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析

2017-05-30张晓妮

中国商论 2017年31期
关键词:预算会计行政事业单位改革

张晓妮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下,传统的预算会计制度弊端日益显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在已有预算会计制度影响下也很难顺利开展。新时期,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进程明显加快,新的预算会计制度也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产生了诸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在新时期更好地造应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并从会计工作开展上进行相应调整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就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开展会计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会计 改革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1(a)-10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成为必然[1],但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中,势必会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能力较低情形下,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极容易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顺利开展产生冲击与负面影响。正因如此,揭示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并研究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下更好进行的一般策略也显得尤为重要。

1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1.1 积极影响

一般来说,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社会经济改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较好进行下,其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2]。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作为一项改革性举措,其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特别是预算会计相关工作开展的积极影响较为显著。以往传统的预算会计制度影响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无法进行科学的预算会计相关操作,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下,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也能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工作的良性开展及预算管理能力提升做出贡献。历次进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实践经验也证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能够较好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会计体系进行丰富,这也是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原因之一。

1.2 消极影响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在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其也会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带来一定冲击与负面影响。具体来说,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会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提出新要求,这极容易导致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工作开展效率的降低。此外,一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无法对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新要求和新内容予以较好适应,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本身的积极性便无法显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在无法进行会计工作开展上的及时转变时,其会计工作开展中也会暴露出很多具体问题,这也势必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顺利开展。

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预算会计工作受重视程度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中大多不会对预算会计工作开展予以关注,由于预算会计工作开展受重视程度不足,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负面影响极容易显现出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开展的独立性较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更加容易对会计工作开展进行干涉。预算会计及预算管理活动开展受重视程度不足,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相关工作开展质量也相对低下,预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无法保障下,行政事业单位也很难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下较好进行会计工作开展上的调整和过渡。

2.2 会计人员思想意识陈旧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人员思想意识陈旧,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在会计工作开展中,其也不愿意进行创新尝试。由于会计人员思想意识陈旧,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會计工作开展的活力较低,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新的会计思想也很难得到贯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虽然是对预算会计工作开展进行的一种调整,但其也是对会计工作开展思路进行的对应调整。在会计人员思想意识陈旧下,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整体进程必然会被严重拖慢,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思想意识陈旧,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积极影响更是无法充分显现。

2.3 会计方法单一

会计方法单一这一问题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同样显著,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会计工作开展对于传统会计方法的依赖程度较高,在会计工作开展创新积极性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方法也极为单一。尽管一般形式的会计工作开展方法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提供支持,但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趋势十分明显下,行政事业单位现有会计方法俨然无法满足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和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会计方法上的单一性与滞后性十分明显,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下开展会计工作的现实选择不断减少,其在应对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下的压力也相对较大。

3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的建议

3.1 增加预算会计工作开展受重视程度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更好开展就应当对预算会计工作开展给予充分关注,在较好借助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这一契机下,行政事业单位更是要进行预算会计工作开展的对应改革性尝试。建议行政事业单位结合会计工作开展需要进行预算会计岗位的设置,在会计工作开展上为预算会计工作开展提供应有支持。一旦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工作开展迈入正轨,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考虑确立专门的预算会计改革制度,从而对预算会计相关工作开展进行更好地指导与规划,确保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工作开展能力可以有较好提升。

3.2 强化会计人员全局会计意识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会计人员综合素养较低不仅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更加容易对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措施的落实产生制约与负面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进行会计工作,其也要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养并强化会计人员全局意识。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虽然是一项与预算直接相关的会计制度调整,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往往关乎行政事业单位正常发展以及诸多会计工作的开展。正因如此,行政事业单位内会计人员务必要增强对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内容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不断将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思想贯彻到实际会计工作开展中,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可以更好地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要求相吻合。

3.3 提升会计方法多元性与科学性

会计方法对相应主体会计工作开展的影响极为明显,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下更好开展会计工作也要在会计方法上进行调整。建议行政事业单位鼓励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方法创新,并通过加大投入的办法提升会计工作信息化程度。例如,在购置了专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并对会计人员电算化操作进行较好培训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效率能够有较好提升。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下,很多传统的会计工作开展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会计工作开展实际需要,进行会计方法的多元化选择需要得到应有关注。行政事业单位也务必要在会计工作开展上具有创新意识,并将会计方法的创新作为新时期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能力的可选途径。

4 结语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产生的影响可能被完全消除,一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无法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下进行对应调整,行政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进程会严重受阻。因此,逐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能力便成为了一种必然。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本身需要一定时间周期,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在这样一个逐渐过渡的时间段里加强对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了解,并积极发现自身会计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对系列问题进行解决以更好适应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玮.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析[J].财经界,2016(33).

[2] 郭晓爱.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江苏商论,2016(23).

猜你喜欢

预算会计行政事业单位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预算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关于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讨
论预算会计中资产与负债要素的认识与核算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