活动要以系统的严格的观察、实践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为依据,并使之经得起时间与实践的反复检验,最终造福于人类。
3. 逻辑思维原则。科学实践是严谨精密的思维探索活动和实践活动,来不得丝毫的马虎大意和弄虚作假,要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反复检验。一项研究是不是真正的科学探索,进行评判的标准之一是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原则,是否用科学的归纳、演绎、推演等逻辑思维方法进行研究论证,也经得起逻辑思维方法的验证,这也是检验真正的科学与社会上流行的伪科学的方法和依据。
4. 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实践。创新是科学进步的不竭动力,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探索活动没有止境,科学的历程之路就如同黑格尔所形象地比喻哲学史为“厮杀的战场”般一样,充满了否定和批判。科学要发展,要突破,就必须不断在否定和批判前人的成果和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时代变化和发展条件,不断地推陈出新,突破瓶颈。因此,创新不是空中楼阁,也无需另起炉灶,它是在前人基础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拓展和进步,就像牛顿所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四)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将心理学知识融于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德融课堂的心理学知识,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性较强。
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通过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揭示在教育和教学的影响下,学生的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的交换过程和交互作用中所引起的机能系统的变化与控制的规律。
2. 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人格不单包括性格,还包括信念、自我观念等等。
3.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其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言语等。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相反,认知心理学家研究那些不能观察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如记忆的加工、存储、提取和记忆力的改变。
4.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简单说它是一种群居的社会中个人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不是以社会为代表的心理学研究,或者说研究的对象不是社会,而是个人在的社会属性表象的反应,也即综合的环境适应能力及综合心理素质。
三、开展德融课堂的基础要件
(一)政策制度是保障
开展德融课堂、促进立德树人首要的是学校的政策引导和制度支持。学校要建立促进“实施德融课堂,培育德才兼备人才”工作长效机制,把“德融课堂”工作作为单位和教师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学校定期对德融课堂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把考核成绩作为重要一环,纳入到年终总评。以德融好教案、德融好课堂、德融好教师等“德融三好”评选活动为抓手,公正公开公平的进行评选评价,对评选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通过采取精神和物质上的激励措施,充分激发广大教师投身“德融课堂”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各级领导组织,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德融课堂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发挥教学系统在教书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和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和保证监督作用,确保德融课堂的正确方向。
(二)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主体
“学高为师、身正示范”“打铁还需自身硬”。培养塑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要高质量的教职工队伍。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对教职工特别是任课教师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道德高尚、素质全面、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教师队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讲品行、做表率,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特别是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精神、心理知识这四个方面的融合来源,对全体任课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集中强化培训,使他们尽快建立起德融课堂需要的综合性立体式知识结构,并鼓励他们坚持自学和实践,使他们的思维进一步开阔、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为搞好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深度融合是关键
德融课堂的关键在于融合,重点难点也在于如何有机地进行内容融合。专业课教学,特别是理工科专业性较强,定理公式图表多,比较枯燥,从传统观点来看,与德育工作难以找到合适的对接点,融合难度大,不少教师存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深挖专业课教学知识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及科学精神之间、身心健康等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联想和创新,寻找两者之间的共振点和共鸣点,在教学设计和知识讲授中结合知识特点,融入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讲解德育故事或者生活案例等有效手段,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履行教书育人和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责任,把立德树人根本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唐景莉.坚持立德树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访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4-13.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001).
[3]张国胜.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俞祖华,赵慧峰.中华民族精神新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82-83.
[5]刘娟,闫翠玲.“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现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21):110-111.
[6]王丽霞,辛焕焕.推行德育答辩制度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新模式[J].高教学刊,2017(07):170-171.
[7]程思遥.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高教学刊,2015(1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