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界面中的无意识设计

2017-05-30李娇

工业设计 2017年3期
关键词:用户体验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成都,611756

摘 要:随本文阐述无意识设计应用在移动界面设计上,以无意识设计为理论源泉和设计指导。通过用户的无意识行为,结合移动界面中的要素,即直觉与行为,记忆和习惯,场景和环境,探讨无意识设计在移动界面中的应用思维,进一步挖掘无意识设计应用在移动界面的价值,进而形成移动界面中基于无意识行为和潜意识需求的设计方法研究,最终以准确把握用户需求作为产品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把迎合产品特点,满足用户情感互动,隐性感知和潜在需求作为创造产品良好的用户体验,达到以人为本的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无意识设计;无意识行为;潜意识需求;用户体验

引言

设计趋势通常是由本能到习惯的发展过程,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移动客户端设计的今天,如何准确的把握用户,提升用户情感体验,迎合用户的心理和需求,对以人为本的设计高度提出了新要求,移动互联网设计发展至今,移动界面设计同质化现象较严重,界面中的元素堆砌,应用混乱,且多为表层的物象元素。界面设计中缺乏趣味感及情感化设计,操作流程和交互方式单一的现状屡见不鲜。这要求我们转变设计思维,关注细节,关注情感,注重产品和情感的同时,进一步思考用户的场景与行为,把用户的使用场景,行为和潜在需求纳入设计过程中。

1无意识设计理念

1.1无意识设计

“无意识设计”(WithoutThought)又称为“直觉设计”,是日本设计大师深泽直人首次提出的一种设计理念。意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也就是对用户的“意识”进行合理的引导与规划。通过设计师有意识的设计,让用户在几乎无意识的情况下被满足、被愉悦、被方便。正如当鞋子合适时,脚是被忘记的。所见即所得,这种设计方式是将生活回归到本质,它遵循用户本能与习惯,使操作方式顺应用户的自然行为,比如我们在使用界面时,看见拟物的或带框的按钮,能知道这个图形是可以点击。

1.2无意识行为与潜意识需求

无意识,是指人对自身或外在环境变化无知觉的现象。而潜意识则是不能为人所完全认知到的部分。从表面看,人的行为是目的性的,主动的动作,而实际上是受人的无意识即潜意识的支配,无意识行为是人没有经过主观思考的产物,它通过长期的发展,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进而转化成为生活经验。互联网产品把用户的“无意识行为”物化,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方式,审视人们的潜意识动作,观察用户的日常行为习惯,使产品具有亲切感,增加用户使用粘性。

2移动界面中无意识设计的应用要素

2.1感知与直觉

一个人是一套努力認知世界的感觉系统,当感官方面变成焦点时,五感设计-意识的领域就会变得宽广,因为感觉能使物质变得生动,鲜活。当我们客观的向物质性开放我们的感官,设计的焦点不在其吸引人的外观、按钮的分布或标志的位置,而是在它操作,触摸过程中的愉悦感和共鸣感,从用户的动态行为中发现设计灵感,突破现有的设计模式,使用户在自然的行为中不知不觉的完成操作,从无意识的举动获取与产品的互动,深泽直人认为,无意识行为在设计中的核心是去寻找人们内心深处的意识行为原型,直观的感官体验会影响产品的操作体验及情感体验,物质的性格是感官从外界带回来的信息,设计不仅跟颜色和形式有关,研究我们如何感受和用户直觉是设计思维的一项关键思路。

2.2行为和习惯

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共同的无意识行为,这些行为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积累起来形成一种习惯性行为,重复操作即形成习惯,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操作行为受到自身的生活经验、背景经历影响,这种行为称之为经验无意识行为,行为的发生取决于人的需求,而动机却是由需求产生的,因此行为与需求有着紧密的联系。提高用户体验的目的就是在行为层面让用户感受到操作满意性及舒适性、愉悦感。无意识行为属于本能行为,但其背后隐藏的情感心理需求是可以被引入更高层次的情感交流的。设计从人的行为出发的操作方式会比较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和认知习惯。

