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大学语文”教改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7-05-30李军

职教通讯 2017年27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教学模式

李军

摘 要:从高职“大学语文”人文学科的教育使命与教学困境出发,立足系统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野,综合考察现有教学模式实效性差的问题及其症结所在;并创造性地将实践教育的理念引入人文课程教学中;突破了现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促进了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机联系;形成了“四模块一体式”的系统化教育模式,从而有利于实现教学成效最大化。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总体架构;人文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27-0057-05

“大学语文”是高职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当前,职业教育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它所承载的中心目标和根本任务又是什么?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它确立了职业教育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发展目标,也为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指明了方向。诚然,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十分丰富,但最终要落实到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的教学改革上来,因为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处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地位。为此,教育部于2015年7月出台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突出了“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首要原则,还明确“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由此可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载体的“大学语文”,在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此形势之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可谓适逢其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可大量的事实表明,它的实际情形却不容乐观,面临着诸多挑战。这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模式明显落后,教学实效性差。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改善,势必影响到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局。因此,探索适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大学语文”新模式,应是不容回避的课题。

一、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困境及其症结所在

目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几乎处于“存废两难”的尴尬境地,从现象上来看,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分析

1.“显”和“隐”矛盾明显。所谓“显”,是指高职“大学语文”人文学科的定位及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隐”则是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潜隐性、长效性的特点,绝非短暂的课堂教学就能奏效的。加上近年来,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而轻人文素养的倾向,乃至“大学语文”的生存语境与其人文学科的使命极不协调。

2.“教”与“学”存在隔膜。不少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差不多成了学生心目中的“鸡肋”:一方面,所学内容大多以人文经典作品为主,这与当代学生在接受心理上存在距离;另一方面,教学中多是教师在谈经论道,却难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调动起来。这种情形表明,教与学之间没有形成“通道”,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未能有效发挥。

3.“学”和“用”严重脱节。现行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还停留在人文知识传授或单纯的选文讲读层面上,缺少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人文实践教育过程。这种状况所造成的后果是既不利于人文知识的进一步内化,又不利于人文素质的养成。事实上,学生普遍觉得该课程学而无用, 也就很难从中获益。

上述三大矛盾,客观反映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低效的基本状况。究其原因,有人简单地归结为学校不重视,学生文化素质低等一些外在因素,也有人认识到是教学模式自身存在不足。例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显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

(二)实效性匮乏的症结所在

现代教育学原理表明,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对学科定位的准确把握,对教学语境和课程特性的认知,对教学内容特色、学生个性特点及其学习诉求的了解等。其中,实现教学成效的关键是建立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1]

同样,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要想产生实效性,也需要依循上述原理。而现行的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普遍缺乏系统性建构的视野。从通行的三种主要类型看:(1)偏向于实用型,它着眼于职业岗位需求,多以实用写作和职业沟通能力为训练重点,其长处是突出实践性教学,但片面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因而削弱了它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2)偏向于审美型,它着眼于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和感化作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感受力和审美悟性,但混淆了人文学科与文學欣赏之间的界限;(3)偏向于通识型,这种模式多从人文经典作品的解读入手,重在引导学生建构人文意识和主流价值观,但片面地将“大学语文”的学科定性误读为人文通识课程,因而很难促成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的转化。

以上三种模式虽各有所长,但都带有共通的局限性,其症结在于未能从有机整体的理念出发做到统筹兼顾,主要表现为:宏观上没有理顺课程教学模式与人文素质教育成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因而忽视了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转化的生成条件,造成课内外人文教育过程相脱节;微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未能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运用也未能与特定的教学内容达成有机的统一。这样就难以形成协同机制,无从让该课程的教学成效实现最大化。

二、为何要基于人文实践教育维度建构教学新模式

针对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要想提高其教学实效性,就必须突破现有教学模式的局限,从整体着眼建构切实可行的人文实践教育新模式。这一构想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理由。(1)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其客观条件使然。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特色,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尽管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概念还不够宽阔,大多停留在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层面,但事实上,灵活多样的人文实践活动更能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能将课内外的学习时空有效衔接起来。(2)教育学家戴尔·H·申克认为,人的活动或社会实践是促成知识内化与外化的桥梁。[2]一方面,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可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另一方面,内在的智力动作也要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因此,通过人文实践教育提高“大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有其实际可行性和充分的合理性。

(一)内涵界定

基于人文实践教育维度,就是将宽泛的实践教育理念贯穿于“大学语文”教学活动各环节,以及学生主体性活动的全过程。它通过针对性强且灵活多样的人文活动,融通书本与生活,教与学、学与用之间的关系,形成课内与课外贯通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将极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并从长效机制上促进人文知识的内化和人文素质的养成。

