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纺纱企业关键设备和关键器材的选配与使用探析

2017-05-30朱建民卢广发章友鹤赵连英朱丹萍

现代纺织技术 2017年3期

朱建民 卢广发 章友鹤 赵连英 朱丹萍

摘 要:根据色纺纱的特点及百隆东方公司多年来生产色纺纱的生产实践,对色纺纱的生产难点作了全面分析,指出进一步提升色纺纱的品质档次与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劳动用工,是色纺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而加快色纺纱企业关键设备更新改造,选配好关键纺紗器材,是企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色纺纱;产品特点;设备改造;器材选配

中图分类号:TS10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265X(2017)03-0072-03

Exploration on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Key Equipment and

Key Devices for Color-Spun Yarn Enterprises

ZHU Jianmin1, LU Guangfa1, ZHANG Youhe2, ZHAO Lianying2, ZHU Danping1

(1.Bros Eastern Co., Ltd., Ningbo, Zhejiang, 315000; 2.Zhejiang Key Laboratory

for New Text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angzhou, 310009)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color-spun yarn and rich color-spun yarn production experience of Bros Eastern Co., Ltd., this paper overall analyzed production difficulties of color-spun yarn and indicated the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olor-spun yarn enterprises, i.e. further improve quality and grade of color-spun yarn, enhance equipment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labor forc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olor-spun yarn enterprises are to accelerate updat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key equipment, and select the key spinning devices.

Key words:color-spun yarn; product feature; equipment transformation; device selection

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开发与生产色纺纱线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生产色纺纱线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档次较高的专业生产企业之一。生产的色纺纱线除少量作国内中高端针织企业配套用纱外,多数出口到欧美与日本等国家,作高档针织品用纱。色纺纱的生产工艺与本色纱生产工艺总体相近,但又具有独特的生产特点,如多色彩、多纤维组分、多种纱线形态结构等,故对纱线的生产要求较高。通过梳理色纺纱生产中的主要难点问题,公司近几年以提高色纺纱品质档次及装备生产效率,减少用工,降低消耗为重点,加快了对现有纺纱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在选用关键设备和关键器材方面采取了多项综合措施。

1 色纺纱的生产难点

a)色纺纱生产难点之一是纤维经染色后质量与形状变化较大,尤其是原棉经染色后强力下降、长度变短、短绒增加、回弹性变差,在工艺设备上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b)色纺纱生产与本色纱生产比较,品种多,批量小、翻改频率高,故其设备生产效率与利用率,要低于本色纱线生产的10%以上,甚至更多。对车间生产现场管理有较高要求,如车间现场管理做得不到位,就极易产生混色、混批等疵品,用户索赔多给企业经济造成一定损失。

c)色纺纱生产工艺流程较本色纱生产长,尤其是前纺工序要经过开纤、混棉、混色等多道工序,且针对染色纤维性能特点,各道工序设备的工艺设计定量较轻,速度较慢,故设备配台要比本色纱生产多20%以上。

d)色纺纱生产由于工序多,设备配台又多,故用工要比本色纱生产多近一倍,每万锭用工在150~200人之间,不但增加工费成本,且对招工也带来一定难度。

e)色纺纱生产原材料消耗与能源消耗也要高于本色纱生产。这是因为色纺纱生产品种多,色泽又各不相同,制约了原料利用率提高,同时因工序设备配台多,使吨纱能源消耗也高于本色纱10%以上。

2 围绕色纺纱提质增效采取的措施

2.1 混棉工序

由最早的人工混棉,逐步推广采用短流程机械混棉工艺,对着色纤维和本色纤维合理组排,然后混合成包实现初混。这样预处理后,再排入抓包机,进入正式生产流程进一步开松混合,获得结构均匀一致的棉卷,既解决了人工混棉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混棉混色的均匀度,又可减少用工和混棉工劳动强度。

2.2 清棉工序

针对不同纤维的特性,合理安排工艺流程,总体原则是:以梳代打,减少纤维损伤,以梳针打手为主,完成对纤维的初步开松梳理[1-2]。为防止棉卷纵横向不匀,改进了给棉工艺,在原有清棉设备中加装自调匀整装置,降低了棉卷重量不匀率与改善棉卷纵横向均匀度。对特殊纤维,为防止黏卷,在成卷上采用重加压轻定量工艺。

2.3 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主要是提高对棉结、杂质的去除效率,控制纤维的损伤,提高产量。采取的工艺措施是依据纤维特性优选针布[3],提高纤维在锡林-道夫的转移率,加大锡林刺辊速比尤为重要。为获得高质量棉网在针布选型上主要倾向于增加横向齿密,锡林采用AC2030*1550型號针布,道夫采用AD4030*01890针布,配以合理的分梳隔距,取得了良好的梳理效果和高效的除杂效率。

2.4 并条工序

针对不同产品生产要求,分别采用全混工艺和条混工艺,全混工艺优选二并工艺,条混工艺优选三并工艺,在末并工艺中都采用自调匀整装置,控制产品的条干和重量不匀率,以控制成纱的长片段不匀率。所有深浅颜色的着色纤维在并条工序生产过程中,呈现的实际生产状况更是千差万别,故并条胶辊的选择尤为重要。抗绕性好是并条胶辊必备的首要条件,针对一般性着色纤维或混色纤维,在正常使用的并条胶辊表面板涂或笔涂混合涂料就能解决,但对一些深色纯棉着色纤维棉条,在并合过程中出现的粘缠挂堵,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一般采取调整合理的车间温湿度,降低车速等措施,再不行就选用进口胶辊解决。

