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校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7-05-30付玚

大东方 2017年3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要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工作原则,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党校工作。”作为“校中之校”的高校党校,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肩负重要使命。在新形势下,不断深化高校党校建设,对于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党校,党校姓党,对策建议

高校党校作为高等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锤炼党性、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为“校中之校”,高校党校是党校系统中一个既姓“党”也姓“高”的特殊存在。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不断加强和深化高校党校建设,完善党校作用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党校建设的属性定位

高校党校既姓“党”,也姓“高”,兼具党校要求的普遍性和高校教育的特殊性,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高校党校教育的基本属性。

高校党校作为基层党校,与一般地方党校一样,在党委的领导下负责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和要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教育学生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党员端正入党动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

高校党校既具有党校的根本属性,同时具有其自身特点。高校党校附属于大学而存在,这就决定了它的培训对象、任务要求、工作环境、教学模式等必然带有大学的特性。一般来说,高校党校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和教工党员,他们思维活跃,关注多元,无论在知识储备、道德修养或政治素质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就主要任务而言,高校党校不仅是强化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方面,更兼具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努力解决“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党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现党校的育人功能。

二、高校党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党校体制设置有待进一步规范。通过对多所高校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在体制设置方面,有的高校党校挂靠组织部,有的挂靠宣传部,有的即使实施独立建制,却“形同虚设”,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多与组织部或宣传部合署办公;党校校长任职方面,有的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有的由党委副书记担任,还有党委组织部长或其他正处级领导担任;有的设置党务副校长,有的空置;大多数高校党校没有独立的党费预算。

2.师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据了解,高校党校专职教师数量稀少,大多为兼职党课教师担任授课任务。而兼职教师多数为校党委领导或委员、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党务部门负责同志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平时忙于日常的课堂教学、科研或行政工作,精力分散,对党课教学工作投入时间有限。而党校课程为满足学时要求,一般为2-3天集中授课,授课教师的时间不好集中,导致课程安排随意性较大。因此,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党校的培训工作的正常运行。

3.教育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虽然有个别党校加强了网络党校建设,包括网上党校远程授课,学员网络考试,建立网络互动栏目等,但使用率较低,可操作性不强。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党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强制灌输”、“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缺乏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影响培训效果,使高校党课枯燥乏味,内容呆板。在教学资源普遍紧张、经费不足的现状下,高校网络资源和新媒体开发普遍不足,利用网上党校实施课程教学与交流成为奢望。

4.教育内容有待进一步规范。一些高校党校没有完善的党课教育教学大纲,导致教育内容的随意性较大。每次培训前,容易出现突击备课或沿用老教案的情况,无法做到根据时事及时更新。同时,党校的很多教学内容重复,从横向看,与大学思政课相关内容重复 ;从纵向看,与高中的政治课程内容重叠,授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不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不够,无法凸显党校授课内容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广泛性。

5.党校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健全。目前,大多数高校党校的管理工作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对于党校的教学管理、考核方式等没有形成规范化流程。有的高校党校出于规范建制的考虑,建立了一系列党校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束之高阁,同时因为没有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导致监督执行不力,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三、加强高校党校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规范组织体系建设,明确职责分工

1.要建立领导机构。高校党校的有效运转,常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人员不可或缺,不能单纯依靠挂靠或合署。常设的领导机构包括校长、常务副校长、办公室等。一般校党委书记亲任党校校长,校党委副书记任副校长,党委组织部或宣传部作为党校办事机构,应设置1-2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党校日常教学和管理事务。

2.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实行两级管理,设立二级学院分党校,负责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初、中级培训以及普通党员的教育管理,分担校党校的部分职能,校党校加强对二级学院分党校的监督管理,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二)结合实际,及时更新和拓展教学内容。

1.采用集中学习和分组讨论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高校党校培养对象多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可塑性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当前知识大爆炸的背景下,要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可接受程度,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及理论前沿,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针对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的诸多困惑,在集中授课之外,还应针对学员的个别差异,采用分组讨论或单独谈话进行个别引导,使不同层次的学员最终都能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2.不断拓展教育内容。鉴于培训对象多为在校大学生,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普遍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和透彻,党性观念和党员身份认同感不强,针对这些特征,党校应想方设法拓展教育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向学生介绍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在教学中,党校应加强对党史的讲授,让学员对党的历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同時,党校也要对学员进行必要的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讲解,进一步深化学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二)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探索高校党校教育新模式

网络作为一个新型的信息交流平台,随着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接纳和学习的常态化,校党校也应加强网络党校学习的建设。网上党校可以不拘泥于师资力量和场地的限制,更大程度满足培训需求。网上党校的课程经过党校教师和专家的精心设计,可以为党员领导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或正式党员量身设置学习课程和测试内容,学员可以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并通过论坛等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同时,党校教师可以从传统面授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党校课程设计的研究,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深入开展,可以大大提高了高校党校工作中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三)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

1.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加强高校党校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保证。高校党校工作文件既要有包括确定各级党校职责的基础性文件,也要有对学员教学、考试、管理等一系列环节有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规定和管理办法。例如,为了保证党校教学内容的科学化,可以依据党校学习的目的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保证学生的出勤率,可以制定并严格执行考勤纪律制度;为保证教学质量,可以强化教学管理办法,这些都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只有相应的制度建立和健全了,高校党校的教学管理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加规范,党校学习的良好效果才能取得,党校学习目标才能实现。

2.加强高校党校专属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党校师资队伍。高校党委要按照素质优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要求建设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完善选聘制度,探索实行师资联聘、动态管理的机制,逐步形成一支素质精良、富有热情的兼职教师队伍。二是要努力建设一高素质专职党校工作者队伍。由上至下,由校级党校至二级学院分党校设置专门部门,配备专人进行党校的常规化管理,力求使党校工作做到规范化。

作者简介:付玚(1988-),女,汉族,河南安阳人,法学硕士,工作单位:天津农学院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
县级电力财务稽核管理研究
关于师范类高校植物景观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