2.3场景和环境

好的设计可以建立意识间片段化的联系,寻找形式与功能、用户与产品、产品与环境之间的关联,留心观察人们所处环境活动过程中的意识行为,重新发现了产品设计中的细节,将人不自觉的下意识的举动进行了有意识的设计,实现无意识行为的转化,化解人在真实生活环境中不易觉察的难题。思考物品之间的关联性,把注意力更多放在产品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上。引入“场景化设计”,也就是将人们在生活中相互联系的且习惯性的场景结合在一起,减少用户的思考。比如:微信截图后,系统会自动提示你是否转发截图。

3移动界面中无意识设计的设计方法

3.1减法设计-根据生活流程和使用场景之间的和谐精简去思考设计

移动界面从拟物化发展到至今的主流简洁扁平化风格,是极简设计的一种主流方式,它把设计元素布局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减法的法则去除多余的繁杂,真切地还原设计本质,实现了凝练、简洁、纯粹的设计效果,“减”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简”,这种“简”既是形式上的,更是观念上的,它凝聚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的关系,从另一个方向,通过做减法,剥离一些无法突出核心价值的体验,从而唤起用户非常明确、清晰的感知回应,实现功能的外在表现,兼顾人体工程学及情感体验,是触及了对设计相关本质问题的思考。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追求高效快速的生活节奏,工业设计的减法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最为密切,引领了生产方式和社会意识的升华,它使“使用、互动”视为一种美学,移动界面设计把无意识理念引入产品界面设计中,充分利用减法思维,结合生活方式,用户行为和使用场景之间的联系,去繁从简,还原用户本能行为和使用体验,创造低调、和谐、简约的设计。

3.2细节设计-根据人潜意识行为与潜藏的需求去思考设计

人的无意识行为通常是不易察觉的,潜藏于细节当中,具有隐蔽性,而细节设计一般是微小的,也就是产品中只涉及一种使用场景的交互,只体现为一种功能。常常专注于产品的某一个功能点,凸显产品瞬间操作时的细节美。移动界面的细节之处隐藏于用户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比如每一次点击、登录、点“赞”之后的提示反馈。每一次操作都让用户无需过多思考,如本能反应一样顺畅自如地完成的操作体验。移动界面设计用无意识设计的细节优化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当细节逐渐被用户感知,并形成用户体验的一部分。产品便具有了人性化且更贴切人的情感要求,从而也为产品创造了更多的附加价值,为用户带来美感、情感、认知或操作上的愉悦体验。

4结语

无意识设计体现设计品质,传递设计内涵,减少了用户的认知负担,满足了用户的隐性需求和情感诉求,有效地传达含蓄的情感。无意识设计,会让人会心一笑,使生活细节变得如行云流水般简单自然,充满行动的诗意,这正是无意识设计理性和感性的价值。设计师利用无意识行为,为产品创造更多的价值,从用户的无意识行为和生活场景中提取设计元素,建立意识间隙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用户行为原型,寻找功能与形式,功能与功能之间的纽带,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使其符合了用户的情感需求,产生人与物的心灵上的共鸣,这种共鸣就源于消费者的潜意识。而潜意识下代表着人潜在需求和感性认知,只有深入挖掘到人的这部分隐形需求,设计出的产品才能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丁锋,吴卫深,译.深泽直人与他的“无意识设计”.湖南: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9).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无意识与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苏晓芬.探讨细节设计[M].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娇/女/1991年生/湖南怀化人/硕士/学生/研究方向为设计学视觉传达

猜你喜欢

用户体验
浅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商业盈利模式
基于用户体验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考
此处有形更有情
移动智能终端微创新设计中用户体验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交互设计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旅游APP界面设计分析
基于用户交互式体验下的APP版式设计研究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