2.5 粗纱工序

随着色纺纱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对高速、高产、高效、高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FA系列用铁砲传动粗纱机的缺陷也日益显现,传动机构复杂,尤其在AB纱纺制过程中内外排粗纱张力差异大,易出现松纱,严重影响粗纱和成纱质量;且铁砲传动粗纱机设备故障率高,生产效率低;修机人员水平要求高,配员人数多。经过仔细研究分析,采用了江苏中晖公司研发的四轴联动型ZHFA电脑粗纱机控制系统,对原有的FA4421铁砲传动粗纱机进行了自动化电脑粗纱机升级该改造[4],取消了铁砲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采用四电机系统,分别传动锭翼、罗拉、锭子、龙筋升降4个机构,并由PLC核心程序控制、编码器和伺服控制伴随技术,在此基础上融入CLD恒控制系统,彻底消除了铁砲传统粗纱机成形部分各种故障,有效地降低了断头率及坏车率,使维修保养更便捷,费用更低,降低了对高水平维修技工的依赖性。并彻底解决了AB纱等特殊结构纺纱松纱等缺陷,改善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公司经济效益。由于设备故障率降低,使产能提高了15%,开台率减少了15%,机修工由6人减少到4人,挡车工每班从16人减少到12人,改造后一年中可以使一个四万锭规模的纺纱工厂少支出费用60多万元。同时改造后设备故障明显减少,挡车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维修工工作量减少,品种翻改快捷,深受一线工人欢迎。

2.6 细纱工序

细纱工序是决定成纱品质的关键工序,其器材的选用标准复杂多变,色纺纱对条干均匀度、强力、棉结、色结要求极高,故日常生产中要根据不同原料、不同生产工艺品种优选胶辊、胶圈、钢领、钢丝圈。并根据季节和原料变化选用复合涂料抗绕胶辊、或软胶辊、硬胶辊。并优选最合理的钢丝圈,降低断头,扩大看台保证成纱品质。对一些特殊紧密纺产品优先选用进口钢丝圈。另外,在细纱工序推广使用了智能小落纱机,这种单台式自动落纱机外围硬件适应性广,只要有220 V电源和0.6 MPa洁净压缩空气气源,就可满足采用落纱小机改造要求;能节省落纱工30%以上,并极大地降低了落纱工的劳动强度;落纱小机占地面积小,周转快,能适应色纱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实际需要。据公司三年多的使用实践,落纱小机的拔管率99%,插管率99%,留头率在90%左右,落纱时间与原人工落纱相当,由于可减少30%以上落纱工,解决了用工制约,降低了劳动强度,稳定了生产。

2.7 络筒工序

络筒工序是色纺纱工厂一道极为重要的工序,它担负着卷装、成型、把关捉疵、减少毛羽和均衡成纱张力等多项重要任务,这就对络筒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5]。公司自2002年以来,一直使用的是第一代的纱库式络筒机,经过十多年的使用其缺陷日益显现,用工多,生产效率低,平均1.5人挡一台,同时因使用时间久零件老化严重,维修频率增加,费用攀升,平均每台车一年的维修费用在1~1.5万元,此外,纱库型络筒机掉纱穗现象严重,电清误切率高,筒纱成型较差,重量差异明显。针对第一代纱库型络筒机存在的缺陷,公司在络筒工序大力推进设备更新改造,以全新的日本村田公司生产的托盘式QPRO络筒机代替纱库型络筒机,并选用USTER QUANTUM3电子清纱器,配备PP、FD、FL通道,显著提高了对成纱的捉疵能力,并优选了纺特种纱线的捻接器,大幅度提高了产品品质,从而使特种色纱的接头强力稳定提高满足客户需要。此外,QPRO托盘式络筒机的精密定长功能极大方便了客户的筒纱使用要求,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卷绕速度由原来纱库型的1 200 m/min提高到了1 600 m/min,提高了30%以上,采用新型电清减少了误切率,降低了不必要的捻接次数,改善了纱线长片段强力指标。总之,QPRO托盘式络筒机使用大大节约了电耗和人工成本,能耗与第一代纱库型络筒机相比节约1/3,用工减少2/3,从原来1.5人看1台,现在1人可看管2台,是减少色纺纱企业万锭用工的有效途径。

3 结 语

色纺纱是纺纱领域的一种具有显著特色的纱线,产品附加值明显高于本色纱,通过20多年的不断开发,色纺纱发展已呈现多彩色纱、多纤混纺纱与多种结构的新颖色纺纱,在满足人们衣着需求上作出一定贡献。但色纺纱与本色纱生产相比,存在设备效率低,原料与能源消耗较高、劳动用工多及加工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提高色纺纱装备生产效率、节能降耗、减少用工,是色纺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百隆东方公司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在企业关键设备和关键器材选配与使用中取得了一些可喜进步,使整个色纺纱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能为客户提供更高档次的纱线;新装备的选用降低了能耗,减少了用工,增强了企业竞争力。由于综合成本大幅度降低,从而使该公司色纺系列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 李水有,张毅.色纺纱关键纺纱器材的选用分析[J].现代纺织技术,2016,24(2):26-33.

[2] 张毅,李水有.梳棉机锡林速度对色纺纱质量的影响[J].现代纺织技术,2015,23(2):43-45.

[3] 吴爱儿,程四新,王利清.采用环锭纺纱新技术开发新颖色纺纱[J].现代纺织技术,2014,22(2):22-24.

[4] 朱建民,朱宋琴,卫国,等.传统(铁砲)粗纱机改造升级的相关技术与效果分析[J].纺织导报,2015(5):43-45.

[5] 毕大明,章友鹤,赵连英,等.色纺纱工艺技术创新途径[J].棉纺织技术,2015,4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