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

2017-05-30王燕孙召英

科技风 2017年3期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价值

王燕 孙召英

摘 要:BIM技术是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BIM技术并结合RFID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运营维护阶段的各种问题,不仅可以保证高效的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建筑在使用阶段的安全,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BIM技术;预制装配式建筑;应用价值

1 BIM技术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关系

BIM技术是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

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较预制装配式建筑可再生、产业化程度高、工期短、用工少、低消耗、空間大、分隔灵活、材质均匀、各向同性、轻质高强、建筑垃圾少、脚手架用量少、钢材用量少、节水、节电、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噪音的产生,所以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最有效途径。

2016年住建部印发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提出了一些目标:技术集成(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建筑业三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监管服务(四库一平台,资源数据库);企业塑造(信息技术创造能力)。国务院办公厅9月27日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虽然预制装配式建筑有前文所述的较多有点,国家政策也鼓励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但其自身由于预制构件数量及种类繁多,在设计、生产、施工及运营维护阶段都容易出现更多的问题,而BIM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预制装配式构件在这些阶段所存在的总策划能力不足、施工技术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所以BIM技术与预制装配式建筑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是我国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中的应用价值

因为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中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预埋和预留的设计,而且一般情况下一个建筑的设计工作量十分繁杂各专业之间容易产生设计冲突导致建筑设计效率低下,所以预制装配式建筑比非预制装配式建筑更需要各个专业的紧密配合。借助BIM技术与“云端”技术,建筑的各专业设计人员可以将包含有各自专业的设计信息的BIM模型统一上传至BIM设计平台,通过碰撞与自动纠错功能,自动筛选出各专业之间的设计冲突,帮助各专业设计人员及时找出专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沟通,降低设计误差,节省设计时间,提高设计效率。

建筑设计标准化是建筑工业化的基础,而建筑设计标准化是以模数协调为基础,但我国目前缺少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模数协调指导,而BIM技术可实现建筑设计信息的开放与共享,这就为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与标准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并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平台。设计人员可以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上传到项目的“云端”服务器上,在云端中进行尺寸、样式等信息的整合,并构建装配式建筑各类预制构件(例如门、窗等)的“族”库。随着云端服务器中“族”的不断积累与丰富,设计人员可以将同类型“族”进行对比优化,以形成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标准形状和模数尺寸。

3 BIM技术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的应用价值

目前我过预制构件生产技术、生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由于尺寸误差所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现在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可从BIM模型中直接调取预制构件的几何尺寸信息,还可以通过3D打印的方式直接将BIM模型打印出来,尽可能的减少了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构件尺寸误差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4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应用价值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预制构件生产后的分类存储工作繁杂,容易出现差错。利用BIM技术结合RFID技术,存储验收人员及物流配送人员可以直接在预制构件上读取其相关信息,实现较好的预制构件库存管理。

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吊装工艺复杂、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安全保证措施要求高,所以在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模拟,进行施工过程优化,以此来提高施工效率并且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5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价值

因为一个建设项目并不是设计完成或者施工完成项目就结束了,设计及施工的完成只是建设项目使用阶段的开始,而使用阶段相较于设计和施工阶段是更为漫长的一个过程,所以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运营和维护也是十分重要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相较于现场浇筑一体成型建筑而言预制构件多、构件类型复杂,要想发现是建筑哪个部位出问题了或者具体到哪个构件有问题依靠传统的方法耗费时间较长,这时就需要BIM技术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所共同搭建的建筑信息平台来进行运营维护阶段的管理。

BIM技术可以实现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管理,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本质上是其信息的管理,在建筑使用过程中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可以利用预制构件中的RFID芯片,获取保存在芯片中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安装人员、运输人员等重要信息,一旦发生后期质量问题,可以将问题从运行维护阶段追溯至生产阶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和解决问题并且明确责任归属。

现代建筑一般体量较大,建筑的安全使用是建筑在运营维护阶段的重BIM技术可以对安全事故有更快更准确的反应,能使人及时处理隐患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例如,当建筑发生火灾时,不仅可以进行自动报警,着火点的位置还可立即进行定位显示并提供合理的疏散道路。

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二次装修问题的时候,BIM技术可以直观的提示建筑哪些部位可以进行拆改哪些部位不可以。

综上所述,BIM技术并结合RFID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运营维护阶段的各种问题,不仅可以保证高效的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建筑在使用阶段的安全,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猜你喜欢

预制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价值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与结构设计要点
浅析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造价管理
刍议预制装配式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相关问题探讨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