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基填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2017-05-30金鑫

大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道路交通路基质量

金鑫

摘 要:道路路基位于道路的最底层,相当于道路的基础,承担着路面上往来车辆的全部荷载,因此,路基的质量对于整个交通工程而言十分重要。但是在道路路基实际修建的过程中,由于路基施工工艺出现问题,以及质量控制不够严格等,非常容易导致路基因强度不够而受到破坏,进而给整个道路的质量带来影响,给通行者的人身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所以,必须要加大对其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的研究力度,以确保道路交通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道路交通;路基 质量

一、质量目标要求

1.路基应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路基是直接在地面上填筑或挖去一部分地面建成的。路基修建后,改变了原地面的天然平衡状态。在工程地质不良的地区,修建路基可能加剧原地面的不平衡状态,从而导致路基发生各种破坏现象。因此,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路基的强度是指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抵抗变形与破坏的能力。因为行车荷载及路基路面的自重使路基下部和地基产生一定的变形,较大的变形会影响路面的使用品质。尤其是不均匀沉降,直接导致路面的不均匀沉降,降低路面平整度,同时,也是路面早期破损的重要原因。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3.路基应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路基的水温稳定性是指路基在水和温度的作用下保持其强度的能力。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因此,对于路基,不仅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还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致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应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4.路基应确保排水通畅 路基施工应自始至终确保排水通畅。路基施工前,应首先设置完善临时排水系统。永久排水设施应确保排水通畅,并力求内在及外观质量优良。

二、路基施工的特点

施工变数大,施工过程中受气候影响大,设计变更多,质量进度较难控制。路基施工的工作量通常占公路施工总工作量的50%以上,而且投资金额大,需要施工时间较长。工程条件复杂,施工困难大。较其他各项工程施工,路基施工虽然技术不是很复杂,但是由于其施工需要在各种地形、地质条件下进行,条件复杂多变,因而具有较大的难度。由于路基工程施工作业面大,因而需要的人员、设备多,设备种类型号也多种多样,施工管理复杂、难度大。此外,路基质量缺陷修复难,修复时间长,因而损失严重,不良影响大。

三、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1.路基施工测量 其内容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其水准点复测。操作的要点:一是要认真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二是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终点等,采用有效可靠的固桩方法予以保护或移桩保护。三是为满足施工期间引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四是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必须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

2.路基填筑前的质量要求

(1)路基原地面清表必须彻底,不得有草皮,腐植土、树根等,清表后必须平整,清表宽度必须路基坡脚桩1米以外,经压实后原地面压实度≥90%

(2)路基填方材料应有一定的强度,填方材料最大最大粒径不超过10厘米,经野外取土试验确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路基填料粒径,严禁超粒径石块运到工地后再用人工解小,必須控制在料场。同时必须对路基填料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实度、液限、塑限、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及有机质含量和易容盐含量试验。选择路基填料,应选择水稳性好,干密度大,承载能力高的砾石土为宜,土质应均匀一致,不得混杂,保证路基各点密实度的均匀性。

(3)路基原地面清表压实后,检测原地面的承载力试验,以检测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4)加强路基试验路段工作,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压路机具碾压遍数,最佳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5)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同时做好施工期间防水措施,当路基未完工但停止施工和路基虽已完工但未铺筑路面,在冬季停工期应用不透水塑料膜覆盖路基,膜上松铺30厘米砂砾压好。

3.路基填筑及碾压

为了保证路基的压实质量,首先应在试验段的施工中研究解决影响压实的各种因素,制定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路基施工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一般路段松铺厚度小于或等于30cm,构造物两侧(桥涵头处理 )松铺厚度不得大于15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大于或等于10cm,不同性质的土不能混填,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cm(两层 )。路基填筑必须全幅填筑,一次到位,严禁帮宽。影响土基压实的主要因素是土的含水量、土的性质以及压实机具和压实方法的选择。大量实验已证明,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的土体,土颗粒最紧密,相对位置最稳定,土体水稳定性最好。因此含水量是影响压实效果的决定因素,在施工中应严格掌握和控制。不同的土质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是不同的,在施工中应针对不同土质进行分析试验,以求得各施工段中各类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量,作为控制土基压实的标准数据。试验表明,同一种土的最佳含水量随压实功能的增加而减少,而最佳密实度随压实功能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含水量条件下,压实功能越大则密实度越高,据此规律,施工中在缺水地区,土的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时,则可采用增加压实功能的办法来提高土的密实度。对路基填土分层的最佳厚度应根据压实类型、土质,对土基压实的基本要求等因素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适宜的分层压实厚度。在碾压过程中,要把含水量控制好,要確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在选择压实设备方面上,应根据不同填土类型和压实厚度进行选择,对于砂砾土振动压路机具有滚压和振动双重作用,效果较好。

四、结束语

路基作为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其质量的好坏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道路路交付之后的使用性,因此,需要对路基质量加强重视。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施工标准进行,进而确保路基的质量。

(作者身份证号:210106198608036159)

猜你喜欢

道路交通路基质量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质量”知识巩固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