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审计职业判断在报表审计中的应用
2017-05-30刘华凯
刘华凯
摘 要:审计职业判断指的是审计人员根据特定的判断环境,通过自身掌握的审计知识及工作经验等来获得大量有价值的审计证据资料,并和审计判断标准作详细对照,科学评价审计命题如审计事项等,最终获得有效的审计结论。
关键词:审计职业判断能力 报表审计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1(a)-149-02
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审计人员职业发展,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审计行业的市场地位。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在报表审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报表审计各环节具有密切的联系。要想提高整体报表质量,就必须不断强化审计人员的审计职业判断能力,从而为审计行业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审计行业稳定有序发展。本文主要以审计职业判断的特点及其重要性为切入点,提出了审计职业判断在报表审计中的应用策略。
1 审计职业判断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审计职业判断是审计人员通过自身掌握的知识与积累的实践经验,对审计事项进行准确识别、判断。审计职业判断在审计工作中占据核心地位,审计职业判断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审计质量。高效的审计职业判断有助于强化审计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所以审计人员与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努力提高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在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各审计工作对审计职业判断的需求不断增大,最终引起各类审计风险,所以审计职业判断如何在报表审计中得到有效应用,成为了当前的重点课题。
1.1 审计职业判断的特点
1.1.1 主观性
审计人员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审计职业判断质量,存在特别显著的主观性。这种情况下,审计职业判断需要审计人员掌握了解专业的会计知识、审计知识及法律法规等,并且还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准确判断审计问题。因此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及专业技能。
1.1.2 目标性
审计职业判断是审计活动中的核心环节,主要将落实某一目标作为重点,所以审计活动与审计职业判断都以同一种目标为宗旨。审计职业判断目标主要针对审计类型而决定,如注册会计师的会计报表审计判断目标具有明显的公允性特点,经济效益审计职业判断目标具有实效性特点。所有的审计职业判断都是在特定的目标基础上开展的,缺乏具体目标的审计职业判断难以生存。
1.1.3 风险性
审计职业判断与审计风险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性。只要有审计职业判断存在,就会发生判断精准或判断失误现象,存在一定的风险。这里所说的审计风险,指的是会计报表中发生了特别严重的错报或漏报问题,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提出的意见缺乏科学合理性。审计风险一直存在审计职业判断中,一旦审计职业判断存在错误,将影响审计结论的真实可靠性,所以审计职业判断存在后果的风险性。
1.2 审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
1.2.1 审计职业判断在审计各环节中都有体现
之所以会说审计职业判断存在于审计各环节中,是因为审计人员在各项审计活动中都会进行必要的职业判断。首先,计划时期,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资料进行充分掌握,并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及时发现和深入分析各类审计风险,科学编制详细的审计计划。其次,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应找准审计的关键点,获取大量的审计证据和资料。在明确审计关键点时,必须掌握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整体效用及其经济业务状况;在获取各类审计证据及资料时,应找出与被审计项目有关的证据资料。最后,审计结束后,要加强分析各类审计证据资料,严格根据审计标准,明确问题的具体性质,形成合理的审计意见,出具真实可靠的审计报告。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强有力的审计职业判断能力。
1.2.2 审计职业判断为审计推理与出具审计结论提供了帮助
对于审计而言,审计推理发挥着重要作用。所有审计推理都以前提与结论为基础,而前提与结论是审计职业判断的最终体现。任何一次审计职业判断结果不仅代表了上一次推理的结论,还是下一次推理的前提。所以审计职业判断除了是审计推理的前提基础外,还是审计推理的最终结论。如果审计职业判断前提不存在,那么审计推理将毫无意义;如果缺乏审计职业判断结果,那么将难以充分体现审计推理结论。审计结论是基于审计结果而形成的。审计结论产生过程中,审计人员主要按照相关的审计证据,结合审计依据,开展审计判断和推理活动。审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审计查证实际情况,根据相关法规,正确判断实际和要求之间的差异性,接着开展相关推断工作,最后给出具体的审计结论。所以无论是审计推理还是审计结论形成过程中,都少不了审计职业判断。
2 审计职业判断在报表审计中的应用策略
2.1 在审计计划制定与审计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审计人员制定审计计划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判断优势,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状况加以全面掌握,深入实际收集被审计单位的各项审计证据,如此一来,审计人员就能够及时对审计活动中出现的审计风险和审计目标进行准确识别和有效评估。审计人员应在审计风险评估程序中发挥自身的审计职业判断技能,这样就能够确立具体的实质性测试期限及范围,减少因严重错报而引起的审计风险,并且提高审计程序的执行效率,降低审计分析、审计结论中的审计风险发生率。如果被审计单位不属于常规行业,或者存在各类交易模式,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
2.2 提高审计人员的认知心理能力和专业判断能力
为了保证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应注重培养审计人员的认知心理能力,比如持之永恒的决心、较强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等,同时各大院校和审计部门等应积极配合协作,力争培养一批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都很好的审计团队,以此缓解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压力,使其在审计职业判断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此外,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及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体系,善于归纳总结审计经验,只有充分考虑以上内容,才能不断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审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主观能动意识,积极参与相关的培训与教育活动,这样自身的审计职业判断能力才会更上一层台阶,从而加快审计行业健康发展。
2.3 会计师事务所应开设专门的职业判断复核部门
当前,开展专门的职业判断复核部门是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详细记录审计报表中各审计判断结果,并落实群体判断和决策机制,确保审计职业判断整体质量,避免严重的审计判断错误现象,从而防止会计师事务所发生经营风险隐患。职业判断复核部门应通过高效的分析性复核手段对所有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实施科学合理的比例分析、趋势分析,采用对比率指标或者绝对值指标等各类形式来全面反映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此外,会计师事务应记录并保存各审计人员的家庭背景、感情经历、认知水平、价值优势等信息,促使审计人员的审计职业判断技能更进一步提升。
2.4 科学评估审计项目的风险水平
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充分掌握被审计单位的所有信息,通过职业判断科学评估潜在的错报风险。审计风险实际可能发生,所以审计人员应加强评估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审计职业判断的核心,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突出审计结论的公允价值。
3 结语
综上所述,审计职业判断能力涉及报表审计各个环节阶段,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当前,在繁复的市场经济模式背景下,被审计单位存在严重损害社会民众合法利益的行为,导致审计工作与审计任务更加繁复多变。针对这些情况,应尽快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意识及能力,丰富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落实有效的审计方式,对各类审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同时提供真实可靠的审计报告信息。
参考文献
[1] 范璞玉.浅译审计职业判断[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3(3).
[2] 杨秉超.审计职业判断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財会学习, 2016(3).
[3] 王明伟.谈谈审计职业判断在报表审计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4(9).
[4] 吕雯雯,吴善发.审计职业判断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5(4).
[5] 刘福清.审计教学视角下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剖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6).
[6] 邝莉.审计职业判断在报表审计中的应用探究[J].时代经贸,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