(二)体现了高职特色及其课程建设优势

笔者根据“大学语文”教学特点构建了以下教学模式(见图1)。这一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有其独到之处,即利用人文活动媒介增强了教师、学生、教材(课本)和生活之间的沟通联系,使得诸教学要素之间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它的突出优势体现在三方面:(1)促进对话,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加强了人文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改变了传统人文教材内容单向、扁平化的模式,还有助于引导学生展开与人文经典的交流和对话,深入领悟其精髓和现代价值;(2)突出主体,创新与改进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直接认知和主体性体验,促进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变革,改变了现有教学中“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局面;(3)打破壁垒,拓展与延伸教学时空。融通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拓展和延伸了教学时空,解决了现有的课堂教学因课时少而不利于人文素质养成的问题,并有利于学生知行合一,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新模式总体构架及其实施路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3]这是因为学习不是教者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习者基于其主体经验和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师生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资源等,才能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这种认识不但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而且揭示了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高职“大学语文”在实际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协作、交流互动的环节或形式是十分重要的。以此理论为依据,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总体上按照“四模块一体式”的形式进行建构。

(一)“四模块一体式”教学模式的总体构架

所谓“四模块”,是指教学内容的组织构架由“任务引导——知识解读——多元对话——拓展运用”四个部分组成。(见图2)其中“任务引导”安排在课前完成,“知识解读”和“多元对话”两个部分可采用“课前准备任务+课堂展示学习成果+师生交流点评”的形式加以组织实施,“拓展运用”部分分为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两个环节。

1.任务引导。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知识、能力素质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每讲在课前组织个人或小组准备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教师可采用当面沟通或发放任务书的形式加以启发、引导。

2.知识讲解。重点解决与知识目标相关的应“知”问题。主要让学习小组成员展示其课前学习成果,可结合PPT、视频等多种手段自主解读有关知识点,例如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并与全班学生展开交流互动。

3.多元对话。重点解决与能力素质目标相关的应“悟”问题。从经典中提炼出与现实产生“对话”或“碰撞”的话题,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以呈示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认知视角;再通过创意阅读活动展开小组之间的协作交流,将赏、评、悟、思等能力素养调动起来,以促进人文知识的内化。

4.拓展运用。重点解决人文知识拓展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可分为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两个时段:课堂学习是进一步对人文经典的有关内容进行价值评估、重组与转化,并与学生所关注的现实问题紧密相联系;课后学习则是主要通过课后作业、文化活动和人文共享平台等途径加以强化与落实。

“一体式”是指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要达到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要达到辩证的统一,即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形成一个彼此联系的有机体,这样才能产生“1+1”大于“2”的整体效应。[4]也就是说,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手段的运用,以及活动任务及其形式等都要精心设计,既要切合特定教学内容的特点,又要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课程的组织程序要循序、连贯,要能实现课内外学习与实际运用相统一。

(二)“四模块一体式”及其实施路径

“四模块一体式”要想取得实效性,还要能实现课内外学习与实际运用相统一,这就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或措施加以保障,其具体的实施路径如下(见图3),主要通过五项举措来实现。

1.人文专题讲座。围绕学生所关注的现实话题,针对性地开展专题人文讲座,并以开放、融通的文化视角观照传统与现代、人文素养与职业发展等关系,将有利于拓宽其人文视野。

2.文学经典欣赏。根据文学经典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巧妙地在欣赏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和美的教育,并进一步引导他们了解社会文化和职场美学,以提高文化感悟力和审美鉴赏力。

3.人文活动展演。把“大学语文”的课程学习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衔接,通过社团活动或其他校园文化活动,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进行转化和重新诠释,以做到“知行合一”。

4.交互平台共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教学资源库和学习社区,為学生提供互动性强且自由灵活的学习形式和参与途径。例如,通过QQ群或微信群加强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慕课和有关公众平台,学习丰富多彩的人文知识,还可以通过课程网站共享学习资料,或分享有关学习成果。

5.生活情趣培育。引导学生用人文和审美的眼光去观照生活,发现自然美、人情美、生活美,并用独特的形式把“美的发现”记录、传达出来,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并提升其生活情趣。

以上举措促进了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由封闭、单向、静态的课堂知识灌输,转向了开放、多元、立体的人文实践教育,相应地也带来了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这就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检查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特别要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四、结语

这种基于人文实践教育维度所建构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等特点。它不仅在师生、课本、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之间建立了良性的联通机制,有利于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形成整体合一的效应,还有效地化解了“显”与“隐”的矛盾,实现了“教和学”以及“学和用”的统一,切实为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文素质根基。与此同时,它从根本上转变了现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工具化”的倾向,不再是把人文课程教学当成功利的、抽象的、客体的和功能的,而是转变为人文的、具体的、主体的和自主的人文熏陶与化育过程,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教育观,与现代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理念也有着本质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冯文全.现代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M].何一希,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 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 丹尼斯·舍伍德.系统思考[M].邱昭良,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